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勞車馬未離鞍,臨事方知一死難;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佚名‧《李鴻章》
這首詩係李鴻章(1823-1901)去世後,時人所寫的追悼之作,後世傳說為李鴻章臨終絕命詩。胡璉(1907-1977)將軍在他唯一談論八二三砲戰的文章〈穿山甲‧八二三〉一文中引了「秋風寶劍孤臣淚」這一句。「怨?」他說:「不!」但是,那種末世悲涼的心境隱隱穿透紙背,令人不禁為之掩卷長嘆。當時的總統蔣中正(1887-1975)應該也是這種心情吧!
本書收錄了蔣中正於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前後給再度出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的胡璉的8封信,以及胡璉回稟蔣中正的8封信的原文,匯集成冊,提供做爲我人研究當時歷史實情的第一手資料,例如,在砲戰前夕至砲戰進行間,蔣中正、胡璉二人為指揮所遷移、坑道作業、解放軍空中轟炸、登陸作戰、通信作業、軍中人事、副司令官殉職、反攻準備、八吋榴運送、國際形勢變化、美國反應時間、白鴻亮(1899-1979)鐵拳計畫等事務均有所討論。此外,並請軍事評論專家張友驊寫了一篇長達2萬7千字的導讀,他說,胡璉「回臺後七度拒絕蔣介石回任金防部司令官兼反攻軍總指揮。胡璉之所以拒絕,蔣介石、胡璉手札已提供明確答案。」
故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1919-2020)於生前為之序曰:「我展讀全卷,砲戰景象又重躍紙上。 蔣公戰前洞察先機,前往戰地視察防務,指示備戰機宜。砲戰發生後,竭力補給戰地需求,支援作戰,親臨澎湖押運重砲,急送金門以壓制敵砲,並指派經國先生前進戰地,鼓舞士氣,穩定軍心;後省察外交與國際情勢,譴責中共侵略暴行,謀定對策。將軍恪遵領袖指示,盡忠職守,艱困奮鬥,冒敵砲火抱病指揮作戰之種種作為,均歷歷在目。誠為最珍貴、最具參考價值之第一手史料,我樂見其發行而為之序。」
三百年來傷國步,八千里外吊民殘。
秋風寶劍孤臣淚,落日旌旗大將壇;
海外塵氛猶未息,諸君莫作等閒看。
──佚名‧《李鴻章》
這首詩係李鴻章(1823-1901)去世後,時人所寫的追悼之作,後世傳說為李鴻章臨終絕命詩。胡璉(1907-1977)將軍在他唯一談論八二三砲戰的文章〈穿山甲‧八二三〉一文中引了「秋風寶劍孤臣淚」這一句。「怨?」他說:「不!」但是,那種末世悲涼的心境隱隱穿透紙背,令人不禁為之掩卷長嘆。當時的總統蔣中正(1887-1975)應該也是這種心情吧!
本書收錄了蔣中正於民國47年八二三砲戰前後給再度出任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司令官的胡璉的8封信,以及胡璉回稟蔣中正的8封信的原文,匯集成冊,提供做爲我人研究當時歷史實情的第一手資料,例如,在砲戰前夕至砲戰進行間,蔣中正、胡璉二人為指揮所遷移、坑道作業、解放軍空中轟炸、登陸作戰、通信作業、軍中人事、副司令官殉職、反攻準備、八吋榴運送、國際形勢變化、美國反應時間、白鴻亮(1899-1979)鐵拳計畫等事務均有所討論。此外,並請軍事評論專家張友驊寫了一篇長達2萬7千字的導讀,他說,胡璉「回臺後七度拒絕蔣介石回任金防部司令官兼反攻軍總指揮。胡璉之所以拒絕,蔣介石、胡璉手札已提供明確答案。」
故行政院前院長郝柏村(1919-2020)於生前為之序曰:「我展讀全卷,砲戰景象又重躍紙上。 蔣公戰前洞察先機,前往戰地視察防務,指示備戰機宜。砲戰發生後,竭力補給戰地需求,支援作戰,親臨澎湖押運重砲,急送金門以壓制敵砲,並指派經國先生前進戰地,鼓舞士氣,穩定軍心;後省察外交與國際情勢,譴責中共侵略暴行,謀定對策。將軍恪遵領袖指示,盡忠職守,艱困奮鬥,冒敵砲火抱病指揮作戰之種種作為,均歷歷在目。誠為最珍貴、最具參考價值之第一手史料,我樂見其發行而為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