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歷史學會費正清獎得獎作品
超越以《菊與刀》為代表的日本研究視角,
將視野延伸到整個東亞,
探討日本「戰敗」與東亞「戰後」框架的再形塑,
揭開轉型正義中不能避談的乙丙級戰犯審判真相。
在戰時中國被視為「鬼子」的日本人,在戰後如何變回「人」?
透過乙丙級戰犯審判,國民黨與共產黨遂行了怎樣的政治意圖?
在戰後國共勢力的更迭中,戰犯如何淪為政治操作的籌碼?
翻開日本近代史,戰後的敘事往往只是簡短地集中在戰爭的終結,但對於曾經遭受日本統治的中國人、臺灣人以及韓國人而言,卻有必要精確地了解帝國所涉及的過往。
有別於歷來由美方主導、備受關注的甲級戰犯審判,本書聚焦於乙丙級戰犯的審判,跳脫過往探討天皇是否需要承擔戰罪的窠臼,將戰犯議題置入東亞近代史的大脈絡之中,深入分析戰犯在戰後中國如何成為各方角逐權力的工具。
戰後國民黨與共產黨對於日本戰犯皆採行寬大為懷的策略,一方面試圖經由國際法展現先進國家的文明與法治社會的高度,另一方面則透過戰犯審判宣示統治中國的合法性與正當性。而乙丙級戰犯審判所透露的,正是國共兩黨暗潮洶湧的政治角力,以及冷戰體制下東亞國際秩序重組的窒礙難行,其遺緒形塑了如今的兩岸關係,且至今仍緊緊牽動著東亞局勢,更是臺灣人在轉型正義的路上必須重新認識的歷史課題。
本書特色
‧2016年費正清獎(John K. Fairbank Prize)得獎作品。
‧獨家收錄7000字中文版序。
‧劍橋大學艾薩克牛頓信託博士後研究員陳冠任導讀。
內容摘文
這幾年來,我常跟學生們開玩笑說,出版一本書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你認為可以用自己的先入之見去完成這本書;第二階段是你試著用所蒐集到的史料修正你錯誤的假設;最後階段是你最終發現,其實最困難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將論點清楚地呈現給讀者。在完成本書的英文版之後,我認為已經滿足了我對於戰犯審判的好奇心。但是幾年過去後,我卻發現有許多地方依然需要進一步探討,於是重新思考了這個故事應該如何敘述。我想中文讀者將會理解這個故事不僅僅與二戰有關,而是始於日本帝國在東亞的初登場。
從清國到國民黨政府──國恥的傳承
當我們在思考東亞史時,應該從其內部的脈絡著眼,而非如過往般抱持以美國為中心的史觀,這儼然已經成為基本常識。同時,我們也必須關注跨國的視角,因為如果僅著重於特定國家的「國內史」,勢必會孤芳自賞,難顯歷史發展的多樣性,而我也秉持著這樣的觀點去檢視日本帝國主義的發展與東亞的反應,並重新省思戰後東亞在不同時空之下的歷史發展。翻開日本近代史,戰後的敘事只是簡短地集中在戰爭的結束,但對於曾經遭受過日本統治的中國人、臺灣人以及韓國人而言,他們需要精確地了解帝國所涉及的過去。嚴格來說,東西兩方對於歷史意識的認識有著巨大的鴻溝。在西方,日本帝國的記憶已經遭到遺忘,但這個記憶卻轉移至接替的中國政府──這意味著中國的政權雖然更迭頻繁,但是公眾記憶卻延續著,即便中國政府不斷宣稱他們正在屏棄過去。我是讀完鍾漢波的回憶錄之後,進一步思索起這類問題。他在戰後以駐日代表團參謀的身分前往日本協助占領事宜,在回憶錄的前言中寫道,中國能夠以四強之姿占領日本確實是「一掃百年來的國恥與凌辱」。當我首次看到這個故事時不禁感到疑惑,在深入研究後發現,二戰的結束對東亞戰區有著全然不同的重要性,而故事的重點也非僅限於日本在戰時所犯下的暴行。其中的利害關係就是東亞國家之間長期的競爭,這一切皆早於西方所論述的二戰。我逐漸意識到,鍾漢波這種希望中國在戰後顯得比日本更突出的渴望,其實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前。
(續)
超越以《菊與刀》為代表的日本研究視角,
將視野延伸到整個東亞,
探討日本「戰敗」與東亞「戰後」框架的再形塑,
揭開轉型正義中不能避談的乙丙級戰犯審判真相。
在戰時中國被視為「鬼子」的日本人,在戰後如何變回「人」?
