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家才有資格說話,輸了的理由再多,也沒人聽!
而有些人,天生就屬於戰場。
就像鵬屬於天空,巨鯤屬於碧海。
不是沉醉於殺戮,而是沉醉於將倭寇一個接一個擊敗,
將對手一個接一個逼入絕境的那種感覺。
那種感覺,就像飲酒般酣暢。遠超過在三月春風裡縱馬長街,看落英繽紛,滿樓紅袖。
棋盤上,黑子迅速幻化成他麾下的武將,而白子,則幻化成他麾下的文臣。黑子與白子互相牽制,達成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
在沒有外部變化之時,這種平衡最好,能夠讓大明朝永遠保持安寧。而一旦遇到外部變化,黑子和白子,則必須相應作出改變,否則,大明朝就會面臨一場浩劫。
李彤、張維善的選鋒營在崗子寨大獲全勝,報捷的顧君恩將消息傳回九龍城營中,一時歡聲雷動,但緊接著是牽動整個朝鮮戰局的籌畫與未來走向。霎那間,整個議事廳內冰火兩重天。幾乎所有文職官員,和所有從江浙抽調而來的南方武將,都熱烈響應。恨不得立刻殺到朝鮮去,將所有倭寇,一夜之間全部消滅乾淨。而原本就隸屬於遼東一脈的將領,卻全都選擇了沉默不作聲。
表面上倭寇在連連敗戰下已將主力盡數撤往了平壤,實際上,卻一直在朝鮮咸鏡道駐有大軍,並且每日不停地劫掠地方,將搶來的糧食物資送往平壤積存,準備依靠堅城,與大明主力一分高下。此時後方的大明朝內,主張和談的勢力正在暗處窺探醞釀反撲……。
內容摘文
「大捷,啟稟經略,選鋒營左部在朝鮮咸鏡道崗子寨取得大捷,斬首倭寇一千四百餘,朝鮮叛軍不下兩千!」六日後的上午,顧君恩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抵達九龍城,將告捷文書,當著正在議事所有武將和文官的面兒,呈交給了大明右都御史,備倭總經略宋應昌的案頭。
「多少?可都是真倭?」宋應昌猛地站起身,卻因為腦部缺血,眼前忽然一陣發黑。雙手扶住桌案停頓了片刻,才繼續追問,「你可說的是選鋒營!將士們傷亡如何?李、張二位游擊二人可否受傷?」
「正,正是選鋒營!」顧君恩被問得滿頭霧水,花費了一些力氣,才明白對方嘴裡的李、張兩位游擊,說的正是李彤和張維善。然後強壓住心中的厭惡,喘息著回應,「將士們陣亡一百五十六,傷一百七十二。李、張兩位游擊都沒有受傷。不過前來助戰的朝鮮義軍,陣亡了一千三百……」
「那就好,那就好!」作為大明的備倭經略,宋應昌才沒心思去管朝鮮義軍死傷多少,手拍桌案,笑逐顏開,「老夫就知道,他們兩個不會辜負陛下的知遇之恩!老夫當初之所以派他們渡江,就是看中他們年少有為,勇於擔當。」
「當初也不是誰,將朝廷對他們兩個人的獎賞扣在手裡,遲遲不肯給他們升遷!」周圍的將領們聞聽,紛紛在肚子裡嘀咕。但是,大部分人臉上,卻努力裝出一副恍然大悟模樣。彷彿六日前的那場勝仗,是在宋應昌親自指揮下打出來的一般。雖然,雖然他們心裡都清楚,宋經略恐怕到現在,都沒弄清楚崗子寨在哪!
