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千年前的歐亞大草原並非蠻荒之地,而是印歐文明的起源地!
草原居民駕著猶如現代跑車的四輪車、馬戰車,循著大草原四處移居,
無形中推動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開創最早的「全球化」時代!
馴化馬匹+發明車輪=推動文明演化最重要的關鍵!
本書榮獲美國考古學會最佳圖書獎,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考古學研究
★★挑戰二百年來「原始印歐語」是否存在的重大爭議★★
★★透過考古學證據,證明印歐語起源於中央歐亞草原★★
◎原始印歐語是否存在?如何建構並還原一個已死去的語言?
◎人類最早馴化馬匹約在何時?馬匹最早的功用又是什麼?
◎車輪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其重要性又是什麼?
◎原始印歐語居民如何透過大草原移居各地?他們的移動路線為何?
◎草原文明的傳播如何推動及影響希臘、埃及、印度等古代文明的發展?
■歐亞文明的起源,要從馬匹的馴化開始說起
從世界史來看,人類文明的黎明期往往都是從四大文明古國開始說起。但是,在古埃及、古美索不達米亞等西亞文明之外,其實還存在著同樣古老的文明體系,那便是發源於歐亞大草原的「草原騎馬者文明」。
「草原騎馬者文明」所處的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是一片從黑海連綿至蒙古高原、遼闊無際的大草原。草原居民從西元前四千多年開始馴化各種野生動物,包括牛、羊、馬。馬匹最早被當成食用的家畜,直到西元前三千年左右,才開始被當成交通工具,最後成為大草原的社會權力象徵。
草原騎馬者將馴化的馬匹結合車輪等機械技術,發明了由馬匹拉動的有輪車與馬戰車;他們透過創新的技術,將「草原海洋」從原先的無人地帶轉變為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其功能有如今日的「高速公路」。因此,草原騎馬者得以透過「馬與車輪」,四處移居、建立聚落,最終在歐亞大陸形成繁榮的貿易和文化交流網絡,從而開創充滿活力的變革時代。
■騎馬者使用的原始印歐語,是現代世界的文化之根
在希臘、北歐、西亞、印度等地的古代神話中,都有著駕馭戰車或馬車的神祇形象,比如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太陽神。而這些地區所使用的語言,如古希臘語、日耳曼語與印度的梵語,也有著驚人的高度相似性以及文化共通性。
「草原騎馬者」所使用的語言,在今日被稱為「原始印歐語」,其中就有大量關於「馬」、「車輪」的相關詞彙;透過「原始印歐語」所建構的宗教習俗與社會組織,隨著草原騎馬者的開枝散葉而在歐亞大陸廣為傳播,成為許多古文明的文化基礎。
遊牧民族的騎馬者所建立的社會,並非農業文明的邊陲或邊疆,而是與之對等的文明體系;他們所使用的語言,透過騎馬者的移動擴散,最終傳播到歐亞大陸各地,成為今日多數民族在文化上的的「共同先祖」。因此,探索古代草原騎馬者文明的生活痕跡,不只是單純的考古學意義,更具有追尋歐亞大陸歷史起源的文化意義。
■深入古老騎馬文明的生活,重新理解世界史的開端
馬匹馴化、馬車使用的史前時代考古史,不只反映了草原居民的社會生活,更是理解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全球化」時代的關鍵。本書作者認為,受益於交通革新的草原文明與農業文明之間的交流,基本上是和平與互助的,而與傳統印象中的「軍事侵略」大不相同。
