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心在觀心
觀心,逼出自我執著
我們要對默照這個方法有信心,之所以會看見心中生起那麼多東西,是因為你不倚賴其他方法,而直接觀心的緣故。這是心對自我的執著,才會生出那麼多意見、習氣、欲望、煩惱。
第一次打七時,我真是吃足了苦頭。有一支香,我幾乎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憤世嫉俗的人,一下想這,一下想那,整顆心七上八下,怒氣衝天,氣師父,也氣監香。
我尤其氣那位監香,我只不過稍微動了一下,他竟然就走到我身邊,咚!咚!咚!用香板狠敲地板警告我:「不准動!」嚇了我一大跳。我也不過是稍微動了一下而已啊!於是我不得不挺直背脊,繃緊神經,偏偏左右兩位禪眾坐得紋風不動,簡直和兩尊石獅子沒兩樣。我坐在前面,監香坐在後面,兩個人離那麼遠,真不知道他怎麼看得見我在動。
自我的種種醜陋,全都在那支香裡冒了出來。事實上,沒什麼好氣的,不過是我的「自我」不想乖乖坐在蒲團上不動。所以,在那支香裡,我就隨它去,讓它想怎樣就怎樣。自我竟然可以如此醜惡,令我非常震驚,也深感慚愧。
長話短說,最後是在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下,我才熬了過來。當晚,我就有了相當明顯的進步。隔天早上,聖嚴師父把我叫進去小參,問我坐得如何。
我就說:「噢,我現在坐得很好。真的很好。方法用得上,不覺得痛,而且精神抖擻。」
師父聽了,一臉狐疑地問我:「那,昨晚呢?」
我說:「昨晚是昨晚的事了。」我敢說,前一天晚上「我」對他種種如閃電般的憤怒,師父應該也感受到了。
不過,別忘了要有耐心,妄念是可以克服的。你一定會有所進步,雖然有時你會在禪七中感覺一敗塗地,卻能因為不斷努力而大有進步。
只管打坐,默照的中繼
我希望各位把正見實際運用在修行上。要明白,是心在觀心。
我們可以用不同方式來介紹默照,我知道聖嚴師父介紹默照時,是將默照分成三個階段:一開始先掌握方法,接著進入統一心,最後實際體證心。
這種方式既好也不好。優點在於,對於修行的進程如何,我們能有個概念。缺點則在於,這會限制我們,以為非得經歷某些階段不可。對我而言,修行時若能真正運用正見,就能像六祖惠能一般頓悟。
我第一次參加禪七時,在短短三十分鐘之內,對一切徹底改觀,從原先身體的痛和心裡的苦,轉變為不再為自己,而是為他人而修行,這就是所謂的頓悟。我不是說我已經開悟了,而是想表達頓悟的歷程就像這樣,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在彈指之間,實際體證心的本性。
臨濟禪師也告訴我們,不要心外求法,不要把別人捧得高高的,認為自己永遠無法高攀。只要每一天、每一支香、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懇切地修行,絕對辦得到。只管打坐,只是修行路上的一個中繼站,最終還是要繼續前進。我們只是藉助這個抽象的參照點,朝默照前進。
能夠正確掌握方法時,身體會彷彿消失了一樣。最後,整座禪堂感覺起來就像是我們的身體,同樣地,這種覺受既好也不好。這是統一心,能到達這種境界很好,但不要停在那裡。
採果子的時候,不要只是伸手摘下那些掛在低垂枝條上的果實,就感到滿足了。統一心依然屬於意識的層次。我們不該停留在統一心上,而要繼續覺照,看穿統一心。在統一心的階段,自我幻化成禪堂,有了這個你給它的藏身之處,當然不容易發現。我們要離開對心的概念,實際去體證心。
直觀練習,一切皆平等
接下來,我們要練習直觀,請選定一個物體來觀,就像我觀我的念珠這樣,它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勞我費神給它名字。它的形狀、本質都是不言自明的,不需要我來形容。觀的時候,沒有念頭,念珠很單純地消融在心中,我不需要去數這串念珠有多少顆,也不需要去思考念珠代表什麼意義,它就是原原本本的樣子。
在戶外練習直觀時,可以觀一個物體,也可以觀聲音。找一個不會移動、近在眼前、姿勢輕鬆就能清楚看見的物體最好,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個練習。至於第二個練習,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完全相反,實際上是同樣的練習,差別只在於我們用整個環境來觀。
在戶外的公園行走時,可以觀眼前的一切,視線不停留在任何物體上,同時看見所有一切,試著練習在同一時間觀察所有東西。
比方說,在禪堂裡,我觀察到有些人愈來愈坐立難安,有些人開始動來動去,或是調整毛巾、或是左右張望,我也聽得見鳥叫聲。一切的一切自然而然生起,而心能在同一時間看見這一切。