透過乙丙級戰犯審判,國民黨與共產黨遂行了怎樣的政治意圖?
在戰後國共勢力的更迭中,戰犯如何淪為政治操作的籌碼?
翻開日本近代史,戰後的敘事往往只是簡短地集中在戰爭的終結,但對於曾經遭受日本統治的中國人、臺灣人以及韓國人而言,卻有必要精確地了解帝國所涉及的過往。
有別於歷來由美方主導、備受關注的甲級戰犯審判,本書聚焦於乙丙級戰犯的審判,跳脫過往探討天皇是否需要承擔戰罪的窠臼,將戰犯議題置入東亞近代史的大脈絡之中,深入分析戰犯在戰後中國如何成為各方角逐權力的工具。
戰後國民黨與共產黨對於日本戰犯皆採行寬大為懷的策略,一方面試圖經由國際法展現先進國家的文明與法治社會的高度,另一方面則透過戰犯審判宣示統治中國的合法性與正當性。而乙丙級戰犯審判所透露的,正是國共兩黨暗潮洶湧的政治角力,以及冷戰體制下東亞國際秩序重組的窒礙難行,其遺緒形塑了如今的兩岸關係,且至今仍緊緊牽動著東亞局勢,更是臺灣人在轉型正義的路上必須重新認識的歷史課題。
本書特色
‧2016年費正清獎(John K. Fairbank Prize)得獎作品。
‧獨家收錄7000字中文版序。
‧劍橋大學艾薩克牛頓信託博士後研究員陳冠任導讀。
內容摘文
這幾年來,我常跟學生們開玩笑說,出版一本書有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你認為可以用自己的先入之見去完成這本書;第二階段是你試著用所蒐集到的史料修正你錯誤的假設;最後階段是你最終發現,其實最困難的是如何在有限的篇幅內,將論點清楚地呈現給讀者。在完成本書的英文版之後,我認為已經滿足了我對於戰犯審判的好奇心。但是幾年過去後,我卻發現有許多地方依然需要進一步探討,於是重新思考了這個故事應該如何敘述。我想中文讀者將會理解這個故事不僅僅與二戰有關,而是始於日本帝國在東亞的初登場。
從清國到國民黨政府──國恥的傳承
當我們在思考東亞史時,應該從其內部的脈絡著眼,而非如過往般抱持以美國為中心的史觀,這儼然已經成為基本常識。同時,我們也必須關注跨國的視角,因為如果僅著重於特定國家的「國內史」,勢必會孤芳自賞,難顯歷史發展的多樣性,而我也秉持著這樣的觀點去檢視日本帝國主義的發展與東亞的反應,並重新省思戰後東亞在不同時空之下的歷史發展。翻開日本近代史,戰後的敘事只是簡短地集中在戰爭的結束,但對於曾經遭受過日本統治的中國人、臺灣人以及韓國人而言,他們需要精確地了解帝國所涉及的過去。嚴格來說,東西兩方對於歷史意識的認識有著巨大的鴻溝。在西方,日本帝國的記憶已經遭到遺忘,但這個記憶卻轉移至接替的中國政府──這意味著中國的政權雖然更迭頻繁,但是公眾記憶卻延續著,即便中國政府不斷宣稱他們正在屏棄過去。我是讀完鍾漢波的回憶錄之後,進一步思索起這類問題。他在戰後以駐日代表團參謀的身分前往日本協助占領事宜,在回憶錄的前言中寫道,中國能夠以四強之姿占領日本確實是「一掃百年來的國恥與凌辱」。當我首次看到這個故事時不禁感到疑惑,在深入研究後發現,二戰的結束對東亞戰區有著全然不同的重要性,而故事的重點也非僅限於日本在戰時所犯下的暴行。其中的利害關係就是東亞國家之間長期的競爭,這一切皆早於西方所論述的二戰。我逐漸意識到,鍾漢波這種希望中國在戰後顯得比日本更突出的渴望,其實可以追溯到二戰之前。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