本書所關懷的不只是考古學及語言學,更有著深刻的現實意識。作者將歐亞草原視為一種「文化橋樑」,而草原文明就肩負著重要的文化傳播功能。作者透過大量可靠的考古證據,建構出遠古草原文明的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的真實圖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元前兩千年左右、晚期草原文明的「斯魯布納亞文化」及「安德羅諾沃文化」,它們統合了整個歐亞草原,並且連結東西兩端的文明區塊,推動歐亞大陸形成一個整體,堪稱是最早的「全球化時代」;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指出的:「中國的商王朝和希臘的邁錫尼諸王分處古代世界的兩端,他們同時駕馭著馬戰車,並擁有與歐亞大草原青銅時代晚期牧民相同的技術。」
草原文明的影響──不論是技術上或語言上的,儘管歷經數千年地變化,至今依然在今天的生活中留下許多痕跡。且讓我們追尋駿馬與車輪的草原足跡,探索遠古語言建構的文化原鄉,重新理解現代世界的歷史開端。
本書特色
★榮獲美國考古學會最佳圖書獎(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Book Award 2010)
★《紐約時報》及各界媒體、學術期刊一致好評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人類學與考古學研究成果之一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研究員吳曉筠專文導讀
★結合語言學與考古學等跨領域方法,探索歐亞大陸文明演化的經典
★透過百張珍貴文物圖片、地圖,重現遠古草原社群生活史
內容摘文
〈母語的承諾與政治〉
◎祖先
當你攬鏡自照時,印入眼簾的不僅僅是自我的臉龐,而是一整座博物館。就某種意義來說,我們的臉是自己的,但也可以說這張臉是從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曾曾祖父母……繼承而來的種種特徵所湊成的一張拼貼畫。不管是否喜愛自己的嘴唇和眼眉,這些都不僅僅是自身的、也都是祖先的特徵;就算他們已經作古了千年,其碎片仍然在我們的身體裡鼓動著。即使是像平衡感、音樂能力、在人群中的羞怯感,或者是疾病易感性這類複雜的特質,都曾經存在過。我們無時無刻不承載著過去,而且不僅僅是在自己體內。過去也存活於我們的習俗中,包括我們說話的方式。過去是我們一直戴著的無形鏡片,我們透過這副鏡片感知世界,世界也透過這副鏡片感知我們。我們永遠是站在祖先的肩膀上,不管我們是否願意垂眼承認他們曾經存在。
大多數人通常對祖先知之甚少,往往連名字都不知道,這實在令人困窘。每個人都有四位曾祖母,這些女性和我們在基因上十分接近,每當注視自己的倒影,都能看到她們臉龐、皮膚、頭髮當中的元素。這些曾祖母們在結婚前都有著各自的本姓,但我們也許連一個都想不起來。夠幸運的話,我們可能會在族譜或文獻中發現她們的名字,可惜戰禍、遷徙、紀錄受損等因素,都讓這對多數美國人來說不過是奢望。我們的四位曾祖母皆有過完整的人生和家庭,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格特質都是由她們傳下來的,但我們卻徹底丟失了這些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先祖。又有多少人能料想得到,接下來區區不過三代,自己的後代就會將我們忘得一乾二淨,連名字都記不住?
生活在仍然由家庭、擴散式親族與村落組成的傳統社會中,人們往往更能意識到自己與祖先的深厚淵源,甚至還能感受到祖先靈魂和精神的力量。馬達加斯加農村的薩菲馬尼立族(Zafimaniry)婦女,從她們的母親與阿姨那兒學到如何在帽子上編織複雜的圖案。這些圖案在不同村莊之間有著明顯區別。某個村莊中的婦女向人類學家牟里斯.布洛赫(Maurice Bloch)說,這些設計是「祖先傳下來的珍珠」。就算是再普通不過的薩菲馬尼立族房屋,都被視為其建造者的靈魂所宿之處。在現代消費文化的思維當中,多半已找不到這種對先人力量的虔信。我們所處的現代世界依賴消費經濟,需要不斷接納新事物。然而,透過考古學、歷史、族譜和祈禱儀式所累積的豐富資料,讓我們能夠更加貼近對先人的認識。
(續)
草原居民駕著猶如現代跑車的四輪車、馬戰車,循著大草原四處移居,
無形中推動了歐亞大陸的文明演化,開創最早的「全球化」時代!
