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陳文茜、施振榮、楊元慶、謝金河 聯合推薦
──沒有顯赫家世背景的平凡人,如何在極度競爭的投資銀行中,紮實地活出自己的味道,擁有一片天,楊應超教你用勇氣及熱情去追求夢想:
>> 如何面對失敗和挫折
>> 如何進入外商和投資銀行
>> 如何找到和分析下個績優股
>> 如何訓練和成為紮實的分析師
>> 如何在職場成功及急流勇退
>> 最重要的-如何熱情的享受及快意人生
──投行界的「型男飛行日誌」(Up In The Air)
楊應超是第一位發掘鴻海、華碩、宏達電、富士康投資值的外資分析師
數度榮獲《機構投資者》、《金融時報》、《格林威治》評選第一名分析師
2011年拿下《亞元雜誌》亞太區上游半導體、下游硬體製造分析師雙料亞軍
40歲前,他完成5個人生大夢
40歲後,憑著勇氣做出改變
如今重返外資券商行列,展開新一階段的人生經驗
楊應超將與你分享他的職場成功術
>> 本書獨家揭露
第一手的外資生態報告
了解外資如何研究及投資股票
外資分析師不為人知的生涯祕辛
【目錄】
作者序 認真工作,痛快生活!
誌謝
01 32歲失業,意外闖進投資銀行
02 贏者全拿,用熱情及態度決定事業高度
03 勇氣與體力,外資分析師的型男飛行日誌
04 展現專業,成為外資首席分析師
05 外資分析師的投資秘技
06 如何成為好的分析師──第一名是永遠的目標
07 如何面對人生抉擇,時間管理,生活及學習
08 如何在職場升遷、競爭,獲取成功
09 瞭解華爾街的貪婪、現實,及改變
10 搖椅測試,打贏人生下半場
【作者序】
認真工作,痛快生活!
大約是在2006年,第一次有人找我出書,當時出版社希望藉著我實際參與投資銀行運作的經驗,讓更多讀者了解投資銀行的運作方式及其生態,特別是外資券商研究報告及投資建議,對台灣上市公司及整體股票市場表現的影響力日趨顯著,但外資分析師這行,既隱諱又十分不透明,大家都想知道市場動見觀瞻的這群人,到底如何評價公司?外資分析師的產業生態又是如何?
其實,美國已經有些描繪分析師生態的相關著作問世,其中,《一個分析師的告白:華爾街牛肉場》(Wall Street Meat)和 《Confessions of a Wall Street Analyst》算是較為人熟知的作品,有趣的是,這兩本書的作者凱斯勒(Andy Kessler)及Daniel Reingold,從1980年代進入投資銀行,而在1990及2000年代初先後離開投資銀行自行創業,描寫華爾街牛肉場的情況,也到2000年代初為止。而我卻是在1999年才進入外資券商這行,如果我以投資銀行參與者的身分寫書,頗有「承先」、「啟後」的味道,加上凱斯勒及Reingold在書中提到的一些投資銀行要角,如大名鼎鼎的瑞士信貸投資銀行家法蘭克.奎特隆(Frank Quattrone)及麥晉桁(John Mack,前摩根士丹利執行長)與我也有共事經驗。因此,寫書這檔事,就一直在我腦中盤旋。
2008年 ,出書的計畫終於落實了。這本書記錄了我在投資銀行頭九年的點點滴滴,有些頗為曲折,不下於小說,但所有的故事,都是如假包換的親身體驗。其中,我在瑞士信貸期間網路和科技產業全盛期及泡沫破滅之後的經歷,最是令人回味。我把最忙碌也最有趣的這段期間,放在全書最前面與讀者分享。第一課從我闖進投資銀行第一天開始說起(如何面對失業?-32歲失業,意外闖進投資銀行),第二課則是如何競爭?(贏者全拿,熱情及態度決定事業高度),以及第三課的如何環遊世界?(勇氣與體力,外資分析師的型男飛行日誌),這些都是我在投資銀行的種種,其中有辛苦,更有美好的回憶,期望讀者能從這些故事中,對投資銀行產業及生態有更清楚的了解。第四課到第六課,我試著以分析師的立場,與讀者分享投資銀行如何找到潛力股、如何評價公司、如何提出投資建議?讀者能藉著這些研究方法,在選股及投資時,對投資標的有更清楚的認識。
此外,我常常被問到如何在短短的幾年之內,就在競爭激烈的投資銀行界一路直升上董事總經理的位子,因此,在第七課及第八課,藉著分享我在職場一直堅持的想法及作法,希望能給有心人一些啟發。尤其是在這段特別難熬的經濟衰退時期,相信我在十多種不同的工作中(投資銀行只佔了我一半的工作經驗),所經歷的一些教訓及心得,更能提供一些鼓勵。如果要在職場上發光發熱,窮忙絕對不是唯一辦法,必須盡全力投入自己的熱情,才會找到向上提升的動力,財富自然而然就會隨後報到。每個人生都是一本書,我的著作,也許可以提供讀者日後提筆「寫自己」的架構及方向。
在2010年初,在這本書寫完後兩年,我又從兩家科技公司的CFO(財務長)職位回到了熟悉的外資分析師,這也是當時離開花旗時想都沒想到的事,真是「Never Say Never」。不過這次的心態已完全不一樣,薪水及升職也不是考量的重點。回鍋主要的目的是可以又有機會和前花旗團隊已有革命情感的老同事重新合作(Reunion),這其實是我在2008年離開花旗時最捨不得的事,而這種Reunion在外資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可以說「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加入野村後,我們整個團隊又有另外的機會幫助巴克萊銀行在亞洲建立股票證券業務,從零開始,真是難得的經驗與挑戰。而辛苦的付出也看到了回報,很高興能在2011年馬上回到《亞元》(Asiamoney)科技分析師排名第二,並在2012年重新拿回第一。所以後來財信出版社希望我加入從2009至2013年這段經驗供讀者們參考,大部份放在第九課和第十課。
最後,本書的目的,絕不是在誇耀自己的成就,而是希望讀者能藉著我的故事,在職場、投資及人生中,多一些啟發。像我這樣的平凡人,既沒有背景,也沒有顯赫的家世,仍然能在極度競爭的投資銀行中,順利存活且一路向上爬,我相信大部分的讀者,只要有強烈企圖心,積極的配合一些計畫及行動,就能在各自的領域中,擁有一片天。
我堅信,人生短暫,必須在有限的光陰中,找到自己最擅長的領域,點燃心中的熱情,認真工作,痛快生活,讓人生了無遺憾!景氣雖然艱困,但一定有方法紮實地活出自己的味道,祝福大家都能夠瀟灑走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