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孩子的受挫力:改寫負面教養腳本,教出越挫越勇的孩子 | 拾書所

培養孩子的受挫力:改寫負面教養腳本,教出越挫越勇的孩子

$ 260 元 原價 260

如何教出拔萃超群的孩子 
挑戰逆境時,高IQ、EQ都不如高AQ(逆境商數), 
給孩子改變自己人生的最強力量──挫折復原力! 
你的孩子真的會不同凡響! 


教出高受挫力孩子的八大思維指標 
高度受挫力比高度EQ更重要。具備強大挫折忍受力的孩子,能以自信堅決的態度、細膩思考與同理心,迎接生命中的所有挑戰,改變自己未來的人生! 
為什麼父母總是執意指出孩子的缺點,並用損害孩子自尊的方式去糾正他們?父母的負面教養腳本該如何改寫,才能幫助子變得深思熟慮,擁有自信與屢敗屢戰的勇氣?答案就在「八項思維指標」裡! 

⊙擁有「同理孩子處境」的能力 
⊙熟練且積極的聆聽技巧 
⊙掌握準則,寫出正面教養腳本 
⊙接受孩子的本性,是設定正面教養腳本的根本 
⊙幫助孩子感受成功經驗 
⊙為孩子建立「健康的」犯錯觀念 
⊙提升孩子問題解決力與決策力 
⊙培養受挫力的管教方式 


改變孩子的「人生負面腳本」,父母要這樣做: 
․父母不要把時間及精力浪費在導正孩子的缺點,而要協助孩子擴充心性資產。 
․當小孩遭遇逆境挑戰時,父母的適時協助,會讓孩子快速從挫折感中恢復自信。 

․能夠越挫越勇的小孩,多半視錯誤為學習的機會,而非失敗的表徵。 
․同理心並不意味家長同意小孩做的每件事,而是代表努力欣賞並接納小孩的觀點。 
․同理心與「對小孩讓步」、「慣壞小孩」無關,也與「為小孩設定適當限制」無關。 
․當小孩發現自己的長處時,會更願意在其他非專長領域迎接挑戰。 
․如果要培養小孩的受挫力,必須反思我們希望小孩如何描述我們。 
․父母可以對孩子設身處地,但不一定要同意孩子所做的事;父母可以接納孩子的感受和信念,但不一定要贊同。 


強力推荐 
「父母無法改變這個世界,但透過本書,他們可以改變自己孩子的競爭力。」 
~童利菁,特殊教育專家 

「打造孩子內在力量、希望與樂觀特質,即使面對高難度挑戰,他們也能自信前進。」~許育成,退休小學校長 

「幫助父母將對孩子的關注焦點,由缺點轉移到優點。」 
~陳芳宜,《教出正向態度的孩子》作者 

「希望孩子有能力掌控自己生命的父母,本書提供最明確方向與最佳捷徑。」 
~童利菁,《9關鍵,讓孩子的行為不失控》作者 

「在作者的建議與引導下,父母絕對可以教出高度挫折忍受力的孩子。」 
~胡玲美,中學老師

 

前言

受挫力,改變孩子的未來


專家們多年的臨床研究結果,讓所有的父母了解到,培養孩子的受挫力(挫折忍受力)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受挫力,是一種適應並克服困難的能力,可以使孩子在面對困難時越挫越勇。更令人感到欣慰的是,每個孩子天生便擁有這樣的能力特質,並非專屬於某些天賦異稟的孩子。

本書綜合許多有關受挫力的研究,並以實例闡明,如何培養孩子面對及克服逆境的能力,深信一定能讓父母在培養孩子的受挫力時,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專家們從臨床經驗發現,許多孩子之所以迷失,是因為父母與師長們虛耗時間,將精力浪費在導正孩子的缺點,卻忽略了要幫孩子建立並擴充心性資產。

其實,這種現象並不難理解。即使是從事教育工作,也很難避免先入為主的偏見,所以才要接受「導正缺陷」的訓練,就是先找出錯誤,再提出對策。這就是心理學界所謂的「缺陷模式」。

不過,這種模式並無法達成我們所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找出孩子的長處,協助他們發揮,改善他們的未來」。這種模式只能做到解除症狀,卻無法改變長期的結果。只有培養孩子受挫力的特質,才會改變孩子的未來。

本書描述心性堅韌的孩子的主要特性,並透過無數的家庭案例,提供許多明確概念和策略,說明父母在培養孩子受挫力的過程中,必須要具備的態度及策略,以建立孩子屢敗屢戰精神的實用概念。衷心希望這些概念、原則及方針,能使讀者及其孩子的生命大為改觀。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