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福潛能:經典智慧與科學驗證的七項幸福實踐法則 | 拾書所

心福潛能:經典智慧與科學驗證的七項幸福實踐法則

$ 379 元 原價 480
★★★ 結合智慧與科學的生命洞見 ★★★
★ 深層寧靜與喜悅的無限美妙 ★

  動盪世界的覺醒力量,日常最重要的樂活實踐

  人總是不斷地追求幸福與成長,當我們越往山的深處走,坡度會越來越陡,空氣也越來越稀薄,幸好這世上有許多已爬到至高之處的先行者,給予我們前進的方向與支持。這些先行者有七個共同點,包括時時覺察、與人為善,即便遭逢困境,也能穩持圓滿的心境與平衡的情緒。他們真實、完整地活在當下,與萬物連結交流,並散發出一種難以形容的光芒。我們也可以在內心深處找到這些特質,透過深層的練習,培養自己成為有智慧、力量與愛的人。

  佛陀開悟時,雖然還沒有先進的科學,但依舊不影響許多走在覺醒路上的人提升發展。如今科學進步,讓我們對身體與大腦有更多的新發現,證實了與經典智慧相互呼應的精神狀態,包括痛苦與快樂。從大腦的角度來看,負面經驗所創造的神經垃圾,都嵌藏在神經迴路中,若想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就需要經歷身心的變化與調整。韓森博士以深度的研究、故事、冥想引導、例證和運用,讓我們看見自己能夠成為的樣貌與潛力,也了解如何透過有效的路徑,擁抱最深的寧靜、自由與喜悅。

內容摘文
大約二十年前,我有幸成為靈岩冥想中心(Spirit Rock Meditation Center)董事會的一員。不久後,我受邀參加達賴喇嘛在研討會的一場演講。達賴喇嘛是西藏領導人,身邊有嚴密的保安措施。這些佩帶槍枝的安全人員在這氣氛如嘉年華的場合上說說笑笑,會場上擠滿了數百名參加者──有西藏人,也有來自美國與歐洲的老師和修道士──在現場的我們看得眼花撩亂。我和其他人魚貫進入一間大廳,等待達賴喇嘛到來。

幾分鐘後,他帶著翻譯及另一名男士一起走了進來。那天他主要用英文演講,一如既往地親切、友善、坦率、冷靜又機智。當時,我覺得他的演講精彩極了,但後來回想時卻記不起多少內容。我記得最清楚的是和他一起進來的那個人,他穿著一套灰色西裝,低調地站在會場前側一旁,面帶微笑地看著每個人。

我觀察他好一陣子,他就像個舞者一樣輕鬆站著,西裝筆挺的身材有如大學足球隊的後衛;他一直面帶微笑,眼光卻不時掃射過整個房間。我這才意識到,他是達賴喇嘛的貼身保鑣──最後的一道防線。在他身上看不到一絲一毫的威嚇,散發出來的氣息只有幸福與愛,但你卻又能明顯看出他的身手了得。他的雙手輕鬆地垂放在身側,站在那兒祝福著所有人,眼睛卻不停地觀察著四周的動靜。

從那之後,我便經常想起他。對我來說,他就是體現慈心修持的最佳榜樣。他有職責在身,必要時得馬上變得強大、果斷,但身上卻無絲毫的侵略性或敵意。下面這兩句經文是他的最佳寫照:

不以多言故,彼即為智者。安靜無怨怖,是名為智者。──《法句經》第258偈

雖然覺醒看似專注於個人的內在世界,但實際上,許多重要的元素都涉及人際關係。例如,佛教修行教導人們要說有智慧的話(正語)、做有智慧的行動(正業)及過有智慧的生活(正命),這些主要都表現在人際關係上;此外,佛家也強調慈悲、善良及造福眾生。佛教的三寶(佛寶、法寶及僧寶)中,就有代表社群的僧寶;而所謂的菩薩,則意味著為眾生修行的人。我也曾在其他宗教傳統中看到側重愛與服務的教義,包括世俗人文主義(secular humanism)。
(未完)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