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克服被害者心態,才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 | 拾書所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克服被害者心態,才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

$ 380 元 原價 380

全球暢銷60萬冊的當責經典、《紐約時報》暢銷書    把「那不是我的工作」「告訴我該怎麼做」當成口頭禪, 找人抱怨博取同情、頻頻訴苦尋求慰藉, 以為四處取暖,就能逃避責任、推卸責任–– 其實,這就是陷入了「被害者循環」。 一本書,讓人即刻起脫離抱怨、否認、怪罪、等待的被害者循環, 採取正視現實、承擔責任、解決問題、著手完成的當責步驟, 交出成果、達成目標!   本書以《綠野仙蹤》(The Wizard of Oz)為架構,透過女主角桃樂絲遇見稻草人、錫樵夫、膽小獅,帶領大家踏上「黃磚道」尋找魔法師奧茲(The Great Oz)的旅程,說明如何擺脫「被害者循環」(victim cycle),為自己的際遇負責。   故事最後,稻草人終於擁有渴求的腦子(智慧)、錫樵夫獲得一顆心(熱情)、膽小獅得到勇氣,而女主角桃樂絲是引導大家脫離被害者循環、激勵同伴走上當責步驟的領導者。   而這一切,並非魔法師奧茲施法,而是每個人發自內心、願意為自己的際遇做主;並且發揮智慧、熱情和勇氣,採取正視現實、承擔責任、解決問題、著手完成的當責步驟,最後終能交出成果、達成目標,而這就是奧茲法則(The Oz Principle)。   本書巧妙運用《綠野仙蹤》做為隱喻,將稻草人、錫樵夫、膽小獅,還有帶領同伴們一起努力達成目標的領導者桃樂絲,比喻為組織或團隊裡形形色色的工作者。說明如何讓組織裡缺乏智慧、熱情或勇氣的成員們,脫離避責、卸責的被害者循環,邁向當責之路。   此外,作者不僅藉由《綠野仙蹤》的故事,讓讀者了解智慧、熱情、勇氣對於當責的重要;他們也在書中運用輔導企業邁向當責之路的實際案例,鼓勵讀者進一步為自己的思想、感受、行動與結果負責;如此一來,不僅有助於自我成長,也能讓所屬的組織朝向更高的層次邁進。   當責,是公司文化的核心要素,只要組織裡的每個人都能採取當責步驟、在水平線上運作,就可以達成目標、美夢成真。如同《綠野仙蹤》裡的桃樂絲和她的同伴一樣,在沿著黃磚道前往翡翠城的旅途中,克服重重難關,最後交出成果、達成目標,每個人也因此發現自己的確擁有胸懷大志、築夢踏實的能力!   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克服被害者心態、脫離被害者循環,進而走上當責步驟, 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以及所屬組織的未來。   一本書,讓人學會做自己的主人––家庭缺乏溫暖、老天沒眼、景氣太差,再也不是避責、卸責的藉口,交出什麼樣的成果,完全掌握在你的手上;你的人生際遇,由你做主! ◎銷售記錄   本書首度出版於1994年、新版完成2004年,全球暢銷60萬冊,是當責領域的聖經。本書也是作者的「當責三部曲」之一,從個人篇的《當責,從停止抱怨開始》、組織篇的《從負責到當責》(How Did that Happen?),到企業文化篇的《改變文化、改變賽局》(暫譯,Change the Culture, Change the Game),皆為《紐約時報》《今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出版人周刊》的領導類暢銷書。其中,《從負責到當責》榮獲2012年臺灣經濟部金書獎,是許多企業指定的團購用書。 目錄: 前言 第1部 奧茲法則:藉由當責取得成效 第1章 會見大法師:將「責任感」重新注入人心 企業精神陷入危機╱大法師幫得上忙嗎?╱被害者心態的破壞力╱當責的轉化力量╱啟航 第2章 黃磚道:陷入被害者循環 被害感與責任感之間的分界線╱如何辨識自己何時落在水平線下?╱被害者循環的六個階段╱陷入被害者循環:麥克.