馴化馬匹+發明車輪=推動文明演化最重要的關鍵!
本書榮獲美國考古學會最佳圖書獎,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考古學研究
★★挑戰二百年來「原始印歐語」是否存在的重大爭議★★
★★透過考古學證據,證明印歐語起源於中央歐亞草原★★
◎原始印歐語是否存在?如何建構並還原一個已死去的語言?
◎人類最早馴化馬匹約在何時?馬匹最早的功用又是什麼?
◎車輪是什麼時候被發明的?其重要性又是什麼?
◎原始印歐語居民如何透過大草原移居各地?他們的移動路線為何?
◎草原文明的傳播如何推動及影響希臘、埃及、印度等古代文明的發展?
■歐亞文明的起源,要從馬匹的馴化開始說起
從世界史來看,人類文明的黎明期往往都是從四大文明古國開始說起。但是,在古埃及、古美索不達米亞等西亞文明之外,其實還存在著同樣古老的文明體系,那便是發源於歐亞大草原的「草原騎馬者文明」。
「草原騎馬者文明」所處的歐亞大陸的核心地帶,是一片從黑海連綿至蒙古高原、遼闊無際的大草原。草原居民從西元前四千多年開始馴化各種野生動物,包括牛、羊、馬。馬匹最早被當成食用的家畜,直到西元前三千年左右,才開始被當成交通工具,最後成為大草原的社會權力象徵。
草原騎馬者將馴化的馬匹結合車輪等機械技術,發明了由馬匹拉動的有輪車與馬戰車;他們透過創新的技術,將「草原海洋」從原先的無人地帶轉變為四通八達的交通要道,其功能有如今日的「高速公路」。因此,草原騎馬者得以透過「馬與車輪」,四處移居、建立聚落,最終在歐亞大陸形成繁榮的貿易和文化交流網絡,從而開創充滿活力的變革時代。
■騎馬者使用的原始印歐語,是現代世界的文化之根
在希臘、北歐、西亞、印度等地的古代神話中,都有著駕馭戰車或馬車的神祇形象,比如希臘神話中著名的太陽神。而這些地區所使用的語言,如古希臘語、日耳曼語與印度的梵語,也有著驚人的高度相似性以及文化共通性。
「草原騎馬者」所使用的語言,在今日被稱為「原始印歐語」,其中就有大量關於「馬」、「車輪」的相關詞彙;透過「原始印歐語」所建構的宗教習俗與社會組織,隨著草原騎馬者的開枝散葉而在歐亞大陸廣為傳播,成為許多古文明的文化基礎。
遊牧民族的騎馬者所建立的社會,並非農業文明的邊陲或邊疆,而是與之對等的文明體系;他們所使用的語言,透過騎馬者的移動擴散,最終傳播到歐亞大陸各地,成為今日多數民族在文化上的的「共同先祖」。因此,探索古代草原騎馬者文明的生活痕跡,不只是單純的考古學意義,更具有追尋歐亞大陸歷史起源的文化意義。
■深入古老騎馬文明的生活,重新理解世界史的開端
馬匹馴化、馬車使用的史前時代考古史,不只反映了草原居民的社會生活,更是理解人類歷史上最早的「全球化」時代的關鍵。本書作者認為,受益於交通革新的草原文明與農業文明之間的交流,基本上是和平與互助的,而與傳統印象中的「軍事侵略」大不相同。
本書所關懷的不只是考古學及語言學,更有著深刻的現實意識。作者將歐亞草原視為一種「文化橋樑」,而草原文明就肩負著重要的文化傳播功能。作者透過大量可靠的考古證據,建構出遠古草原文明的人群遷徙與文化交流的真實圖像。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西元前兩千年左右、晚期草原文明的「斯魯布納亞文化」及「安德羅諾沃文化」,它們統合了整個歐亞草原,並且連結東西兩端的文明區塊,推動歐亞大陸形成一個整體,堪稱是最早的「全球化時代」;正如作者在書中所指出的:「中國的商王朝和希臘的邁錫尼諸王分處古代世界的兩端,他們同時駕馭著馬戰車,並擁有與歐亞大草原青銅時代晚期牧民相同的技術。」
