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睡著了嗎? | 拾書所

你睡著了嗎?

$ 320 元 原價 320

小女孩在大樹下睡著了。半夢半醒間,隨著木偶人遊歷了各種奇幻的世界,遇見了許多童話中的人物,看到各樣美麗的奇境,但也看到崩壞中的沙漠和海洋,原本的美麗世界逐漸消失。木偶人在最後也被燒毀。還好這只是夢境。

但是,夢卻那麼真實,因為夢裡發生的事情──破壞、汙染、核爆……這些是真實世界裡正在進行的……身處在這個真實世界的你,又可以做些什麼呢?你睡著了嗎?還是醒了?

本書特色

◎義大利波隆納國際插畫展兩度入選──生態繪本作家邱承宗 最新文學繪本
◎一本沒有文字的繪本,充滿無限想像與啟示;以美麗夢境喚醒環境危機意識的無字繪本。


 

導讀

從虛實之間喚醒環境意識──《你睡著了嗎?》 陳美燕/資深美術顧問 


弗洛依德認為:「夢就是願望的實現」。
超現實主義大師們也藉由夢的解析,開拓了藝術無限可能的想像空間。
達利的藝術,終其一生都堅守在潛意識的探索中,藉以尋求心智的真正解放。
而本書的作者也以一場有趣的夢境,來傳達和解析他對環保議題的深切關懷。

夢中女孩和木頭人從現實中出走,他們來到一個由現實與童話重組的理想世界,既有現實生活中的場景、特定的標的物;也有豌豆樹、美國龍、粉紅豬、穿靴子的貓、福爾摩斯、銀河鐵道……等童話世界裡的角色。讀者不妨嘗試挖掘一下,這本書裡到底隱藏了哪些文學作品?能夠認出的角色又有哪些呢?

作者也運用了荷蘭錯覺藝術大師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 (1898-1972) 的作品 Relativity 〈相對論〉 (1953) 的構圖,以「不可能存在的存在」、「無止境空間結構」的邏輯思維,架構了一座由人類藝術堆砌而成的迷宮,一個看似條條通路,又處處無出口的幻境,教人躊躇其中、不知所措。再仔細瞧瞧,你曾經觀賞過這些藝術作品嗎?認識這些藝術大師嗎?作品中又蘊含了哪些典故呢?

當木頭人帶著女孩深入幽靜的海底時,意外地看到了一隻躲在塑膠雨鞋裡的章魚、一艘廢船、生鏽的易開罐、電視機、養樂多瓶子……等等,一些屬於人類的廢棄物。對於這樣的景象它意味著什麼呢?而海底的珊瑚都已經呈現白化,暗示著這裡的生態已經遭到破壞而造成了珊瑚群死亡。看到這樣的景象,我們該用什麼樣的態度看待它呢?

之後,女孩進入昆蟲的世界時,身軀被縮小了,她親眼見識到一場蝗蟲和螞蟻為爭奪食物而激烈奮戰的場面,使她深切體會到渺小生命也有生存的辛苦。作者想表達的是,唯有縮小自我,才能看見其他生命的存在,萬物皆有靈,尊重和謙虛是人類務必身體力行的課題。

P32.P33女孩追著木頭人一路狂奔,景象越來越荒蕪,不遠的雲層下,一隻飛揚的大蝗蟲正緊跟在後,此刻的畫面四周淡淡地映出了拼圖龜裂的痕跡,醞釀著一股隱隱的壓迫感,難道這一切美好的歷程僅僅是一幅隨時會崩塌的拼圖遊戲嗎!?

P34.P35藍天白雲下,有大群蝗蟲接踵而至,隱喻著一場災難的來臨。
P36.P37鋪天蓋地的蝗蟲、白頭翁、四腳朝天的女孩,正隨著拼圖碎片紛紛自畫面崩落……

夕陽西下時,女孩重返大地,也變回了原來的自己,環顧四野盡收眼底的,是一片黃沙焦土了無生機的荒原!一組暗示樂透獎券的數字、半掩的時鐘、動物頭骨、廢棄的休旅車、倒塌的建築物、號誌牌、水泥柱、易開罐及倒臥在遠遠地平線上的自由女神像,它巨大的身影遮蔽了半邊天際。它們都已被遠近零落地半掩在滾滾的黃沙中了,狼藉之狀令人怵目驚心!原來等待她的,是個核爆過後被崩解破壞的大地,一個廢墟,一個人類文明徒然遺下的廢墟!!!

至於她一直尋尋覓覓的木頭人,自然也無法幸免於難了。而就在此時,天空飄下的櫻花瓣,又何嘗不是女孩心頭的一滴紅色淚珠呢?