伊歌的困境╱重要課題:偵測被害者循環的徵兆╱走出被害者循環 【案例】企業模範生也會掉入水平線下的被害者循環 【案例】揪出造成肥胖的罪魁禍首 【案例】脫困:從被害者心態中覺醒 第3章 我的家最可愛:集中火力,取得成效 當責的定義偏差╱當責的較佳定義╱共同當責╱幫助別人「鈴聲響起」╱應用奧茲法則當責的好處╱你希望因當責而得福,或一無所獲?╱準備走上當責步驟╱走上當責步驟 【案例】牛肉奪命,這究竟是誰的錯? 【案例】攸關人命卻遲未裝設的紅綠燈 【案例】每個人都舉手說:「讓我來!」 【案例】共同當責:每一位成員對於最終成果責無旁貸 【案例】克服困境,讓美夢成真 【案例】非處方藥左旋色胺酸的受害者 【案例】產品遭千面人下毒,該怎麼辦? 【案例】從怪罪、困惑,到當責、做主 第2部 個人當責的力量:讓自己走到水平線上 第4章 膽小獅:凝聚勇氣,正視現實 水平線上的第一個步驟╱為何人們無法正視現實?╱無法正視現實的後果╱你,「正視現實」了嗎?╱旁人的意見可以幫助你正視現實╱正視現實的好處╱準備往水平線上的第二個當責步驟前進 【案例】逃避現實,深陷被害者循環中 【案例】為組織瘦身的開鍘手竟然變成犧牲者 第5章 錫樵夫:找一顆心,承擔責任 採取走到水平線上的第二個步驟:承擔責任╱面對改變時,做它的主人╱為什麼有這麼多人無法承擔責任?╱無法做主的結果╱你,「承擔責任」了嗎?╱尋找一顆心承擔責任,有何好處?╱當責的第三個步驟:解決問題 【案例】短視近利、逃避責任 【案例】悼念那個以往始終勇往直前的自己 第6章 稻草人:取得智慧,解決問題 走到水平線上的第三個步驟:解決問題╱為何人們無法解決問題╱未曾解決問題的後果╱你,「解決問題」了嗎?╱解決問題的技巧╱培養解決問題的智慧有何好處╱當責的最後一個階段:著手完成 【案例】讓所有員工認清公司目前的困境 【案例】即使面對重重阻礙,仍然努力達陣 【案例】租一架噴射機,達成交貨任務 【案例】如何打贏一場沒有一顆子彈的仗? 【案例】動用所有資源極力否認過錯 第7章 桃樂絲:運用方法,著手完成 朝當責的最後一個步驟前進╱人們為何無法著手完成╱細數不願著手完成的後果╱你,「著手完成」」了嗎?╱運用方法著手完成的好處╱預備在組織內運用當責 【案例】使命必達、著手完成 【案例】超重的貨車如何準時到貨? 【案例】我們還能做些什麼,才能取得成果? 【案例】員工有權利知道公司的困境 【案例】人生際遇,我自己做主! 【案例】人人當責,達成專案目標 【案例】第一次成為領導者的年輕主管 第8章 好女巫葛琳達:水平線上的領導風格 水平線上的領導者╱認清該介入的時點╱不讓自己走向當責的極端╱明白自己無法掌控一切╱以身作則╱教練旁人走到水平線上╱為進程當責╱從水平線上領導 【案例】主管搶功,你該怎麼辦? 第9章 翡翠城之外:讓你的組織全體走到水平線上 步驟一:訓練人們了解當責╱步驟二:教練當責╱步驟三:提出水平線上的問題╱步驟四:獎勵當責╱步驟五:使他人當責 【案例】讓我們一起做些什麼,讓事情圓滿完成 【案例】如何在會議中展現當責 【案例】脫離「以訴苦尋求慰藉」的受害者行列 第10章 彩虹之外:應用奧茲法則解決今日企業最棘手的問題 在水平線上收割╱無止境的旅程 【案例】當授權成為綁匪、公司淪為人質時 【案例】改變!改變!改變! 【案例】抱怨成癮、找人取暖,是為了卸責 【案例】真心話大冒險:有話直說的兩難 【案例】勇於發聲、有話直說 【案例】彼此設身處地為對方著想 【案例】世道差、天氣糟、景氣壞––不再接受這些藉口 【案例】站起來、走出去,讓它成真! 【案例】落入水平線下?還是走到水平線上? 索引  當責祕技索引  1.落入水平線下被害者循環的十八個警訊  2.增進自己當責態度與行為的九個情境  3.讓人有話直說五個技巧  4.問自己是否當責的五個問題  5.六個方法保持水平線上的當責心態  6.協助他人走到水平線上的五個步驟  7.克服十個錯誤,讓報告變有效  8.八個當責新觀念  9.