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頭禪指要 | 拾書所

話頭禪指要

$ 270 元 原價 300
話頭入門

我們這十天禪修的主要方法是「話頭」,所以會介紹話頭的用法。假如你在課程前,已經能夠把自己的身心調和、放鬆,也能達到止的狀態,那麼你就依著你的身心狀態來練習話頭的方法;如果在練習的時候,方法用得上去,就繼續保持用下去;反之,如果不能用好也沒有關係,再回到基礎的方法上繼續地調「止」的工夫。

進入禪觀的法門

你如果能夠進入到「話頭」與「默照」,實際上已經進入了「禪觀」的法門;要將這個法門運作得很好,止的工夫與基礎要穩定;如果止的工夫還不穩定的話就進入禪觀的方法,會引發更多的妄念,因為在運作禪觀方法的時候,我們都會用到一些思惟的作用。

本來「觀」應該是處於一心的狀態來做比較深入的思惟,但是如果身心還沒放鬆,心還沒有統一,在思惟時,心處在某一種比較細的狀態,你在思惟時還是有作用的;你用這個觀法的時候,可以幫助你把心調得更細,甚至達到統一境。

如果你的心比較粗,妄念滿重的,由於心還不能收攝、安定,一旦轉入這個觀法,開始思惟的時候,可能那些妄念又會生起來。意即你是用著「觀」的方法,可是妄念會加進去,或者是你在用的時候會引動一些較細的妄念出來。如果察覺到這種情況,暫時把方法放下,回到調「止」的工夫上,讓自己能夠調得更止、更靜、更安定後,再來使用觀法。

使用話頭的階段

當用功到身心都已放鬆,止的工夫已穩定了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用禪觀的方法,雖然你可能會一用方法就被妄念干擾,但還是可以試著用。當我們要止下來的時候,可能會察覺到止了一陣子後,心會感到很空洞,想捕捉些東西,這就表示你的狀況不是很穩定,因為心在觀呼吸時,多多少少會依賴可以安住的緣;現在這個「緣」被你拿掉了,加上止的工夫不是很穩定,想 要凝聚成一心的工夫還不是很穩定,會感覺需要安住在一個緣上,如果是這樣,那就回到呼吸,注意呼吸。

當到了心感覺有點空洞的階段,或者心在隨息時可以保持安定,就可以嘗試用話頭的方法;如果你的心能夠止於一境達到統一心,你把話頭放進去,話頭與心就很容易統一,當它們統一的時候,你就可以再進一步用「問」話頭的方法。

我們開始的階段是念這個話頭;當心隨著呼吸時,若發覺到心也想靜下來,不想隨著呼吸的話,你就把話頭提起來,再把呼吸放下,心就專注在話頭上。只是用一個話頭,念這個話頭,要很專注地念,清楚知道自己在念這個話頭;你的心如果比較細、很專注了,呼吸也放下了,加上心與話頭都能夠念得很親近,最後你會發覺到,話頭成為了你心主要的念,這表示心與話頭也就統一了。

能夠念到心與話頭統一了,你再把它轉到「問」的方法上,那它就比較會有力量;如果我們在數呼吸時,心還是有好幾個念在動,你一下子把話頭放進去,這會容易變成被妄念拉走。另一個情況就是,用話頭的時候,一定要讓它跟呼吸分開,也就是說不要配合呼吸來念話頭,因為這樣子的話,你要照顧的東西太多了;換言之,要念話頭,就要把呼吸放下,即使是在數呼吸,也要把數呼吸的念放下,如果還需要這個數目字的話,你就數你的話頭,念話頭了以後放上:一、二……,這也是一個方法。

還有一個階段可以用話頭,那就是全身放鬆了,可以覺照到你的全身不被局部的觸覺所干擾,也就是說你的心是真正覺知全身的,不是局部的;如果局部很清楚,但是心會分心,表示心是散亂沒有力量的。實際上,我們可以真正觀照全身,局部的觸覺都在,知道它只是整體裡的一個小部分,心卻不受影響;這時候如果你的心再把話頭提起來,它還是有力量的。

