在2020年全球疫情驚魂未定的此刻,回頭研謮管理學巨擘彼得.杜拉克 1992 年的著作,對我們有什麼獨特意義?
多年觀察全球景氣變動,一直很喜歡馬克.吐溫的一句話:「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it does rhyme.)而杜拉克這本《管理未來》正好為這句話做出詳盡註解,也展現大師經典著作不因時光褪色的未來洞察。
本書集結杜拉克在 1986 ∼ 1991 年這六年間寫成的文章,作者稱這段時間為「前所未見的政治動盪期」,的確,在 1989年底柏林圍牆逐漸鬆動,1990 年東、西德正式成為歷史;最高潮出現在本書出版前一年,蘇聯解體、冷戰告終。
而在此之前,經濟情勢也才經過劇變:「石油危機」、美元改採浮動匯率,和西方學生反抗運動等事件,杜拉克形容 1970年代「使我們漂離原本生活的世紀」。後續「廣場協議」讓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洗牌,產業與金融版圖重構,新興國家崛起。
人在廬山,往往無法清晰掌握歷史走向。我們現在到了杜拉克書中所稱的「未來」,撫今追昔,回望三十年前,卻似乎有著熟悉的既視感。特別是經歷百年一遇的全球疫情大蔓延,過去人們所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產業供應鏈、商業模式,甚至是教育結構,都面對極大衝擊。
此刻,杜拉克許多睿智的看法,特別值得我們細細思索。像是,「在人類歷史上,任何事情的影響力都比不上重新定義財產權來得大。重新定義財產權是社會秩序轉變的基礎。」毫無疑問,此刻資訊已成為資產,於是我們必須思考,社會秩序將如何?該如何轉變?
書中提到新國際秩序正在興起,新的企業型態蔚為風潮,現在都已成事實。「特別是以資訊為中心的企業將會徹底改變管理的層級與召募人才的方式。」台灣產業討論多年的「數位轉型」,除了導入新的技術與設備,是否也該仔細思考並解決關於管理與人才的關鍵問題?
書中類似的提問發人深省,本書的兩個目的也正如杜拉克在作者序中自述:「一是讓沉浸在自身工作與企業的需求的經理人了解,世界變化快速且方向莫測;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有效行動的工具,激勵經理人起而行。」
李國鼎先生在台灣遭逢石油危機時曾說:「培養適應變局的環境與能力,比任何臨時應變措施更為重要」。閱讀本書,與其說是尋找因應未來變局的明燈,毋寧定義為「尋找歷史韻腳的旅程」。而這個旅程最大的收穫是,認清未來並不能控制在人們手中,沒有任何經濟指標是永遠不變的。我們該學習的是,也正是從歷史中找出面對未來的預防方法,培養適應變動的韌性。
*撰文者:孫明德博士,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內容摘文
|第 2 章|
經濟理論的貧乏
本文首次發表於 1987 年
是什麼創造了財富?過去 450 年來,經濟學者如果不是忽視這個問題、找些簡單的答案,就是摒棄前人的看法。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每種解釋中學到一些東西。
第一代經濟學者是重商主義學派,主張「財富即購買力」。他們的目標是透過累積金銀及貿易順差,來增加貨幣財富。另一派理論認為,財富不是人類創造的,而是大自然創造的,亦即「土地創造財富」。
還有一派理論家將財富和人類連結,他們說,「財富是由人類的勞動創造的」。這派的主張認為財富是人類創造的事物,因而成為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發端。但這個主張完全無法令人滿意,因為無法用來預測或分析任何事物。
一百多年前,經濟學領域一分為二。主流經濟學完全放棄尋求關於創造財富問題的答案,成為純粹分析性,不再去努力證明經濟學和人類行為有關聯。經濟學成為探討商品交易行為的學科。諷刺的是,分析是當代經濟學的一大強項,但這也是大眾普遍覺得這個領域無聊透頂的原因。分析無法對大眾說明什麼,因為欠缺價值上的基礎。
另一個錯誤的答案
馬克思堅持「勞動價值論」時,深知純分析性經濟學的這個缺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Marxist economics’)這個用語本身是矛盾的,它不具分析力或預測力,但正因為它是以價值為基礎,而深具吸引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將財富的創造者定義為人類,也就是勞動力,但是我們知道這也是錯誤的答案。
因此,過去一百年來,我們面臨二擇一的選擇:一派是具有強大分析力卻沒有價值基礎的經濟學,另一派根本不算是經濟學,而是以人類為基礎的一個宣言(manifesto)。如今,我們終於到達可以跨越上述兩難困境的位置,開始了解正確的作法,甚至是正確的答案。現在我們知道,財富源自人類特有的知識。如果將知識應用到我們已知如何執行的工作上,我們稱之為「生產力」;如果將知識應用在新的、不同的工作上,我們稱之為「創新」。唯有藉由知識,我們才能達成這兩項目標。