警覺組織內最具威脅性的十個問題    圖表索引  【圖表1.1】奧茲法則:水平線上的當責步驟  【圖表2.1】被害者循環自評表  【圖表2.2】被害者循環自評計分表  【圖表3.1】經過嘗試與測試的二十個卸責藉口  【圖表3.2】個別職責與共同當責  【圖表4.1】「正視現實」自評表  【圖表4.2】「正視現實」自評計分表  【圖表4.3】意見回饋創造當責  【圖表5.1】「承擔責任」自評表1  【圖表5.2】「承擔責任」自評表2  【圖表5.3】「承擔責任」自評計分表  【圖表6.1】「解決問題」自評表  【圖表6.2】「解決問題」自評計分表  【圖表7.1】「著手完成」自評表  【圖表7.2】「著手完成」自評計分表  【圖表8.1】我的「不可控制事項」  【圖表8.2】水平線上領導風格檢查表  【圖表9.1】組織當責自評表  【圖表9.2】組織當責自評計分表  【圖表9.3】水平線上該注意的十個問題  【圖表9.4】運用奧茲法則激發他人當責 ◎各界讚譽 「我發現在本書中,有許多概念是每一個員工都可以接納的--當責、承擔責任、員工參與、徹底追蹤、有效執行。徹底應用這些概念,就可以將它們直譯為利潤。我建議無論位居組織中的哪一個階層,只要有心建立一支打勝仗的團隊、想要求得成果的人,都應該讀這本書。」 --Carefusion董事長兼執行長 David Schlotterbeck 「這是一本不可思議的書,它比當代的任何一本書都能夠做為取得成果的價值典範。我買這本書給所有的操作員、包商和公司團隊成員,要求他們接納本書中的當責觀點。」 --IHOP Corporation總經理及執行長 Julia Stewart 「在當今的企業之中,本書依然具有重要的地位。我們第一次看到這些概念至今,已經過了十幾年,但是,這些當責的法則能夠歷經時間的考驗,依然適用所有的階層。它已經成為我們的一部分。」 --Guidant Corporation集團董事長 Jay Graf 「多年來,領導人都在努力尋找一個清晰的模型,以促企業文化的改變,讓他們的員工產生力量,將他們的努力轉變成利潤成果。本書提供的正是一個這樣的模型,對於任何想要擁抱真正領導價值的人而言,這都是一本必讀的書。」 --美國鋁業公司(Alcoa, Inc.)總經理 Mike Coleman 「雨果(Victor Hugo)曾說:『這世上有一件事強過所有的軍隊,那就是一個成熟的思想。』我相信,本書將會轉化整個美國。」 --禮來製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全球製造部副總裁 Michael L. Eagle 「本書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的方法,可以直接了解『當責』這個複雜的主題。這本書描述與建構更上一層的當責方法,以強化每一個組織主動精神所造成的影響。我的經驗是,執行本書中的概念,可以增進個人與公司的成果。」 --雀巢普瑞納寵物護理公司(Nestlé Purina)罐裝部總經理 Ed Vanyo 「多年來,我們嘗試在位於全球的製造集團內做出一些根本改變。最後,我們終於將本書中定義的當責流程概念內化,深入到公司裡。我們終於轉向我們想要的方向,經過多年嘗試,現在,我們達成了我們想要的進步。」 --禮來製藥公司(Eli Lilly and Company)全球製造部副總裁 Bill Smith 「本書激勵了我們每一個階層的同仁,他們用一個簡明易懂的方法,在我們的整個組織裡創造當責。簡言之,奧茲法則幫助我們更容易『做到我們曾說的自己想做的事』,對成果的影響相當大!」 --Red Robin gourmet Burger 資深副總裁Michael E. Woods以及營運副總裁 Eric Houseman 「本書淺顯易懂、內容實用,傳達的訊息直截了當,卻是經常受到忽略。想要讓事情成功,我們負有完全的責任,這本書的內容很容易被人接受。」 --AT&T業務部副總裁 David Grimes 「本書所介紹的概念很實用,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切。作者筆意流暢,簡易的文字有如面對面的討論。理論不多、案例卻很豐富,提出的都是立即可用的方法。我們在整個工廠裡應用奧茲法則,充分授權給員工、達成所有我們需要的目標。這些概念確實是一種驅動工具,彌補管理階層和生產線上的工人之間的鴻溝。」 --愛力根藥品公司(Allergan)外科副總裁 Vincente Trellis 「我們的成就全賴過去幾年來,我們所發展的文化。我們最新的文化語言,就是來自本書的『水平線上和水平線下』概念。