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學校的魚 | 拾書所

沒有學校的魚

$ 420 元 原價 420
.一個愛書人為了實踐其單純卻非凡的夢想,毅然放棄微軟的高薪厚職,為偏遠貧苦地區的兒童興建圖書館。 .十年間「閱讀之家」興建了1,681間學校、建立 15,320間圖書館、出版 887種全新的本土語言兒童書籍;印製超過1,330萬本書、並為 780萬名兒童提供高素質學習機會。 .歷年重要獎項 2004、2006、2010年史可爾社會企業家精神獎 2008年美國圖書館學會國際創新服務獎 201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孔子掃盲獎 2011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兒童早期發展年度最佳出版品(南非) 2013年《全球》雜誌100大非營利組織(第26名) 袖手旁觀還是改變世界? 柯皓仁(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授兼圖書館館長) 曾乾瑜(誠品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謝志誠(台大教授、愛的書庫創辦人) 聯合推薦 小魚兒向媽媽宣布她要去上學。 「不可以,」她媽媽說。「學校在陸地上,而妳是一條魚。世界是不公平的,妳得學會忍受。」 小魚兒很悲傷,覺得人生無望。 想幫助小魚兒的兔子先生靈光乍現,去買了一個玻璃魚缸! 他把小魚兒撈起來帶去學校。小魚兒被穩穩地放在黑板旁邊。其他動物看到他們的新同學這麼快樂,全都大聲地歡呼了起來。 世上有無數像小魚兒般渴慕讀書識字的孩童,其中七百多萬名因為「兔子先生」的瘋狂行為而夢想成真——這隻兔子就是「閱讀之家」。 一些簡單的計算:美國花費9千億美元在阿富汗與伊拉克打了10年看來無望的戰爭。如果每年拿經費中的一成用在建立學校上,可以建立27萬2千所學校。新教室的總數會超出100萬間,以一間教室可容納25個學生來計算,便可造福2500萬名學生。 一些可能性:一個東非小男生可以抓起一把AK-47或是拿起一本書;一名14歲的女童可能在清醒的大部分時間裡,在妓院為一個比她大20歲的男人寬衣解帶,或是她可以在鄉村的圖書館裡閱讀,準備將來有一天當老師、店員或是醫生。 教育醞釀機會,經由教育這項終身的禮物,其影響將會世世代代流傳。 約翰.伍德的經歷,讓我們看見一個愛書人生命的改變,因而改寫了全球七百多萬名孩童命運、鼓舞人心的故事。證明了「生錯了地方,生錯了時機和生錯了家庭,所以沒有機會受教育」是錯誤的觀念,將從人類歷史上作廢。「閱讀之家」不屈不撓地對抗全球文盲的經驗,是值得許多社會企業、非營利組織借鏡的成功例子。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