(未完)
多年觀察全球景氣變動,一直很喜歡馬克.吐溫的一句話:「歷史不會重演,但會押韻。」(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it does rhyme.)而杜拉克這本《管理未來》正好為這句話做出詳盡註解,也展現大師經典著作不因時光褪色的未來洞察。
本書集結杜拉克在 1986 ∼ 1991 年這六年間寫成的文章,作者稱這段時間為「前所未見的政治動盪期」,的確,在 1989年底柏林圍牆逐漸鬆動,1990 年東、西德正式成為歷史;最高潮出現在本書出版前一年,蘇聯解體、冷戰告終。
而在此之前,經濟情勢也才經過劇變:「石油危機」、美元改採浮動匯率,和西方學生反抗運動等事件,杜拉克形容 1970年代「使我們漂離原本生活的世紀」。後續「廣場協議」讓全球金融市場大幅洗牌,產業與金融版圖重構,新興國家崛起。
人在廬山,往往無法清晰掌握歷史走向。我們現在到了杜拉克書中所稱的「未來」,撫今追昔,回望三十年前,卻似乎有著熟悉的既視感。特別是經歷百年一遇的全球疫情大蔓延,過去人們所習以為常的生活型態、產業供應鏈、商業模式,甚至是教育結構,都面對極大衝擊。
此刻,杜拉克許多睿智的看法,特別值得我們細細思索。像是,「在人類歷史上,任何事情的影響力都比不上重新定義財產權來得大。重新定義財產權是社會秩序轉變的基礎。」毫無疑問,此刻資訊已成為資產,於是我們必須思考,社會秩序將如何?該如何轉變?
書中提到新國際秩序正在興起,新的企業型態蔚為風潮,現在都已成事實。「特別是以資訊為中心的企業將會徹底改變管理的層級與召募人才的方式。」台灣產業討論多年的「數位轉型」,除了導入新的技術與設備,是否也該仔細思考並解決關於管理與人才的關鍵問題?
書中類似的提問發人深省,本書的兩個目的也正如杜拉克在作者序中自述:「一是讓沉浸在自身工作與企業的需求的經理人了解,世界變化快速且方向莫測;另一個目的是提供有效行動的工具,激勵經理人起而行。」
李國鼎先生在台灣遭逢石油危機時曾說:「培養適應變局的環境與能力,比任何臨時應變措施更為重要」。閱讀本書,與其說是尋找因應未來變局的明燈,毋寧定義為「尋找歷史韻腳的旅程」。而這個旅程最大的收穫是,認清未來並不能控制在人們手中,沒有任何經濟指標是永遠不變的。我們該學習的是,也正是從歷史中找出面對未來的預防方法,培養適應變動的韌性。
*撰文者:孫明德博士,台灣經濟研究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
內容摘文
|第 2 章|
經濟理論的貧乏
本文首次發表於 1987 年
是什麼創造了財富?過去 450 年來,經濟學者如果不是忽視這個問題、找些簡單的答案,就是摒棄前人的看法。儘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從每種解釋中學到一些東西。
第一代經濟學者是重商主義學派,主張「財富即購買力」。他們的目標是透過累積金銀及貿易順差,來增加貨幣財富。另一派理論認為,財富不是人類創造的,而是大自然創造的,亦即「土地創造財富」。
還有一派理論家將財富和人類連結,他們說,「財富是由人類的勞動創造的」。這派的主張認為財富是人類創造的事物,因而成為經濟學這門學科的發端。但這個主張完全無法令人滿意,因為無法用來預測或分析任何事物。
一百多年前,經濟學領域一分為二。主流經濟學完全放棄尋求關於創造財富問題的答案,成為純粹分析性,不再去努力證明經濟學和人類行為有關聯。經濟學成為探討商品交易行為的學科。諷刺的是,分析是當代經濟學的一大強項,但這也是大眾普遍覺得這個領域無聊透頂的原因。分析無法對大眾說明什麼,因為欠缺價值上的基礎。
另一個錯誤的答案
馬克思堅持「勞動價值論」時,深知純分析性經濟學的這個缺失。「馬克思主義經濟學」(‘Marxist economics’)這個用語本身是矛盾的,它不具分析力或預測力,但正因為它是以價值為基礎,而深具吸引力。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將財富的創造者定義為人類,也就是勞動力,但是我們知道這也是錯誤的答案。
因此,過去一百年來,我們面臨二擇一的選擇:一派是具有強大分析力卻沒有價值基礎的經濟學,另一派根本不算是經濟學,而是以人類為基礎的一個宣言(manifesto)。如今,我們終於到達可以跨越上述兩難困境的位置,開始了解正確的作法,甚至是正確的答案。現在我們知道,財富源自人類特有的知識。如果將知識應用到我們已知如何執行的工作上,我們稱之為「生產力」;如果將知識應用在新的、不同的工作上,我們稱之為「創新」。唯有藉由知識,我們才能達成這兩項目標。
(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