草原文明的影響──不論是技術上或語言上的,儘管歷經數千年地變化,至今依然在今天的生活中留下許多痕跡。且讓我們追尋駿馬與車輪的草原足跡,探索遠古語言建構的文化原鄉,重新理解現代世界的歷史開端。
本書特色
★榮獲美國考古學會最佳圖書獎(Society for American Archaeology Book Award 2010)
★《紐約時報》及各界媒體、學術期刊一致好評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人類學與考古學研究成果之一
★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研究員吳曉筠專文導讀
★結合語言學與考古學等跨領域方法,探索歐亞大陸文明演化的經典
★透過百張珍貴文物圖片、地圖,重現遠古草原社群生活史
內容摘文
〈母語的承諾與政治〉
◎祖先
當你攬鏡自照時,印入眼簾的不僅僅是自我的臉龐,而是一整座博物館。就某種意義來說,我們的臉是自己的,但也可以說這張臉是從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曾曾祖父母……繼承而來的種種特徵所湊成的一張拼貼畫。不管是否喜愛自己的嘴唇和眼眉,這些都不僅僅是自身的、也都是祖先的特徵;就算他們已經作古了千年,其碎片仍然在我們的身體裡鼓動著。即使是像平衡感、音樂能力、在人群中的羞怯感,或者是疾病易感性這類複雜的特質,都曾經存在過。我們無時無刻不承載著過去,而且不僅僅是在自己體內。過去也存活於我們的習俗中,包括我們說話的方式。過去是我們一直戴著的無形鏡片,我們透過這副鏡片感知世界,世界也透過這副鏡片感知我們。我們永遠是站在祖先的肩膀上,不管我們是否願意垂眼承認他們曾經存在。
大多數人通常對祖先知之甚少,往往連名字都不知道,這實在令人困窘。每個人都有四位曾祖母,這些女性和我們在基因上十分接近,每當注視自己的倒影,都能看到她們臉龐、皮膚、頭髮當中的元素。這些曾祖母們在結婚前都有著各自的本姓,但我們也許連一個都想不起來。夠幸運的話,我們可能會在族譜或文獻中發現她們的名字,可惜戰禍、遷徙、紀錄受損等因素,都讓這對多數美國人來說不過是奢望。我們的四位曾祖母皆有過完整的人生和家庭,我們絕大多數的人格特質都是由她們傳下來的,但我們卻徹底丟失了這些連名字都叫不出來的先祖。又有多少人能料想得到,接下來區區不過三代,自己的後代就會將我們忘得一乾二淨,連名字都記不住?
生活在仍然由家庭、擴散式親族與村落組成的傳統社會中,人們往往更能意識到自己與祖先的深厚淵源,甚至還能感受到祖先靈魂和精神的力量。馬達加斯加農村的薩菲馬尼立族(Zafimaniry)婦女,從她們的母親與阿姨那兒學到如何在帽子上編織複雜的圖案。這些圖案在不同村莊之間有著明顯區別。某個村莊中的婦女向人類學家牟里斯.布洛赫(Maurice Bloch)說,這些設計是「祖先傳下來的珍珠」。就算是再普通不過的薩菲馬尼立族房屋,都被視為其建造者的靈魂所宿之處。在現代消費文化的思維當中,多半已找不到這種對先人力量的虔信。我們所處的現代世界依賴消費經濟,需要不斷接納新事物。然而,透過考古學、歷史、族譜和祈禱儀式所累積的豐富資料,讓我們能夠更加貼近對先人的認識。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