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教改之道:如何打造全球教育典範 | 拾書所

芬蘭教改之道:如何打造全球教育典範

$ 489 元 原價 620

芬蘭教改歷程第一手資料分析報導,已譯為近三十種語言
「本書問世即為經典,而且還會不斷進化。」——霍華德•嘉納
 
2013格魯邁爾獎 The Grawemeyer Award
2016樂高獎  LEGO Prize
 
學習興趣低落、閱讀能力低下、教育預算縮減,
各國教育制度都無法甩開的魔咒,也同樣降臨在全球典範芬蘭。
新冠肺炎肆虐,更使得學校難以兼顧學生的健康安全與學習進度。
芬蘭教育的下一步該怎麼走,它還有值得借鏡之處嗎?

小野  知名作家
吳武典  國家教育研究院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會委員兼特殊教育組召集人
凃翠珊  親子作家
陳之華  教育作家
陳佩英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陳玟樺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數學暨資訊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陳偉泓  臺北市立建國中學前校長
彭菊先  親子作家
黃春木  臺北市立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楊世瑞  臺北市立北一女中前校長
劉欽旭  全國教師工會總聯合會創會理事長
蔡清華  教育部政務次長
永續推薦

臺灣教得多、考得多,原因在於我們相信有一套正確、完整的標準必須符應,結果,多數孩子囫圇吞棗、難以消化;芬蘭教得少、考得少,因為他們相信必須釋放出空間,才能讓教師和學生進行合宜的教學活動,結果,多數孩子有機會依照自己的興趣及性向進行探索、統整與反思,學得較多,而且更為深入。
——黃春木,教育部師鐸獎、教育部教學卓越獎金質獎得主,臺北市立建國中學歷史科教師
 
以下並非空洞的口號,而是芬蘭教改的實際成就

最低程度的測驗
重視玩樂激發的求知好奇心
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不讓家庭背景、城鄉差距影響學習成就
增進學生、家長、教師與學校之間的互信
研究導向型師資培育
以教師的責任心、專業性與合作網路,取代競爭式的績效責任制
與經濟、就業、社會政策相輔相成的教育政策,一同追求社會共好

芬蘭的教改歷程絕非一帆風順。它的特殊之處,就在於關鍵的變革,都是由危機引發,芬蘭因而打造出具有創意、彈性的教育體系,更藉此成功通過新冠肺炎的壓力測試。
薩爾博格於任職國家教育委員會期間,親炙教改第一現場,使以往表現平庸的芬蘭教育體系,在短短的時間內一躍成為全球教育典範。身為深諳教學理論與實務的教育學者,他點出芬蘭教育之所以卓越,就在於堅持為每個人提供平等的教育機會,進而都能取得優秀的學習成就,同時尊重教學的專業與自主,讓師生、家長與主管機關一起為教育負責,以及因應個人與社會的變動需求,做出整合各個公部門的永續調整。
芬蘭的成功之道,正好讓全球教育學者重新思考教改的目的與方法;芬蘭此際面臨的各式挑戰與困境、因應策略,更值得眾人加以借鏡,從中找到解方。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