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倫坡短篇小說選 Mystery Short Stories of Edgar Allan Poe (25K彩圖經典文學改寫+1MP3) | 拾書所

愛倫坡短篇小說選 Mystery Short Stories of Edgar Allan Poe (25K彩圖經典文學改寫+1MP3)

$ 280 元 原價 280
★ 本書錄音採用美式發音
★ 英語級數:Intermediate(中級)
 
本書所收錄的三則故事《艾家大院的崩塌》(The Fall of the House of Usher)、《橢圓形肖像》(The Oval Portrait)和《紅死病的面具》(The Masque of the Red Death),正是依循所謂「哥德式」傳統的短篇故事之絕佳範例。哥德式文學是在十八世紀末席捲英國,探索人性和人生經驗中的黑暗面,如死亡、惡魔、疏離、憂鬱、瘋狂和荒涼寂寞的環境等。把歌德式文學帶到美國的正是愛倫坡,而他在每一篇故事中所創造出的氛圍,不是屬於肉體層面的不安和戰慄,便是精神層面的憂慮和恐怖,至於這些故事中所一再出現的主旋律,則是瘋狂和死亡。
 
其中《艾家大院的崩塌》是1839年付梓的,也是他最受歡迎的恐怖故事之一,內容涵蓋了哥德式故事所有必要的特色:一棟讓人渾身發毛的建築、一幅與世隔絕的景色、一場神祕的疾病、狂風暴雨的天候,以及陷於困擾中的人物等等。這是一篇講述精神錯亂的羅德瑞克.艾舍,與他那位怪異的雙胞胎妹妹瑪德蓮之間的故事,如今已被公認為古典短篇故事中的超完美傑作。
 
愛倫坡在這篇故事中創造出一種所謂「幽閉恐懼症」的感覺,書中人物無法在屋內自由自在地走動,而且要直到房屋真正的崩塌,故事的敘述者才得以逃離。瑪德蓮和羅德瑞克是雙胞胎,而這也分別阻礙了他們發展成完整的個體,還有,瑪德蓮雖然被埋,但她仍活著,並且在最後襲擊她哥哥,把他給壓死。這篇故事也給了許多其他作品不少靈感,包括電影、歌劇、戲劇、流行音樂、電玩,以及無以數計的小說創作。
 
《橢圓形肖像》最初在1842年以《Life in Death》的篇名問世,三年後愛倫坡加以編刪,重新以《橢圓形肖像》的篇名出版。這是愛倫坡最短的一篇小說,所述說的仍是其小說慣有的主題:死亡與偏執狂。(偏執狂是妄想症的一種,患者會極度執著於某個想法或情緒)這篇小說的情節,給了王爾德寫《葛雷的肖像》小說的靈感。
 
《橢圓形肖像》以講故事的方式來述說一則故事。述事者因為負傷,在山區一棟廢棄宅院中找地方過夜,他被睡房中的畫作所吸引,並且看到了一本記錄畫作的冊子。其中有一幅畫像震懾了他,而冊子透露了這幅畫何以如此吸引他。
 
這個故事以藝術和生命的關係為主題。在小說裡,藝術與生命是敵對的關係。在創作的過程中,對藝術的強烈偏執,有可能攝收人的生命力,最後導致死亡。
 
過度的執迷(偏執狂)是愛倫坡作品中恆常出現的主題,在前一篇《艾家大院的崩塌》中,主人翁羅德瑞克.艾舍最後死於自己的恐懼之中,在下一篇的《紅死病的面具》中,勃培洛王子對紅死病的偏執,最後也導致的自己的死亡。
 
《紅死病的面具》於1842問世,是一則寓言性的故事,主題和劫數難逃的死亡有關。這篇小說運用了哥德式小說的諸多元素,例如身體與心理上的恐懼感、城堡、封建社會和死亡等主題。
 
小說中未交代時間和地點,內容描繪一種恐怖的紅死病正在世上迅速蔓延,凡得病者,必死無疑。勃培洛王子和一千位貴族友人遂逃到一個遺世獨立的修道院裡避難,他認為待在那裡就可以安然無恙。
 
幾個月後,他在多間相連的廂房中籌辦了一場炫目的化妝舞會,每間廂房的裝潢顏色各有不同。最後一間廂房裝潢成黑色,裡頭有一座每個鐘點都會報時的黑鐘。然而就在時鐘敲響子夜的鐘聲時,來了一位打扮成「紅死病」的不速之客。
 
這則小說是愛倫坡典型的歌德式恐怖短篇小說。在小說中,愛倫坡創造出一種黑暗詭異的氣氛,集中描繪流血與死亡的畫面,「紅死病」的擬人化,為故事增添了超自然的元素。
 
《紅死病的面具》反映出愛倫坡對短篇小說的看法,他認為短篇小說的創作從頭到尾都應該字字斟酌,各方面都要表現得淋漓盡致。在本篇小說中,強烈的象徵性畫面和流暢的故事鋪陳,編織出一則令人毛骨悚然、卻又深刻表達出人類處境的恐怖故事。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