這是因為心處於沒有揀擇的狀態中,對心而言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心能觀察到所有一切。這就是思惟和覺知的差異。思惟掩蓋了一切,覺知則讓一切原原本本顯露出來。因此,透過覺知來觀察時,我們就是用心在看。
觀心,逼出自我執著
我們要對默照這個方法有信心,之所以會看見心中生起那麼多東西,是因為你不倚賴其他方法,而直接觀心的緣故。這是心對自我的執著,才會生出那麼多意見、習氣、欲望、煩惱。
第一次打七時,我真是吃足了苦頭。有一支香,我幾乎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憤世嫉俗的人,一下想這,一下想那,整顆心七上八下,怒氣衝天,氣師父,也氣監香。
我尤其氣那位監香,我只不過稍微動了一下,他竟然就走到我身邊,咚!咚!咚!用香板狠敲地板警告我:「不准動!」嚇了我一大跳。我也不過是稍微動了一下而已啊!於是我不得不挺直背脊,繃緊神經,偏偏左右兩位禪眾坐得紋風不動,簡直和兩尊石獅子沒兩樣。我坐在前面,監香坐在後面,兩個人離那麼遠,真不知道他怎麼看得見我在動。
自我的種種醜陋,全都在那支香裡冒了出來。事實上,沒什麼好氣的,不過是我的「自我」不想乖乖坐在蒲團上不動。所以,在那支香裡,我就隨它去,讓它想怎樣就怎樣。自我竟然可以如此醜惡,令我非常震驚,也深感慚愧。
長話短說,最後是在觀世音菩薩的加持下,我才熬了過來。當晚,我就有了相當明顯的進步。隔天早上,聖嚴師父把我叫進去小參,問我坐得如何。
我就說:「噢,我現在坐得很好。真的很好。方法用得上,不覺得痛,而且精神抖擻。」
師父聽了,一臉狐疑地問我:「那,昨晚呢?」
我說:「昨晚是昨晚的事了。」我敢說,前一天晚上「我」對他種種如閃電般的憤怒,師父應該也感受到了。
不過,別忘了要有耐心,妄念是可以克服的。你一定會有所進步,雖然有時你會在禪七中感覺一敗塗地,卻能因為不斷努力而大有進步。
只管打坐,默照的中繼
我希望各位把正見實際運用在修行上。要明白,是心在觀心。
我們可以用不同方式來介紹默照,我知道聖嚴師父介紹默照時,是將默照分成三個階段:一開始先掌握方法,接著進入統一心,最後實際體證心。
這種方式既好也不好。優點在於,對於修行的進程如何,我們能有個概念。缺點則在於,這會限制我們,以為非得經歷某些階段不可。對我而言,修行時若能真正運用正見,就能像六祖惠能一般頓悟。
我第一次參加禪七時,在短短三十分鐘之內,對一切徹底改觀,從原先身體的痛和心裡的苦,轉變為不再為自己,而是為他人而修行,這就是所謂的頓悟。我不是說我已經開悟了,而是想表達頓悟的歷程就像這樣,在座的每一位都可以在彈指之間,實際體證心的本性。
臨濟禪師也告訴我們,不要心外求法,不要把別人捧得高高的,認為自己永遠無法高攀。只要每一天、每一支香、每一分、每一秒,你都懇切地修行,絕對辦得到。只管打坐,只是修行路上的一個中繼站,最終還是要繼續前進。我們只是藉助這個抽象的參照點,朝默照前進。
能夠正確掌握方法時,身體會彷彿消失了一樣。最後,整座禪堂感覺起來就像是我們的身體,同樣地,這種覺受既好也不好。這是統一心,能到達這種境界很好,但不要停在那裡。
採果子的時候,不要只是伸手摘下那些掛在低垂枝條上的果實,就感到滿足了。統一心依然屬於意識的層次。我們不該停留在統一心上,而要繼續覺照,看穿統一心。在統一心的階段,自我幻化成禪堂,有了這個你給它的藏身之處,當然不容易發現。我們要離開對心的概念,實際去體證心。
直觀練習,一切皆平等
接下來,我們要練習直觀,請選定一個物體來觀,就像我觀我的念珠這樣,它是什麼就是什麼,不勞我費神給它名字。它的形狀、本質都是不言自明的,不需要我來形容。觀的時候,沒有念頭,念珠很單純地消融在心中,我不需要去數這串念珠有多少顆,也不需要去思考念珠代表什麼意義,它就是原原本本的樣子。
在戶外練習直觀時,可以觀一個物體,也可以觀聲音。找一個不會移動、近在眼前、姿勢輕鬆就能清楚看見的物體最好,這是我們要做的第一個練習。至於第二個練習,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完全相反,實際上是同樣的練習,差別只在於我們用整個環境來觀。
在戶外的公園行走時,可以觀眼前的一切,視線不停留在任何物體上,同時看見所有一切,試著練習在同一時間觀察所有東西。
比方說,在禪堂裡,我觀察到有些人愈來愈坐立難安,有些人開始動來動去,或是調整毛巾、或是左右張望,我也聽得見鳥叫聲。一切的一切自然而然生起,而心能在同一時間看見這一切。
這是因為心處於沒有揀擇的狀態中,對心而言一切都是平等的,所以心能觀察到所有一切。這就是思惟和覺知的差異。思惟掩蓋了一切,覺知則讓一切原原本本顯露出來。因此,透過覺知來觀察時,我們就是用心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