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怪獸! | 拾書所

啊,怪獸!

$ 260 元 原價 260
●有小孩的媽媽一定會同意,你辛苦懷胎十月的小寶貝心中同時住著小天使和小惡魔。小天使出現時,那一聲「媽咪!」貼心的讓妳願意為他赴湯蹈火也在所不惜;但是當那隻像小惡魔般的怪獸撒起野來時,簡直讓人頭疼到快瘋掉,不知不覺自己也變成亂吼亂叫的噴火大怪獸。到底誰才是怪獸呢??
●原來,小孩心中住著一隻狂野的小怪獸,大人心中也潛伏著一隻情緒的大怪獸,要如何馴服大、小怪獸,讓他們安靜不噴火呢?
●首先,你必須相信──「這個世界上真的有怪獸。」
怪獸會在牙醫診所、遊樂園、餐廳、超市、幼稚園和家中任何一個角落出沒;怪獸的聲音超級大,你一定會知道他來了。他的口頭禪是:「走開!我咬你喔!」、「我還要玩!」、「我就是要買!」、「我還不想睡!」、「不是我!」和「我不要吃綠色的豆子!」。他喜歡跳沙發、欺負其他小孩、拉小狗的耳?、把廚房、浴室弄得亂七八糟,但是他一概不承認是他做的。媽媽對於書中這些怪獸的語言、怪獸的行徑是否覺得很熟悉呢?小孩看書時可能也會覺得驚訝:「這個怪獸跟我好像哦!我也常常這樣說耶!」
●作者以小女孩的角度去寫她看到怪獸撒野的模樣,簡單的字句點出怪獸的語言和行為,書中沒有任何的評價、情緒和處理,只是輕鬆的讓父母複習小怪獸的行徑,就像劇場一幕幕的演出,讓家裡的小怪獸好像照鏡子似的看到熟悉的行為。而最後結尾真是令人會心一笑。當怪獸問小女孩:「你也是怪獸嗎?」她竟然抱著媽媽甜甜的說:「我不是!」雖然看不見媽媽的臉,相信她的臉上一定露出微笑:「妳不是嗎?」這是媽媽和小孩的親密對話。
莫里斯‧桑達克認為好的圖畫書文字,就像一首好詩,必須留給插畫家想像的空間,就像《鵝媽媽童謠》(Mother Goose)一樣,文字是蘊含多重意義的超級文本(Super text),讓插畫家可以有多元的詮釋,這才是插畫家想要的文本,是插畫家發揮創意的遊戲場,這本書正符合桑達克的要求。
●因為文字未曾明說怪獸的樣子,插畫家自由創造出一隻紫色、帶著牙套的怪獸;一個小女孩在畫面中安靜看著怪獸撒野、躲在窗內偷看怪獸誇張的行為,心中的獨白和表情,就像在描述別人一樣,跟她一點關係都沒有。但是畫面中許多圖像暗示,怪獸其實就是一個小孩。最後當小女孩看到怪獸的真面目時,那是一個留著和她一樣的髮型、穿著一樣的洋裝、只是披著怪獸衣服的小女孩,使得最後的翻轉「我不是怪獸!」讓文圖結合產生新的趣味,其中的聯想,令人玩味。
此外,圖畫呈現以孩子的視角去看怪獸,大人的角色只出現局部、看不到表情。對於怪獸的行徑,畫者在畫面中不加入主觀的判斷,是皺眉、生氣、無奈、微笑,都留給讀者自行詮釋。
●這本書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讓孩子認識自己和他人的情緒和行為,提供大人和孩子開放的討論、檢視怪獸為何會出沒、怪獸的語言和怪獸生氣的原因為何。其實孩子需要被關愛和理解,有時候可能只是睡前的吵鬧、有時是因為害怕或焦慮。了解怪獸的習慣、讓孩子知道怪獸可以活動的範圍,最後給小怪獸一個愛的擁抱和鼓勵,相信小怪獸就會慢慢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囉!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