此外,奥茲法則當責訓練(The Oz Principle Accountability Training)讓我們的公司更團結,讓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目標成果上。」 --Friday’s Hospitality Worldwide人力資源部主任 Richard Methany 「它會幫助你接受任何新的想法,有助於解決問題,讓你更有能力獲致成功……本書從一開始便切中要點,並給了這項法則許多輔助資源。它開門見山地介紹整體概念,然後在每一章的文字裡,都讓你更加了解這項概念……在我們的客戶公司重整之後,一月是我們最艱困的時刻(在業界是典型的人才招募較少的月份)。我們要求每一個人提出一項當責計畫,接著我們所雇用的新進人員超出原先預期的百分之二十--這是在我們組織內實施奧茲法則的最直接成果。」 --Beverly Care Alliance總裁 Mark Wortley 「本書幫助你釋放潛力,讓你用不同的方式思考你的私人與職場生活。書中使用的語言很容易讓人接受,引用的故事和法則也可以輕鬆獲得認同。如果你可以全心接納本書,確實應用其中的重點,你就會改變自己的行為,更能夠成功達成你想要的成果。」 --Brinker International,On the Border Cafes Division人力資源部副總裁 Kelli Fitten 「本書告訴我們,如何創造一種為改變當責的急迫感,其中釋放出來的力量,是唯有當每一個階層的每一個員工,都能夠善盡自己的職責、有機會參與創造解決的方案時,才會發生的事。」 --Amylin Pharmaceuticals, Inc.總經理與執行長 Ginger Graham 「本書使用的文字簡潔有力。書中的法則經過時間的考驗,一旦執行,就會產生立即的影響。我們從這本書中學到的課題,都是可以普世應用的。」 --El Torito Restaurants營運長 Chuck Rink 「我們開始了這趟旅程,將本書應用到我們的組織裡,從我們給予或接受別人意見的方式,到我們如何進行每周的員工會議,到最基本的績效管理。本書提供強而有力的概念,以及一種共通的語言,我們每天都必須依靠它,而且必須提醒彼此,我們不能沈淪到『水平線下』,也不能以藉口取代成果。」 --El Torito Acapulco Restaurants總裁兼執行長 Fred Wolfe 「本書對我的事業和私人生活造成了不可抹滅的影響,它幫助我和別人互動、讓我誠實面對自己,無論在專業或私人的領域裡。」 --Guidant Corporation公司會計╱業務營運資深副總裁 Dennis Antinori 「一整年裡,我們努力想要讓店裡的業務有所成長或毫無所獲。然而,當我們應用奥茲法則當責訓練之後,不僅業務量增加,而且增加的趨勢維持十一個星期。全年之中,有無數的障礙出現,但我們的團隊依舊維持在水平線上,也輕鬆達成了我們的年度預算。」 --Smith’s Food and Drug總經理 Kenneth White 「感染力強且充滿洞見的一本書,它揭開並檢視了個人與企業成功的精髓。」 --日內瓦鋼鐵公司(Geneva Steel)董事長兼執行長 Joseph A. Cannon 「用一條黃磚道,簡單摧毀陳腐的『我是被害者』的藉口。清晰明確的自評與目標明確的計畫,取得個人成功、治癒組織的生命力,進而獲得當責的力量。」 --楊百翰大學(Brigham Young University)組織領導與策略教授 Paul R. Trimm博士 「我們的企業過去一直都很成功,但是我們並不願意停留在原來的位置。為了前進到下一個層次,我們必須更注重成果。本書是達成這個目標的里程碑。」 --Precor, Inc.總經理 Paul J. Byrne 「本書巧妙地捕捉了克服困境求取成功的祕密。它充滿了實際的洞見,都是個人與組織取得成效的基本要件。該書闡釋一個歷久不衰的法則,它的壽命將遠遠長過許多人們以為神奇卻終將隨著時間消逝的管理時尚。任何厭煩魔法,卻急著想要求取成果的人,我推薦這本書給你。」 --堪薩斯城的桃樂絲.布朗寧(Dorothy Browning of Kansas)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