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讓七歲又貪玩的我體會切脈,太爺想了許多方法——
他帶我放風箏,要我用三根指頭緊貼在風箏線上,
從風箏線上紙片的振動,猜出線上串了幾張紙;
為了訓練我雙手的靈活性及敏感度,太爺與我比賽抓泥鰍,
不僅得抓得快又多,還得不傷著泥鰍才行!
感動幾十萬讀者的網路熱文!
連續十六周榮登中文網路商城「當當網」的暢銷榜!
…………………………………………………………………………………………………………
中醫人人可學,也人人該學
太爺運用巧思,深入淺出地將醫學知識融入在生活中……
◎從釣魚中明白中風的預防
太爺指著水中的浮標對我講:「浮標向上浮,我們假設為陽;沈子向下沈,我們假設為陰。它們兩個一個向上,一個向下。當力量相當時,浮標就會直立在水面上。如果沈子太重,浮標就會被拉到水裡;如果沈子太輕了,浮標就會平躺在水面上。」
「在我們人體也是一樣的,上為陽,下為陰,陰陽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形成一種平衡,醫學上稱為陰能涵陽。如果下面陰氣不足,陽氣……。」
「陽氣就會上竄?升得太過?」我接過話頭來說。
「是啊,人體陽氣上升太過,腦袋中的血管就會脹破,這就是中風了。就好像吹氣球,使勁地吹,就會爆炸的。」
「你說人在中風之前應該怎麼辦?」太爺試探著問我。
於是我小聲地說:「那就加個沈子試試!」
「這就對了,中風發作前,除了考慮給病人加『沈子』,難道就不能向下扯陽氣啊?就像這魚扯鉤一樣?」太爺反問道。
太爺看著我不出聲,接著說:「加『沈子』就是補養陰分,陰分足了,陽氣自然受到牽拉,不會上升太過,這是治本,得一段時間才能見效。最快的辦法是引氣下行。拉動上面的陽氣向下運行,就好像魚咬鉤向下拉浮標一樣啊!」
………………………………………………………………………………………………………
【本書簡介】
這是一本令人驚喜又感動的習醫故事。
本書作者不到四歲,便開始在太爺(曾祖父)的悉心教導與刻意栽培下,學習了陰陽、五行、脈診、望診和臨床知識……。中醫形而上的思想、內蘊的精神以及治病的思路,都透過太爺所深諳的大自然陰陽之道,在尋常生活裡應機教導,給予作者源源不絕的引導和啟發,讓作者最終成功地走上了中醫之路。
太爺是個地方有名的中醫,村裡的鄰居親戚都是他的病人,山裡的藥材、屋邊的植物就是他的藥鋪子,他透過上山採藥、抓泥鰍、釣魚、放風箏、吹笛子、做對聯等等……這樣稀鬆平常的兒時遊戲,讓中醫看不到、說不清、摸不著的深邃道理變得易懂、易學;更讓生活中平凡不過的植物或草藥,展現出神奇又神速的治病功效。
作者不僅帶領我們看見他兒時跟著太爺進入一堂堂趣味橫生的中醫課程,更一路前進到長大後讀醫、行醫的過程,分享他所經歷到的艱辛、困頓、徬徨、堅持的心路歷程,以及與民間、醫界、藥農,甚至世外高人真切至性的交流。對於中醫門外漢而言,閱讀此書能從中窺見中醫博大精深又「簡、便、廉、驗」的奧妙精髓,並由衷發出這樣的讚嘆:中醫原來是這樣啊!而對於中醫學習者或是中醫師來說,不僅能在其中得到學院之外的啟發,更能各取所需,從中有所領悟。
他帶我放風箏,要我用三根指頭緊貼在風箏線上,
從風箏線上紙片的振動,猜出線上串了幾張紙;
為了訓練我雙手的靈活性及敏感度,太爺與我比賽抓泥鰍,
不僅得抓得快又多,還得不傷著泥鰍才行!
感動幾十萬讀者的網路熱文!
連續十六周榮登中文網路商城「當當網」的暢銷榜!
…………………………………………………………………………………………………………
中醫人人可學,也人人該學
太爺運用巧思,深入淺出地將醫學知識融入在生活中……
◎從釣魚中明白中風的預防
太爺指著水中的浮標對我講:「浮標向上浮,我們假設為陽;沈子向下沈,我們假設為陰。它們兩個一個向上,一個向下。當力量相當時,浮標就會直立在水面上。如果沈子太重,浮標就會被拉到水裡;如果沈子太輕了,浮標就會平躺在水面上。」
「在我們人體也是一樣的,上為陽,下為陰,陰陽之間有一種無形的力量牽引著,形成一種平衡,醫學上稱為陰能涵陽。如果下面陰氣不足,陽氣……。」
「陽氣就會上竄?升得太過?」我接過話頭來說。
「是啊,人體陽氣上升太過,腦袋中的血管就會脹破,這就是中風了。就好像吹氣球,使勁地吹,就會爆炸的。」
「你說人在中風之前應該怎麼辦?」太爺試探著問我。
於是我小聲地說:「那就加個沈子試試!」
「這就對了,中風發作前,除了考慮給病人加『沈子』,難道就不能向下扯陽氣啊?就像這魚扯鉤一樣?」太爺反問道。
太爺看著我不出聲,接著說:「加『沈子』就是補養陰分,陰分足了,陽氣自然受到牽拉,不會上升太過,這是治本,得一段時間才能見效。最快的辦法是引氣下行。拉動上面的陽氣向下運行,就好像魚咬鉤向下拉浮標一樣啊!」
………………………………………………………………………………………………………
【本書簡介】
這是一本令人驚喜又感動的習醫故事。
本書作者不到四歲,便開始在太爺(曾祖父)的悉心教導與刻意栽培下,學習了陰陽、五行、脈診、望診和臨床知識……。中醫形而上的思想、內蘊的精神以及治病的思路,都透過太爺所深諳的大自然陰陽之道,在尋常生活裡應機教導,給予作者源源不絕的引導和啟發,讓作者最終成功地走上了中醫之路。
太爺是個地方有名的中醫,村裡的鄰居親戚都是他的病人,山裡的藥材、屋邊的植物就是他的藥鋪子,他透過上山採藥、抓泥鰍、釣魚、放風箏、吹笛子、做對聯等等……這樣稀鬆平常的兒時遊戲,讓中醫看不到、說不清、摸不著的深邃道理變得易懂、易學;更讓生活中平凡不過的植物或草藥,展現出神奇又神速的治病功效。
作者不僅帶領我們看見他兒時跟著太爺進入一堂堂趣味橫生的中醫課程,更一路前進到長大後讀醫、行醫的過程,分享他所經歷到的艱辛、困頓、徬徨、堅持的心路歷程,以及與民間、醫界、藥農,甚至世外高人真切至性的交流。對於中醫門外漢而言,閱讀此書能從中窺見中醫博大精深又「簡、便、廉、驗」的奧妙精髓,並由衷發出這樣的讚嘆:中醫原來是這樣啊!而對於中醫學習者或是中醫師來說,不僅能在其中得到學院之外的啟發,更能各取所需,從中有所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