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劊子手(張老師文化).978-957-693-707-1 | 拾書所

愛情劊子手(張老師文化).978-957-693-707-1

$ 350 元 原價 350

【好的治療師要對抗黑暗,闡明真相,愛情卻需要神祕感,經不起檢驗。 
我真厭恨當愛情的劊子手。】---愛情劊子手 第一段 
72歲老婦人與年輕治療師的27天愛戀; 
病患要求治療師保管塵封三十年的婚外情情書; 
胖女人減重與心理治療師的關係; 
一個搶劫事件,如何衝擊喪夫者原有的幻覺,以殘酷的方式印證死亡 
中年癌末患者,面對疾病的威脅表現出強迫性慾望……..

十篇故事生動重建歐文?亞隆醫生如何穿透不確定感,探索患者內在最終的真相,作者告訴我們,任何人(不只是接受心理治療的患者)要活出充實的生命,都必須先認清存在的殘酷事實,真正覺悟自己終有走向盡頭的一天。

書中引人入勝的故事誠然超越了心理治療的範疇,直指光怪陸離的人類境況。本書讓我們難得地窺見一個全心投入的治療師實際工作的情形,這位傑出的醫生不只是坦誠面對自己的感覺與錯誤,也毫不避諱地揭露心理治療充滿不確定的本質。字裡行間流露的悲憫與幽默堪與俄國劇作家安東?契訶夫(Anton Chekhov)相提並論。

本書特色

1、心理治療小說的經典:

心理治療是相當專業的一門學問,作者卻將心理治療的過程小說化,無論是治療師或案主,其心理的轉折變化在作者的筆下皆相當鮮明感人,猶如一部精采的文學小說。

2、關於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的十則短篇小說:

本書共分為十個短篇,分別是十位求助心理治療師的病人的故事,其求助的理由都是日常生活常見的問題:孤獨、自我輕視、性無能、偏頭痛、性衝動、肥胖、高血壓、悲傷、忘我的痴戀、情緒的起伏、沮喪等。但最後都經歷一番轉折,透過心理治療發掘出日常問題背後的根源??存在的根基:死亡、自由、孤獨、無意義。

 

推薦序文 
讓我們再一次閱讀它∕他! 
陳登義 (台中仁愛之家附設靜和醫院院長)

《愛情劊子手》這本書是存在取向心理治療及團體心理治療大師──亞隆(Irvin D. Yalom)的第一本心理治療教學小說,初試啼聲就不同凡響,很快成為全美的暢銷書,而且是這一類型主題書籍帶動風潮的佼佼者。它也是亞隆至今眾多著作中翻譯成中文的第一本譯著,到今天我還清楚記得十二年前在書店裡猛然發現它時,那一刻心中充滿的驚喜與訝異之情。如今,在本書出版十二年後又有了新的譯本,我有幸先睹為快,心中百感交集,或許是因為我終於可以為亞隆在台灣的第一本中文譯著發點聲吧!

亞隆在他的著作回顧裡,把本書列為所謂的「心理治療教學小說」,他說:「我從未把《愛情劊子手》的寫作視為遠遠脫離了我身為學院派專業人士的角色。我只是在實現該做的工作──即對我領域裡的專業文獻做出某種貢獻。我以為《愛情劊子手》應該是一項學術上的創新作品,它把教學用的故事集結起來做為心理治療訓練課程的用途;這本書竟然成為暢銷書,沒有人比我更感驚訝和意外。」(The Yalom Reader,p.373,1998)

心理治療是一門很奇妙的行業,一個人為了一些不知道或不足為外人道的問題去尋求另一個人的幫助,在要說不說、想說又不知道該怎麼說之間猶疑不定;有時只好胡說,卻偏偏說出真正該說的東西;有時滔滔不絕地說,後來發現全都是瞎說,不關痛癢;有時乾脆不說,卻在不說中慢慢進入了真正能說的狀態,這就是心理治療奇妙的地方。可是,不進入其中親身體驗,卻又永遠總搔不到癢處,不知那葫蘆裡面賣的是什麼藥。 
而亞隆總是有辦法把它說出奧妙來,而且說得人人都懂,人人受用。

除了故事的精彩外,那些人物都栩栩如生,因為本來就都是一些站在面前活生生的人物,讓你不得不信、不得不服。更難得的是亞隆本尊的如實呈現,有時你會覺得他本人比案主更透澈晶瑩,喜怒哀樂如如實實呈現在你眼前,讓你不得不感動,然後不得不知道──原來心理治療是這麼一回事,原來心理治療可以是這麼樣進行,這麼樣發生,它似乎一點不神奇,可又是那麼的神奇。你終於感受到你的存在、他的存在、每個人的存在,都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奧妙!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痴兒女。君應有語,渺萬里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蕭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愁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丘處。

每次看《愛情劊子手》一篇又一篇的故事,都要想到元好問(1190-1257)的這首詞,前三句人人能頌,可世間有多少人能解。亞隆如懂中文,不知他又作何解?心理治療固然是藉助語言的建構來達到重新與自己、與他人之間的交流和改變,這中間聯盟關係的建立更是不可或缺。但,它卻不是唯一的出路。誰能說透過文學的滋潤、藝術的潑灑、宗教的求索、哲學的慎思明辨,不也是一條路?

所以《愛情劊子手》之後,又有了《當尼采哭泣》(張老師文化)、《診療椅上的謊言》(張老師文化)、《生命的意義》(聯經)、《叔本華的眼淚》(心靈工坊),還有正在進行中的《The Gift of Death》。每一本、每一篇都讓人時而蕩氣迴腸、時而呢喃低語,有時又想用盡全力氣大聲吼叫:「看啊!那個存在的『人』!」。 
無論你讀過,或未讀過,讓我們再一次閱讀它。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