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麵包店學資本主義:從人文角度看數位時代資本家、勞動者的改變 | 拾書所

在麵包店學資本主義:從人文角度看數位時代資本家、勞動者的改變

$ 420 元 原價 420
 重新學習資本主義的時候到了。
  擔心AI人工智慧搶走工作機會?
  國家整體經濟被福利政策拖垮?
  失去競爭力而不願努力工作?
  面對上述問題,從歷史與人文經典挖掘寶藏,發現資本主義竟如此重要!
  跟著人文教授朴貞子一起學資本主義,生活裡處處都有它的蹤跡;
  面對數位時代,或許它能引領世界邁向新階段。

  我們的晚餐並非來自屠夫、釀酒師或麵包師的恩惠,而是來自他們對自身利益的關切。──《國富論》第一部

  本書書名緣自於亞當.史密斯《國富論》,由於麵包師傅的私心,我們才得以享受這頓餐點。物資與利益交換,即是資本主義最原始的運作方法。

  韓國跨領域人文教授朴貞子,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從人們日常行為與歷史,解釋資本主義的運行方式,並分析各國經濟演進以及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的消長,說明資本主義何以在國家經濟的運作中極為關鍵。此外,比較資本主義、社會主義相關的學人思想,對後世造成各種不同的影響。許多難解的爭論,歷史會給予最真誠的回應。

  朴貞子認為資本主義的先鋒,應是大航海時代深受疾病與低薪所苦的船員,他們是最初期、最大規模的自由薪資勞工,船隻象徵著工廠,船員即工廠員工,這群人為了累積財產、過上更好的生活、獲得生命的安全與自由,而努力工作。相較於社會主義以高福利餵養貧困階級,種種歷史皆證明,必須讓無產階級自己動手獲得財產,才有可能改變原本的階級地位,解決貧窮問題。

  而在現代社會中,因智慧手機而出現的「數位資本主義」,也證明資本主義正在進化,諸如Uber Eats等數位平臺的崛起,使得雇主與勞工間權利義務改變,國境概念也變得模糊,進而發展出「零工經濟」與游牧勞工。從種種現象觀察可發現,人工智能與雲端服務的發展並未減少工作機會,反而產生新的需求,創造許多未曾出現的新職務。

  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孰優孰劣,一直是難解的大哉問。朴貞子觀察社會中的年輕人,發現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社會裡,人們面對經濟壓力的心態差異極大。近年來由於社會主義影響漸深,資本主義活力漸失,經濟持續低迷,她認為唯有重新學習資本主義,才能在數位時代找到新的經濟發展企機。

內容摘文
〔前言〕學習資本主義時候到了

韓國是社會主義國家

現在的韓國是社會國家,因為比起市場經濟,執政黨將韓國社會變成一個計畫、指示大小事的「計畫經濟社會」。

文在寅總統上任後親自前往仁川機場下達取消非正職制度的相關指示,更宣布將透過以所得為主的經濟成長計畫,隨意決定將每週工時縮減為五十二小時、最低時薪調漲百分之十六。此外,文在寅總統更將能源政策裡的核電改為太陽能、提前廢除月城核電廠一號機、取消新開發核電廠,導致損失數千億韓元,更使得每年九萬兩千名的僱用機會憑空消失。雖然文在寅政府提出「為了保護環境價值因此變更能源發展計畫」的說法,但為了設置太陽能板而砍伐樹林,最後,還是破壞了自然環境。更連帶影響到大學主修核能科系學生大幅減少,就連學科領域也開始被嚴重扭曲。更嚴重的是,比起「單純的環境問題」這一「崇高」理念,現在的執政黨目的看似在於獲取自己黨派的利益。

現在的韓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因為現在韓國社會的「個人」不斷被抹殺,而集體主義聲浪不斷上揚。

如同文在寅政府每到海外發表演講時,總會提到「現在的韓國政府是誕生於蠟燭革命的蠟燭精神國家」;的確,文在寅政府是一個從名為「蠟燭遊行」的巨大集體主義中誕生的政府,只是他們將自己美化為「民主主義者」。

然而,即使執政黨稱自己為民主主義派,但民主主義並非絕對是好的──若是過於嚴謹,原本具有民主性質的政府必定走向極權主義之路。看到歷史上許多民主主義政治體制並加以省思的大部分學者們做出一個結論:絕對的民主政治並非共和政治的健全政體,而是腐敗與淘汰。

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西元前三八二~三二二年)曾說過,用專制來支配市民的這種方式,這點民主政治與集權政治都高度類似。民主政治中,民眾的命令就如同暴君的聖旨;就像是集暴君寵愛於一身並掌握著所有大權一樣,民眾行使著執政黨的權力。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