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 拾書所

雙語教育:破除考科思維的20堂雙語課

$ 300 元 原價 380
邁向 2030年雙語國家政策上路,究竟中小學雙語教育該怎麼教?
雙語教育師資培育舵手林子斌,不盲從新加坡經驗,
第一本符合本土教育現場情境的雙語教育教學指引。

協助校長有效打造雙語校園,引導教師明確發展課程,現身說法家庭如何營造雙語環境,
務實提出「沃土模式」的雙語教學可行方向。

  擁有新加坡雙語教育與英國海外工作經驗,臺灣師範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林子斌教授,
  理解臺灣第一線教師的困難與挑戰,融合自身國際與本土經驗,
  提出台灣適用的雙語教育策略及方法「沃土模式」,
  一年內吸引上百間學校、上千名教師爭相取經。

  這是一本引領台灣雙語教育走向的前瞻趨勢書:
  雙語教育不是英語教學,更非全英語教育;
  如何在推動雙語的同時,也解決現行英語教育的沈痾,是值得思考的課題。
 
  本書是所有苦於雙語教育如何落地於教學現場,
  值得校長、老師深入閱讀教學指引書:
  從校園環境的佈置、課室中英文使用比例、
  學科老師如何與英語老師/外籍老師協同教學實作,
  以及課程發展如何順勢操作等,
  透過作者入校輔導紀實的案例,精彩呈現教學現場教師的心路歷程。

  本書也是有心想營造雙語家庭的父母參考書:
  作者夫妻皆為英文教師出身,
  卻從未讓兩個女兒讀全美或雙語幼兒園,一路接受公校教育。
  書中作者亦不藏私分享家庭如何打破雙語教育迷思,營造自然情境式的雙語家庭。

  【教育決策者必讀】
  ——現場教師對雙語教育的認識,來自現行政策用語的誤導?
  ——雙語教育前,12年國教要解決的英語教育問題?
  ——幼教雙語教育真有必要性?
  ——建構切實可行的台灣模式雙語教育的7大原則?
  ——落實雙語教育,現場老師們最需要的協助?
  
  【中小學教育工作者必懂】
  ——雙語教育該教什麼?不該教什麼?
  ——成功打造雙語校園的關鍵?
  ——雙語教育的4種教師組合,哪一種最適合台灣?
  ——學科老師、英語老師、外籍老師,誰是雙語教學的主力?
  ——雙語教學的中、英文使用比例?
  
  【親師合作父母必知】
  ——英語愈早學愈好?
  ——為什麼不要和孩子講「晶晶體」英文?
  ——雙語家庭如何輕鬆營造?
  
本書特色

  釐清雙語教育定義:
  作者觀議近百節的雙語課堂,親身輔導中小學雙語教育,發現迷思,梳理雙語教育的定義:不是英語教育,也絕非全英語教學,那麼雙語教育究竟是什麼?

  回應教育現場困難: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教學經驗,作者體悟雙語教育必須符合在地情境的需求,主張不盲目跟隨新加坡經驗及國際間的各種教學法,提出適切台灣語言文化、教室情境的雙語教學方法,並列舉音樂、體育等非學科以及數學、理化等學科的雙語教學如何在教室內實作。

  課堂教案格式提供:
  對應新課綱素養導向教學的教案格式,協助雙語學科教師思考學科核心知識使用雙語的時機與比例、學科學習重點、教學設計理念、單元學習目標、學科學習重點學生在學科及英語準備度的評估 …...等。

  針貶語言教育政策:
  現為師範大學副教務長,作者領軍雙語教育師資培訓大任,曾為中學英文教師,二十多年現場教學經驗,深入剖析台灣英語教育的問題,及雙語教育成功的關鍵,提供政府施政參考。

內容摘文
雙語教育不是英語教育

在探討了英語教學現場的種種問題之後,我要強調,雙語教育跟英語教學是「相輔相成、互為表裡」。雙語教學並非英語教學,不是要去教單字、文法、句型,而是在教育的過程中,不管教哪個學科,都可以使用兩種語言來溝通。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環境,讓學生可以多聽、多講英語。

所以接受雙語教學的學生,的確需要一些基礎英語能力,才能用英語和國語來教學。但是否英語教學的問題不解決,就不能推動雙語教學?倒也不是。今天我們推動雙語教學,說不定也會對英語教學有幫助。

以我目前協助學校推動的雙語教學來說,最重要的是提供一個環境,所以讓體育、健教、音樂等學科老師教雙語課,但不是要讓他們教英語、變成英語老師,而是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可以講國語,也可講英語,提供更多使用英語的環境,而不是只有在上英語課時才會聽到英語。

不只非考科可以雙語教學,未來可能連理化、數學等考科,都會聽到老師用兩種語言,使得學生所處的環境就是一個講雙語的地方,這樣學生未來就比較敢把英語當成溝通工具,而非考科。

回歸溝通本質,讓學生至少不討厭英語

「回到語言溝通的本質」才是推動雙語教育的主要目的,至少讓學生不討厭英語,也讓他們理解,英語不只是考科,在生活環境裡都會使用。學習不同語言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溝通。

我到學校分享雙語教學理念時,都會跟校方溝通一個觀念:如果今天在推動雙語的過程中,能讓學生理解到英語不是只是考科,更是日常溝通的重要工具,那麼就算推動成功了。
(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