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圖書館 | 拾書所

親愛的圖書館

$ 379 元 原價 480
  1986年洛杉磯中央圖書館,疑似遭到縱火,100萬本藏書付之一炬,是史上最嚴重的圖書館火災之一,且懸案至今未破。三十多年後,《紐約客》知名記者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家蘇珊‧歐琳,費時四年,鎖定一名嫌疑者……

  燃燒你的圖書館魂!
  書蟲們的Love Story.

  《蘭花賊》作者最新力作
  「妙趣橫生」是作者蘇珊‧歐琳的寫作風格,也是圖書館本身。

  「我想寫一個不屬於我、但我把它當成骨肉來疼愛的地方。世界出的差錯再多,似乎全被圖書館簡單一句無言承諾克服了:我在這裡,請向我訴說你的故事;我的故事在這裡,請聽。」
 
  一座百年圖書館的劫後重生。
  一封獻給圖書館的情書,也是一本了解圖書館的百科全書。

  ★《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年度選書
  ★好萊塢巨星瑞絲‧薇絲朋選書
  ★國際知名作家伊莉莎白‧吉兒伯特、何偉、戴夫‧艾格斯、艾瑞克‧拉森、大衛‧格雷恩──鄭重推薦

  圖書館收藏了無盡的圖書,也收藏了許多不可思議的人和故事。
  收藏的舉動等於是向世界宣示,每一則故事統統都重要。

  1986年4月29日上午,洛杉磯中央圖書館火警鈴聲大作。當日大火成災:現場將近一千度高溫,燒了七個小時,整座圖書館付之一炬,總計四十萬本藏書遭烈火吞噬,外加七十萬本書受到毀損。儘管調查人員勘驗過火場,直到今天,三十多年過去了,人們仍不免好奇:真的有人蓄意放火燒了圖書館嗎──果真如此,誰會幹這種事呢?

  獲獎無數的《紐約客》知名記者和《紐約時報》暢銷書作者蘇珊‧歐琳,憑藉對書籍和閱讀的狂熱投入這場圖書館大火調查。焚書燒館不啻為對人類心靈最具摧毀力的行動。為何最安全、最開放的場所會發生最危險的事件?歐琳以獨樹一幟的觀察力和敘事天賦,從個人的圖書館經驗,結合實地探訪,記錄央圖大火現場和後續種種餘波蕩漾。甚至親自嘗試燒一本書瞭解箇中滋味,天馬行空的神來之筆,笑到岔氣。既寫出了一本扣人心弦的調查報告,也是一本「趣味盎然」的圖書館之書。

  野心勃勃的調查蒐證,精巧細緻的文筆,構築一道深入圖書館歷史、戲劇、文化和人物故事的通道。蘇珊‧歐琳為讀者披沙瀝金,一一舉證,這些受人愛戴的圖書館除了借書之外,還有無數服務市民的方式,並在其心智和靈魂上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全書洞見之豐富,寶物之多,作者行筆如火,從遠古焚書悲劇跳躍至當前書籍修復的最新手法,從洛杉磯央圖的沿革及演進,延伸探討圖書館在美國與全球各地的演變。還有與母親的感人故事……一場毀滅性火災的探索,變成一次進入無限豐富世界的旅程,裡面充滿意想不到的人物,發生著意想不到的事情,懷著意想不到的激情。

  從來沒有一本書如此廣泛地捕捉圖書館員們的故事。那些日夜逡巡書區、克盡職守的身影,在書中都成了搖滾巨星。蘇珊‧歐琳總是對寫作的主題抱持極大的熱情,並充滿幽默感,眼見圖書館各部門百態躍然紙上,正是這些愛書的靈魂使圖書館成為市民心中無可取代的公共空間,一處現代人心靈的庇護所。

  「我喜歡聽別人回憶他們年輕時參觀圖書館的回憶,以及它對每個人成年後的影響如此深遠。光知道人們多喜歡圖書館,我就對人類的未來充滿希望。」──蘇珊‧歐琳


 內容摘文
我決定燒一本書,因為如果哈利真的去過央圖,如果哈利真的縱火,我想體驗一下他當時的視角和感受。對我而言,焚書是一件難如登天的事。咦,不對,焚書其實易如反掌,難就難在著手準備,因為我向來無法對書下毒手。即使是我不想要的書,即使是舊爛、破損到無法再翻閱的書,全像薊刺一樣黏著我不放。這些書全被我堆積著,等著被我丟棄,但每次關鍵時刻一到,我卻動不了手。如果能送走或捐走,我倒也高興,但無論我吞再多秤砣,也鐵不下心丟書進垃圾桶。每到丟書前的最後一刻,我的手會莫名其妙黏在腰間,一陣近似反胃的感覺竄升。不知有多少次,我站到垃圾桶前,手握一本封面破爛、裝訂處裂開的書,在垃圾桶前方盤桓,書在手上呼之欲墜,最後我還是蓋上垃圾桶,帶著該死的爛書離開──一位承受過百打千捶、摺角眾多的傷兵獲得赦免,得以再活一天。唯一勉強能用來比喻的心情是想扔掉盆栽的感受,哪怕手裡的盆栽葉子掉個精光、渾身蚜蟲森森、莖長得歪七扭八,我也捨不得丟。活生生的一棵植物,怎能丟進垃圾桶呢?我一想就反感。對一本書產生相同的感受,似乎很怪,但正因如此,我才慢慢悟出一個道理:書是有靈性的。腦筋因此轉不過來的我,才如此百般不情願甩書。我明明知道,等著我丟棄的這本書是幾張紙印刷裝訂成的塊狀物,再製是輕而易舉的事。但書不太像無生命體。書感覺像活在此時此刻的生物,也活在綿延不斷的帶狀時空裡,從最初創作靈感鑽進作者腦海的那一刻起,最後到出爐的那一天──出版後,書的生命線仍不中斷,繼續延伸到讀者捧書坐下、望字稱奇,接著一次又一次繁衍不息。一旦文字與思想傾注進書中,書就不再只是紙墨和黏膠了:書多了一分人類才有的生命力。十七世紀英國詩人米爾頓曾稱呼書的這份特質是「生命力」。我有殺生的本能嗎?我不太確定。
(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