這兩種可以使用話頭的階段,都是我們的心已經到了某種程度的安定和放鬆,就是調心的工夫已經安定了,甚至到達止的部分了。

更深一層就是你的身心統一了,你用話頭而轉入觀的方法;另一種情況則是,你在用話頭時,發現自己很昏沉,這時候話頭幫助你把心念提起來,也就是說,每次坐到某種靜的程度時,它很容易會變得心昏沉,心很容易沉下去,你就用話頭把它提起來;這樣子提話頭,具有一種對治的作用,對治你可能掉入無記的心。
公案疑情

話頭的方法,其實看起來都很簡單:「念」話頭,念到統一了;「問」話頭,問到疑情來了,就「參」話頭,念到有疑團了,然後破參。「看」話頭與「念」話頭大致上有相同的地方;我們念的時候用意念在念,看的時候用心眼在看,破參以後,見性了,有了體驗後就要繼續保任這個工夫。也就是讓止或者定的力量,能夠維持,然後讓自己見性開悟的體驗,慢慢地通過定再加深,這就是看話頭了。

中國禪法一般都是用一個話頭,也有時候用到破參了,老師會告訴學生再用另一個話頭。但是中國禪堂裡大部分都是一個話頭一直在用,看用到什麼程度,是「念」、「問」、「參」或者「看」的程度。同一個話頭在用,也有不同程度的工夫。

到了近代,把這個次第講得比較清楚的是聖嚴師父,他把話頭的方法分成四個步驟:念話頭、問話頭、參話頭、看話頭。很多人一開始有了話頭,就要去問話頭,甚至認為自己是在參話頭了。如果是用這個方法的話,心還沒有安定,也沒有統一,在「問」的時候,妄念很容易就會跟著出來;或者是猛力去參的時候,很多潛藏著的妄念就被攪動而跑出來。

在這過程裡,工夫跟妄念是一起在做,一起在流動;所以很多人在用方法時,會有一大堆的答案跑出來,實際上這些答案都是妄念!當我們真正見到本來面目的時候,是不能用任何別人留下的語言來傳達,而是自己本身的體驗,見到了很自然就懂得怎樣把它講出來;是在無念中、無形中自然流露出來的。因此,如果還在那邊有妄念在告訴你,這個是答案、那個是答案,那都是別人的。

一般較常用的話頭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有些人他會直接參「本來面目是誰?」。「父母未生前」的意思,好比說「一念不生」那個本來面目是誰?所謂的「一念不生」,可能我們也不太了解,所以就說成「父母未生前」,即父母還沒有生你以前,又是什麼呢?那個本來面目是誰?其實這就是參我們的本性是誰?

話頭裡的公案,源自於一位香嚴智閑禪師,是百丈禪師的弟子。他開始也有參禪,聽說還是個非常聰明的人,只要別人一講文藝知識他都懂,經典也看了很多。這位禪師在他師父圓寂以後,去親近一位師兄溈山靈祐禪師為老師,那師兄就說:「嗯!聽說你文藝知識、經論學了不少,那我就問你一個問題:『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是什麼?』」就這樣的一問,這位禪師從來沒聽過,也從來沒有想過,所以他就開始找經典、找祖師的公案,可是不管怎麼找都找不到答案,最後只好又回去找他的老師,希望得到答案,但是老師說:「我講的就不是你的。」意思就是說:「講給你聽沒有問題,『我的本來面目是誰?是什麼?』都可以講給你聽,但是這些跟你有什麼關係呢?」

最後這位禪師想說沒辦法了,決定以後不要再做學問了,因為做學問也找不到答案,所以他就去雲遊了。他在雲遊的時候,被人稱為「粥飯僧」,意思就是好像我們早餐吃粥、午餐吃飯,每天就吃飽睡,睡飽吃,每天就做這些事。他後來到了另一個已經圓寂的南陽慧忠國師禪師的道場,那地方有一點荒廢了,他就留下來。有一次他在打掃的時候,打到瓦片彈起來打到了竹子,想不到他就這樣開悟了!那時候他就慶幸之前的老師沒有跟他說出答案,否則就沒有悟道的這一天。

從這個公案裡出來的話頭,就是「父母未生前的本來面目」,而這個公案傳達一個很重要的訊息就是:老師跟你講的,是老師的;經典跟你講的也是經典的,只有自己去參,參破了,那才是你的!所以每個人都必須自己去用功,沒有人可以代替我們。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