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 | 拾書所

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

$ 316 元 原價 400
 18世紀的清皇朝,真的是一個漠視海疆的內亞帝國嗎?
  從測繪海疆、伐木造船與海防方略,到《海錯圖》、追逐魚翅與渡海詩文,
  讓我們重探一段被遺忘的盛清海洋大歷史!
  
  我們已習慣利用以大陸為軸心的史觀,去分析滿清統治中國的歷史:滿洲人馳騁天下,建立一個橫跨中亞的陸上帝國。他們對海洋的認識,對海疆的重視,往往不如前朝鄭和下西洋的積極。若不是19世紀西方列強相繼由海路侵擾中國,清政府也不會意識到鞏固海防,發展海事的重要性。

  但史實真是如此嗎?

  《海不揚波:清代中國與亞洲海洋》希望追溯清帝國的海洋關懷,證明清代中國在歐美列強紛起入侵前,不是一個漠視海疆的陸權國家。

  全書第一部分聚焦於康雍乾三朝在測繪海疆、伐木造艦,以至在渤海一帶發展海洋軍事化等議題,引證清廷的籌海方略與其帝國性的展示,合理地還原十八世紀清政府對海疆的關注及謀劃。

  第二部分則自國家層面轉移到以學人、商品為中心的討論,從《海錯圖》的想像與書寫、對魚翅的消費與追逐,以至創作於往返閩臺之間的渡海詩文,探索盛清時代人和海洋的互動與連結。

  布琮任試圖透過「去陸地化」的觀點,以淺顯生動的筆觸勾勒清代中國與海洋世界的脈動,從而呈現清帝國在鴉片戰爭之前的海洋意識,試圖為海洋史和盛清史灌注新的思維與色彩。

內容摘文
第二章 伐木造船──康雍年間在臺的戰艦修造與樟木採辦

清代的修船則例

相較明代而言,清政府便有其則例,記載亦相對仔細;舉凡船舶用料、尺寸規格、修造費用與水手船工等,皆有詳文監訂,規章指引清晰。與此同時,清廷也了解木材品質對於戰船航速、平衡與耐久度等影響,定例毫不馬虎。以修造一艘軍用趕繒船的工序為例,按《欽定福建省外海戰船則例》的記載,所需材料大概由五十八種以至九十種不等,當中包括木材、釘鐵、灰泥和塗料。就一艘長七丈四尺、梁頭闊一丈八尺七寸、計二十一艙的繒船來說,船底的龍骨便需圍大六尺的優質松木,方能船定堅穩;至於梁座、梁頭,以至各大小船艙則需寬二尺、厚四寸的樟木一百八十三丈七尺一寸。其餘物料如釘鐵尚要三千一百斤,灰泥近十六種(諸如滕黃、藍粉、松香),以令船身遇水而不易朽腐。

在修船所耗用的五十八種材料中,用木方面便高達三十四項,其中樟材獨占二十二種。除了上述提及的梁頭、梁座與船艙外,劉良璧(一六八四—一七六四)在《重修福建臺灣府志.卷十.兵制》便詳細列出樟材用於繒船的各部分,其中包括「桅座、含檀、鹿耳、斗蓋、上金、下金、頭尾禁水、頭尾八字極、杠罩、彎極、直極、繚牛、尾穿梁、大轉水、車耳下株、屈手極、通梁、托浪板、門枋及樟枋」;而船料中的托浪板、桅座、通梁均關係到船舶的整體結構,換言之,要選用適合的樟木製艦,方能修造一等兵船,穩妥地固禦洋面。

由於木植種類關乎兵船的性能和戰鬥力,所以康熙在籌建海軍時已設立軍工料館,專責木材與其他船料的採辦工作。館中負責購置木植的官員為「軍工匠首」,對山林物產有一定的支配權。正如前段所述,由於造船除了依靠樟木外,還需賴以杉木、松木、相思木與檀木等,故軍工匠首便有責任採辦不同木植,以供船匠修造戰艦。據曾任署理蘇州巡撫印務的王璣記述,在康雍時期,「油鐵各項出自江楚;杉、松、樟多取自閩、粵與臺灣」,可見臺灣是提供樟材船料的重要區域。不過,在探討盛清政府在臺島採樟造船的沿革前,我們有必要對臺灣樟樹的品類、分布等背景資料有所了解。
(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