作者藉著女孩的一場夢,企圖喚醒人類的一場「知迷卻不願悟」的大夢!更藉著一個木頭人的殉難向人類示現:木頭人猶知自然生態的潛在危機,那麼人呢?!而書名《你睡著了嗎?》,提醒著身處在這個逐漸被破壞的世界、目睹這一切甚至間接參與了破壞的我們:「你睡著了嗎?」
 
藝術賞析
 
嗨,你醒了嗎? 劉思源/兒童文化作家


曾經,一隻兔子和一個名叫愛麗絲的小女孩,帶著無數的孩子一起掉進奇幻文學的洞裡。現在,一個木頭人和另一個小女孩,要帶大家踏上什麼樣的旅程?

繪本畫家邱承宗再次用無字圖畫書,鋪陳一場超現實的視覺盛宴,娓娓道來環境破壞的真相。

◎魔幻空間

夢,混合著現實與想像、意識和潛意識……蔓延無限可能。

此次畫家選擇夢境為介面,帶著我們走遍大地、海洋、天空,面對自然環境一塊塊崩壞和剝落的迫切,既真實又奇幻、既美麗又荒謬。而作為畫家,夢同樣也提供一方虛實交錯的空間。

二十幅畫面,二十個謎樣的世界,串起一連串的追逐和冒險。

畫家游於藝,融入前輩大師們的概念,例如被譽為視覺魔術師的荷蘭版畫家艾雪Maurits Cornelis Escher,還有超現實大師達利,馬格利特……創造嶄新的視覺印象。

例如p10–17組曲,包含一連串點、線、面的延伸、衝突和融合。

首先,少女追著木頭人來到一棟紅牆藍瓦的房子前。門前的菱格走道是西洋棋盤化成的,而棋盤中又摻著幾張撲克牌。

接著少女踏入屋中,走進一個不可思議的迷宮──高高低低、上不去下不來的階梯,大大小小錯落的拱柱和拱門。

不容忽視的還有在各個角落的大師名作。不論是一小幅米勒的〈晚禱〉、或維梅爾的〈戴珍珠耳環的少女〉等,畫家也下足功夫,在顏色上和技法上力求逼真,可見技術的精湛。

下一張圖,少女來到一幅畫前,但仔細一看,又是一扇窗戶。更奇怪的是眼前的景色──一道曲折的瀑布渠道,樓層的構造完全不合原理。

再接著,少女跌出畫框,居然掉進大海裡。

這四張跨頁圖,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從平面到立體……不停地轉換,層層疊疊地創造出許多想像的空間和趣味。

◎色彩實驗

畫家另一個挑戰的是色彩。
本書的舞台上天下海,有燦燦粉櫻,也有漠漠荒原,景色皆變化多端。

以海洋為例,海水雖藍,但深淺不同,光線涉入的角度、反射出來的光影也不同,形成十幾種藍調,考驗著畫家的色感。

邱承宗透露,進入作畫期,每晚睡前,他會閉著眼睛演練第二天要畫的內容,就像外科醫師在重大手術時,會事先閉眼揣摩手術過程一樣。「閉著眼睛,讓腦海可以不必鑽牛角尖在既定的色彩領域,任憑天馬行空地更換色彩,然後就慢慢浮現想用的顏色……如此色與色之間的協調、對比,甚至造型,都可剝離和組合。但也因此往往一覺醒來,已構圖或上色之作,必須棄之重來。」

◎比例的象徵

在這本書中,如同《愛麗絲夢遊仙境》,比例也成為故事的一部分。
畫家利用前後頁少女與螞蟻、蝗蟲、鳥的比例對比,呈現身體變大變小的過程。除了藉由女孩的不同視角去看這世界;變大縮小的過程也象徵女孩的心理狀態,以及她與周遭勢力的相對關係。害怕時覺得自己渺小,勇敢時覺得自己大過所有事物,這是將人的普遍心理意識狀態具體化。

◎匠心與童心

技法,也是一個顛覆邏輯和慣性的實驗。
畫家大膽地融合二種截然不同的技法:一個極盡寫實之工,一個呈現卡通趣味。

看看那位畫面中的少女吧!她的髮絲光亮細膩,似乎根根可數,而襪子毛茸茸的質感、鞋子的光澤……都反映畫者一絲不苟的嚴謹。但另一方面,可愛的卡通人物身著各國的童話戲服,在場景裡穿梭奔走,又十足玩耍童心。

構圖亦是這般。例如:p24-25少女破水而出時,巧妙地利用表面張力的原理,讓水面凝聚成巨大弧形,看上去少女好似從一個水星球跳出來,奔向另一個世界,讓畫面有了更豐富的意象。同樣的,p 16-17鯨魚的大眼睛也在玩耍遠近、大小、形與色等。

◎沉睡與甦醒

畫家誠然是一位縝密的布局者,在畫面中藏著一連串線索、繪畫、符號、物品等,帶著我們去思考和尋索這片土地的過去、現在和未來,一筆一畫實是懷著巨大的傷痛,訴說土地的傷口。

最後,書中的少女醒了嗎?

而看完此書的我們,不禁要問猶在夢中的自己,是否也該醒了?或是繼續閉著眼睛、摀住耳朵沉睡下去?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