「老夫今天正在與李提督商討平倭之策,卻苦於無法判斷倭寇的真正實力。」終究是個正經的讀書人,備倭經略宋應昌也知道,自己剛才的言辭有些過於貪功,笑了笑,迅速轉移大夥的注意力,「顧守備,你既然剛剛與倭寇交過手,不妨就當眾說一下,那倭寇的實力與戰力,究竟如何?」
「這……」顧君恩又愣了愣,再度費了一點兒勁兒,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官職,居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續)
而有些人,天生就屬於戰場。
就像鵬屬於天空,巨鯤屬於碧海。
不是沉醉於殺戮,而是沉醉於將倭寇一個接一個擊敗,
將對手一個接一個逼入絕境的那種感覺。
那種感覺,就像飲酒般酣暢。遠超過在三月春風裡縱馬長街,看落英繽紛,滿樓紅袖。
棋盤上,黑子迅速幻化成他麾下的武將,而白子,則幻化成他麾下的文臣。黑子與白子互相牽制,達成了一種非常微妙的平衡。
在沒有外部變化之時,這種平衡最好,能夠讓大明朝永遠保持安寧。而一旦遇到外部變化,黑子和白子,則必須相應作出改變,否則,大明朝就會面臨一場浩劫。
李彤、張維善的選鋒營在崗子寨大獲全勝,報捷的顧君恩將消息傳回九龍城營中,一時歡聲雷動,但緊接著是牽動整個朝鮮戰局的籌畫與未來走向。霎那間,整個議事廳內冰火兩重天。幾乎所有文職官員,和所有從江浙抽調而來的南方武將,都熱烈響應。恨不得立刻殺到朝鮮去,將所有倭寇,一夜之間全部消滅乾淨。而原本就隸屬於遼東一脈的將領,卻全都選擇了沉默不作聲。
表面上倭寇在連連敗戰下已將主力盡數撤往了平壤,實際上,卻一直在朝鮮咸鏡道駐有大軍,並且每日不停地劫掠地方,將搶來的糧食物資送往平壤積存,準備依靠堅城,與大明主力一分高下。此時後方的大明朝內,主張和談的勢力正在暗處窺探醞釀反撲……。
內容摘文
「大捷,啟稟經略,選鋒營左部在朝鮮咸鏡道崗子寨取得大捷,斬首倭寇一千四百餘,朝鮮叛軍不下兩千!」六日後的上午,顧君恩在一隊騎兵的護送下,抵達九龍城,將告捷文書,當著正在議事所有武將和文官的面兒,呈交給了大明右都御史,備倭總經略宋應昌的案頭。
「多少?可都是真倭?」宋應昌猛地站起身,卻因為腦部缺血,眼前忽然一陣發黑。雙手扶住桌案停頓了片刻,才繼續追問,「你可說的是選鋒營!將士們傷亡如何?李、張二位游擊二人可否受傷?」
「正,正是選鋒營!」顧君恩被問得滿頭霧水,花費了一些力氣,才明白對方嘴裡的李、張兩位游擊,說的正是李彤和張維善。然後強壓住心中的厭惡,喘息著回應,「將士們陣亡一百五十六,傷一百七十二。李、張兩位游擊都沒有受傷。不過前來助戰的朝鮮義軍,陣亡了一千三百……」
「那就好,那就好!」作為大明的備倭經略,宋應昌才沒心思去管朝鮮義軍死傷多少,手拍桌案,笑逐顏開,「老夫就知道,他們兩個不會辜負陛下的知遇之恩!老夫當初之所以派他們渡江,就是看中他們年少有為,勇於擔當。」
「當初也不是誰,將朝廷對他們兩個人的獎賞扣在手裡,遲遲不肯給他們升遷!」周圍的將領們聞聽,紛紛在肚子裡嘀咕。但是,大部分人臉上,卻努力裝出一副恍然大悟模樣。彷彿六日前的那場勝仗,是在宋應昌親自指揮下打出來的一般。雖然,雖然他們心裡都清楚,宋經略恐怕到現在,都沒弄清楚崗子寨在哪!
「老夫今天正在與李提督商討平倭之策,卻苦於無法判斷倭寇的真正實力。」終究是個正經的讀書人,備倭經略宋應昌也知道,自己剛才的言辭有些過於貪功,笑了笑,迅速轉移大夥的注意力,「顧守備,你既然剛剛與倭寇交過手,不妨就當眾說一下,那倭寇的實力與戰力,究竟如何?」
「這……」顧君恩又愣了愣,再度費了一點兒勁兒,才反應過來,自己的官職,居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