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長過程只有一次
別讓錯誤的觀念影響孩子一生的人格發展
詳列90個父母最頭痛的教養問題完全解答,讓父母安心放手陪孩子一同快樂成長
本書作者文英老師多年分享的親子教養經驗,以Q&A方式以及專業的解說,引導家中有1~7歲小小孩的爸爸媽媽,藉由讀懂孩子的情緒、語言及動作,同步了解孩子的個性、天性的同時,能使孩子快樂的成長。
孩子的未來,從家庭教育開始。多數的家長以自己的經驗來教導孩子,從嘗試錯誤中學習與修正,然而孩子的成長只有一次,遇到經驗不足或是觀念錯誤將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本書詳列90個爸媽們最頭痛的教養課題,不需要再看一堆親子教養指南、網路文章,一次獲得完整解答。從眾說紛紜的說法導正正確的育兒觀念,日常生活基本訓練教會孩子自律負責的好習慣。耐心讀懂孩子的情緒,爸媽們以旁觀陪伴的立場提供孩子適時適齡的建議及照顧,幫助孩子健全的人格發展。
教養孩子的同時 您是否常遇到以下問題:
Q1孩子不吃飯要等他吃完嗎?還是乾脆收掉?
寶寶練習自己吃飯也是需要專心的,首先我們要去除可能造成孩子邊吃邊玩的外在條件。通常能乖乖坐好吃飯的時間不會超過40分鐘,在這段吃飯的時間內,千萬別讓孩子吃東西時手上拿著玩具,更不可養成寶寶不動手,只是張著嘴巴吃的習慣。如果幼兒每晚花上40分鐘還吃不完,那麼很可能準備的份量太多了,寶寶確實吃不下,也可能因孩子咀嚼進行的能力不夠好,或者有挑時偏食的情況。這就需要照顧者的耐心觀察,能才找到改善的方法。
Q2孩子吸允手指要戒掉嗎?
出生五到十個月的寶寶會吸允手指是必經的過程,這時不必千方百計想戒掉這個動作。
吸允手指是寶寶自我安撫的過程,正常寶寶不會咬傷自己的。照顧者唯一要做的事情是讓寶寶手指或任何可以抓進口中的物品要注意清潔衛生。有一些大一點的孩子在進入新的環境或情緒緊張時,也會出現吸允手指的動作,多半是情緒壓力引起布自覺的反射動作。照顧者只要觀察先找到孩子在什麼情況下吸允手指的動作會特別頻繁,再慢慢找到引導寶寶調整情緒的方法。只要讓孩子常常充滿活力,孩子不自覺吸允的動作會自然消失了。
Q3孩子怕生黏人,可以改善嗎?
想調整寶寶黏人的情況,必須放手讓孩子自己玩,藉此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打從寶寶時期就能自己一個人玩半小時以上,不會中途輕易的站起來走來走去。爸媽也可以參與孩子的遊戲,但是和孩子相處時,請不要一直打斷寶寶的遊戲,常會弄到大人和孩子都不想玩了。若孩子已有怕生黏人的情況,要先提升孩子的自信心和獨立性,爸媽的引導也必須是漸進式的,千萬不能夠著急。
Q4孩子玩到半夜不睡覺怎麼辦?
建議家中有幼兒的爸媽在每晚固定的時間,最好能暫時放下手上的工作和還沒做完的家事,您可以花15分鍾的時間陪孩子做睡覺前的準備,包括:檢查孩子刷牙是否刷乾淨?陪孩子說一段故事或聊天,設法讓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然後關掉房間的電燈讓孩子安靜躺到床上睡覺。如果孩子還沒養成固定的睡覺習慣,爸媽最好也能耐心等待孩子熟睡後再繼續忙自己的事情。
Q5 總是問不停,該如何解決孩子常問為什麼?
當孩子進入主動發問的階段,表是大腦已經開始有意識的學習,這是很好的進步。通常二歲左右的孩子最愛問:「這是什麼?」這是進入學習語言字彙能力最快的時期。「為什麼…」能問為什麼的孩子思想反而更容易成熟。如果爸爸或是媽媽願意在孩子提出疑問時耐心回答,孩子的生活常識也會較其他同齡孩子更豐富。而父母能做得是引導孩子持續保持有主動學習的熱情,請試著接受孩子的問題。
預防當街吵鬧的教養祕方:
1.讓孩子明白歸權
大約1歲以後就可以教導孩子「這是媽媽的」「這是爸爸的」「這是寶寶的」
2.別人的東西不可以想要就拿走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亂動,如果想要就借用別人的東西要先徵求對方的同意,拿到東西要點頭說「謝謝」。
3.商店的東西必須先付錢才買回家
小朋友不能自己隨便買東西,只有在大人陪伴合同意下才可以購物。
4.珍惜玩具和食物
要學習和朋友分享或交換使用
教養貼心小孩的五大原則:
1.吃東西時要先拿給爺爺、奶奶和爸爸、媽媽,然後小孩才可以吃,從小建立長幼有序的觀念。
2.讓孩子學習與家人分享,不是家裡東西所有東西都由寶寶獨佔。
3.如果看到爸媽或家人再忙;要主動上前詢問:「要不要我來幫忙」
4.製造需要孩子幫忙的機會,讓孩子練習做簡單家事。
5.經常用鼓勵的話和小孩交談,孩子會模仿大人說話的語詞,遇到別人有挫折時就會直覺的關心問候。
專業推薦
一本帶領家長瞭解學齡前孩子的最佳答問集,以「先懂孩子」為初衷,教養的藍圖與方向就抓對了。--親子作家 鍾安淇
身為擁有幼兒的媽媽,不需要再到處尋找答案,這本書詳列各種教養問題的解答,讓妳輕鬆用快樂的方式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知名育兒部落客 鈞媽
看懂孩子的需求,才能對症下藥。新手父母的90問,從薛老師的文字找答案。
教養不需要咬文嚼字,也不需要代換專業名詞。簡單淺顯易懂的教養知識,就好像作者在身旁殷--《體驗式教養》作者Choyce
孩子一出生,這個新世界等待他的是一連串的學習與挑戰;而照護這個小寶貝對新手父母而言,則是一項充滿高難度的新使命。如果,不預先了解孩子的先天氣質與生理發育等各個面向,您如何教會、教好孩子呢?所以要教養好孩子之前,請先懂得孩子!--媽媽寶寶雜誌社長 鄧懿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