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重塑大腦,自動產生內源大麻、腦內啡,徹底解放壓力、人際焦慮和孤獨感 | 拾書所

史丹佛大學的情緒修復運動課:重塑大腦,自動產生內源大麻、腦內啡,徹底解放壓力、人際焦慮和孤獨感

$ 300 元 原價 380
全美Kindle(運動健身榜)銷售TOP 1
《富比士》雜誌「20位最啟發人心的女性推特作者」;
史丹佛大學心理學講師、知名TED講者、暢銷作家
凱莉.麥高尼格最新力作!

  ►你也覺得越老越沮喪嗎?成年後,大腦感受快樂的受體,每10年流失13%!
  ►不是運動帶來的喜悅使你堅持;而是身體為了讓你堅持,本能供應這樣的獎勵刺激。
  ►神經科學、演化生物學皆證明,人體各項機能,原本就是被設計要你多運動、更開懷。
  ►從免於老祖宗飢餓,到拯救現代人的孤獨,運動持續帶來救贖,改善各種情緒障礙!

  心情不好時,你都怎麼做?
  運動是壞情緒最強大的解藥!除了鍛鍊體魄、增強心理素質,
  更是找回自信勇氣、迅速連結快樂,以及認識新朋友的社交活動。

  許多人覺得運動很困難,始終無法跨出第一步,或動不動就半途而廢。
  但實際上,持續運動所帶來的愉悅感,是人類經歷物競天擇之後產生的本能;
  無關體能與健康狀態,每個願意投身其中的人都能獲得運動帶來的喜悅,
  帶領你重新在生活中發揮創意、找回勇氣、學得更快、重塑人際連結。

  作者凱莉.麥高尼格是史丹佛心理學講師、知名TED講者及《富比士》欽點暢銷作家,
  這回她要告訴你,運動可以很簡單,且可以(也應該)是快樂的來源。
  這本運動勵志專書不談為何你「應該」運動,而是從科學角度教你「如何」愛上運動。
  (美國研究發現:對運動上癮的「最低接觸量」為:每週四次,並持續六週!)

  麥高尼格透過自身最擅長的寫作手法,將「科學和故事」兩相結合,
  引用神經科學、心理學、人類學、演化生物學、回憶錄、民族誌和哲學論述,
  證明運動如何與人類最基本的快樂相關,包括自我表現、社會連結和精進技藝,
  以及為何運動是威力強大的解藥,能更有效地對抗憂鬱、焦慮和孤單等現代文明病。
  沮喪厭世時,每天來點腦內啡、讓腦子呼大麻就對了!

  ◎誰都知道運動能修復情緒,但到底為什麼?
  當你持續運動,便有助於大腦不斷編碼快樂註解(pleasure gloss),
  再普通的感官刺激也會變成快樂炸彈,引發腦內啡與多巴胺大爆炸。
  跑者愉悅感幾乎等同於輕微的大麻興奮。
  同步舞蹈會產生近似於狂喜的快樂。
  跟著音樂律動,可產生類似興奮劑的腎上腺素激增。
  瑜伽伸展運動,甚至能把一個人的血液變成酒。
 
  ◎天生不愛運動?話不要說得太早!
  你很可能只是還沒有接觸到,足以讓你成為運動者的劑量、類型、或社群。
  當正確的劑量、類型、地點及時間同時到位,即使是終身戒斷者也會上癮。
  你只需要持續操作中等強度的動作,堅持至少20分鐘就可以了!
 
