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亞不做的事 | 拾書所

莎士比亞不做的事

$ 320 元 原價 320
要先理解莎士比亞跟他所在的世界,才能理解他的作品。
就用知識與想像的力量,探尋一個充滿莎士比亞靈光的世界吧!


柏拉圖說:「哲學起源於驚訝感。」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莎士比亞無所不談的詩句,有一種令人驚豔的反省高度。莎士比亞,藉著詩詞,成就舞台上的「戲劇行動」,貼切地回應一切隨時代逆轉的光怪陸離。他的故事,可牽引出的文化想像,立體而真實,猶如回歸到一個既可謙卑自處、亦可創作無限的文化空間!

但是,看一個人,不但要看他做了什麼,也要看他不做什麼。在看待莎士比亞的時候,幾乎很少例外,人們只注意他做的事──主要是他的劇本與詩行,那麼,他不做的事呢?

假如「不做」,不是為逃避錯誤,而是一種對生命某種擇善固執的話,莎士比亞活過的世界,其實和你我很近!

在作者筆下,我們被莎士比亞這個鄉巴佬迷住了──他就像從屏東北上在電視台八點檔謀得一口飯吃的熱門編劇一樣。莎士比亞相當幸運:他不捲入政壇惡鬥,不給觀眾簡單舒服的答案,不媚俗,不趕流行,不為搞笑而搞笑,不急功近利,但是,田都元帥賞他飯吃,整個劇本寫作事業一帆風順,在家鄉買田、買房,還買了家徽當起了仕紳。

這本書,無疑是莎士比亞的文學與歷史間的實幻對話!作者看見他在倫敦的劇場間穿梭,瞧見他在演員的夾縫裡露臉。他面對他的時代,他體驗他的挫折。於是,莎士比亞「活了過來」。

作者彷彿昔日說書人,給讀者一邊「講古」,一邊借莎士比亞引發思考:在這個年代,可有像四百多年前,依然有著理應「不做的事」?可怎樣從眾聲喧譁中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讓我們用一種單純天真的好奇,用閱讀帶來的認識與想像,接近這位在遠方的莎士比亞,感受當時的氛圍,為莎士比亞的靈光驚訝!

感動推薦

胡耀恆(國立臺灣大學外文及戲劇學系名譽教授)
鍾明德(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教授)
何應豐(香港舞台劇創作人)
李若庸(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馮翊綱(當代劇作家,【相聲瓦舍】創辦人)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