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啟示】
「社區營造」是目前日漸衰頹的小地方起死回生的方法,透過向政府爭取經費,重新找回地方特色,並讓現代生活優渥的人享受貧窮的氣氛與感覺,發現地方的美。
【內容簡介】
楊文萱住在葫底這個窮鄉僻壤的地方,當初會來這裡,是因為阿公為了養家活口才來這裡當礦工;爸爸是航海員,一年見不到幾次,媽媽是外籍新娘。對於升學,父母都無法給楊文萱意見,同學說葫底不是年輕人該待的地方。楊文萱心中帶著疑問。她覺得縱使她長大了,依然會帶著阿公辛苦採礦的回憶,帶著叔叔對故鄉源源不斷的熱情出走,發自內心以長大的這個山村為榮!
【本書特色】
透過楊文萱和叔叔的生活及對話,帶出生活底層的人們的困境,包括教育、就業、求職、交通,也讓小朋友認識過去礦工的艱辛歲月。
【作者的話】
前進的力量
大家常會說,看到孩子,就讓人覺得充滿了希望。如果冷酷毒舌一點地解釋這句話,好像是說,大人目前「主宰」的這個社會,是令人失望的——如果還沒有到令人絕望的話。
大人們好像很少停下來反省。有不少人,花了很多時間工作和做事,但努力一想,還真的不知道自己解決了什麼問題;許多人都抱怨,自己太忙、沒有空,但忙著完成的,可能都是一些連自己都說不上有什麼意義的事。大家都習慣目光朝前,朝向即將邁進的方向看,卻很少回頭看看想想自己或前人走過的道路上,有過什麼痕跡;大家都忙著往上看向上爬,覺得想要抓住經過自己頭頂上的無限的可能與機會,卻很少向下看看自己站著、踏著的這片土地,供應過自己多少養分,讓自己今天得以用什麼姿態站在這裡;大家忙著追趕前面的人,無論是財富、地位或權力,競爭的壓力卻老是讓人忘了往後看看那些永遠落在後頭的人。
故事中的敘述者楊文萱,無疑是一個身處弱勢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業成就上、身處的家庭功能上、城鄉資源分配上。這樣的孩子,如果沒有大量的刺激和資源挹注,會很難跳脫自己在窮鄉封閉的命運。在台灣,這樣的孩子不知凡幾,如果身邊的大人沒有多注意、教育的影響沒有在她身上起作用、公權力主宰的政策方向沒有照顧到她,這些孩子永遠在不被注意的角落安靜而卑微地生存,也不懂得抱怨大環境安排給她的命運;當擺放資源的天平自然而然地傾向人多勢眾的一方,當社會的風氣不知不覺地流向膚淺的、簡單的享受和快樂,這些楊文萱,就沒有機會知道自己失去了什麼。
寫作這個故事,就是因為我相信這種不公平局勢不會就這樣永遠持續下去。總有這些那些的一點點可能、這裡那裡的一點點機會,可以讓這樣的孩子被照顧到、被教育到、被充分地刺激而能成長。每個孩子都應該被提醒而能思考:自己從何而來?自己是誰?自己將成為什麼的人?每個窮鄉都有自己獨特的養分,每個家族都有豐富動人的歷史,每個身邊的大人都以愛和期待關注,讓這些楊文萱,在身體和年齡成長的同時,也充實了文化的教養和能量,能反省、能感謝、能突破,對自己充滿自信,以專屬自己獨特而厚實的形象和內涵,舉步邁入成人的社會。
這樣一想,這個顯得冷漠無趣、膚淺自私的成人世界,好像又充滿了改變的可能和希望。這種往好的、往公平的、往社會正義的大方向發展的可能,雖然神奇,但是好像也不至於做不到。
這些改變的契機,存在在孩子周圍的每個大人身上。
我由衷希望,這些反省和再出發的能力,已經悄悄地在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