  ◎保持節拍與模仿他人動作的能力,都與同理心有關。
  所以運動能讓你更理解他人,召喚更多與人產生連結的機會,終結社交孤立。
  這樣的集體快樂能使人我之間的界線消失,帶來自信與社交自在感。
  
  本書收錄了許多透過跑步、走路、跳舞、游泳、舉重等運動,
  獲得喜悅與成就感的真實經驗,由作者走訪世界各地蒐集而來,包括:

  ►從東非坦尚尼亞的狩獵部落中,發現運動的喜悅是物競天擇後的本能。
  ►健身夥伴組成志工團隊,提供獨居老人社區服務,於倫敦街頭狂奔。
  ►紐約茱莉亞音樂學院的舞蹈班,透過歌唱與律動替帕金森氏症患者進行早療。
  ►歐美運動員們於荒野競賽中,爭相挑戰人類極限,實踐團隊合作與自我肯定。

  暢銷作家麥高尼格以洗鍊流暢的筆法,專業又不失幽默地描述了運動
  這項突顯人類懷抱希望、通力合作和超越自我本質,
  並以顛覆性的論述,描述為何運動是快樂與人性不可或缺的一塊。
  除了各項以腦科學為基礎的理論、歷史故事、訪談實例外,
  她還不藏私地提供了個人最愛,可減少不適、增進運動表現的音樂播放清單。

  你可以靜靜地坐下來閱讀這本書;或者放下書,帶著燦爛的笑容去運動。
  你將學到在日常生活和居住環境中,可再多做些什麼來激發運動的力量,
  積極改善並修復自身情緒,創造更多快樂、意義與和諧的關係。

本書特色

  ◎史丹佛心理學講師、知名TED講者、《富比士》暢銷作家最新力作,亞馬遜4.5顆星推薦!
  ◎從科學角度教導我們「如何」愛上運動,藉此重塑大腦、精準表達;連結快樂、拯救孤獨。
  ◎列舉真實故事說明運動、心理健康,及利社會行為的關聯,字裡行間充滿反思和科學發現。

內容摘文
▍為什麼運動讓人這麼開心?

跑者的愉悅感(runner's high)經常被視為「對不情願運動者的最大誘惑」,文獻上常以帶有脫離現實意味的說法描述之。

1855年,蘇格蘭哲學家亞歷山大.貝恩(Alexander Bain)將快走或跑步帶來的快樂形容成一種「無意識的酒醉」,它所產生的興奮,類似古代對羅馬酒神巴克斯(Bacchus)的狂熱崇拜。文化歷史學家威霸.克雷根—里德(Vybarr Cregan-Reid)在傳記《跑過荒野:奔跑如何讓我們成為人》(Footnotes)中,也認為他的愉悅感很像酒醉。「它們就像私釀的威士忌一樣烈,會讓你想攔下與你擦肩而過的每一個人,然後告訴對方,他們有多麼美麗,這是個多麼美好的世界,活著不是很棒嗎?」越野跑者兼鐵人三項運動員史考特.鄧拉普(Scott Dunlap),則這樣總結他的跑步愉悅感:「我認為它等同於兩罐紅牛(Red Bull)和伏特加、三顆布洛芬(ibuprofen),再加上你口袋裡一張中了五十美元的樂透彩券。」

▍活動身體帶來愉悅,還能保你不被淘汰

雖然跑者向來以讚揚運動的愉悅感著稱,但這種美好的副作用並非跑步獨有。在任何持續的身體活動中都能找到類似的狂喜,無論健行、游泳、騎腳踏車、跳舞、或瑜伽皆然。然而,這種愉悅感只會在付出大量努力後才會出現,這似乎是大腦獎勵你努力的方式。為什麼這樣的獎勵會存在?且更重要的是,為什麼它會讓你覺得充滿愛呢?

有關跑者愉悅感的最新理論大膽地主張:人們感受到運動引起的極度喜悅的能力,與我們最早的祖先身為獵人、食腐者,以及覓食者的生活有關。正如生物學家丹尼斯.布蘭伯(Dennis Bramble)與人類演化生物學家丹尼爾.李伯曼(Daniel Lieberman)所寫:「今天,耐力跑步是主要的一種運動與消遣形式,但它的起源可能和人屬的起源一樣古老。」讓跑步使人心滿意足的神經化學狀態,最初可能是用來當作獎勵,以維持早期人類的狩獵與採集行為。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