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上的極地 | 拾書所

赤道上的極地

$ 320 元 原價 320

「從李光耀逝世到建國五十週年,吳易叡旅居新加坡的時光,正好見證了這個國家的重要轉折關頭。但他關注的不是國慶或國喪,而是在大敘事之外,那井然秩序背後的憂鬱與騷動,因此成就了一幅慧眼獨具的城邦浮世繪。」——涂豐恩( 故事網站創辦人、哈佛大學歷史博士候選人)

新加坡最進步?移居花園城市最幸福?
可曾聽說北緯一度的憂鬱、為靈魂自由而遠走、想離卻離不開的人?
島民的認知幸福和情感幸福的距離,到底多麼近,多麼遠?
本書用研究者的敏銳之眼,文學家的細膩之筆,
帶你深探變動中的南洋一隅,旅遊書裡看不見的新加坡。
文字反思的深刻性,融入了作者醫學史倫理背景的關懷,
正是一份慧詰的邀請,值得打開。

「若要我帶你尋找最好吃的雞飯檔,可能會力有未逮,因為我終究不是個稱職的導遊。但我願意帶你航向水泥叢林和花園綠地交錯的小島深處展開行腳,尋索在如此自我標榜的社會底下最基本的人類形貌。」一位來自台灣的學者,同時是新加坡客座教授,跟新加坡的多元民族、移民社會相遇了!超過一百個星期的在地觀察,非刻意的田野調查,憑著一顆好奇心與號稱資深文化人類學學徒的訓練,對島國周遭的人和事觀察細緻入微,漂鳥心情之外,真誠用心的記錄了獅城鮮少為人注意的一面。

〈Part 1  變與不變   #觀點〉、〈Part 2  獅城之歌   #文化〉、〈Part 3  城市呢喃  #現象〉、〈Part 4  昔年往事  #故事〉四大部分,包含教育、藝術、語言、宗教、飲食、生活議題、公共政策、競爭力、民族性等二十三個值得一探究竟的小主題,盡是精采扎實的人文實況報導,如一幅慧眼獨具的城邦浮世繪。並特別收錄兩篇深入訪談「1.對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陳重安」、「2.專訪新加坡國際新銳導演巫俊鋒」。在在引領讀者看見新加坡人既憂鬱又自傲的矛盾之處,以及島國如何一次次尋求蛻變來因應時勢。

本書不只是一本賞心悅目的文化之旅、人在他鄉的拚搏歷程,更處處寫出作者批判的政治觀察與議題思索、挖掘生活中被忽略的節制與犧牲,而書中好多發聲位置甚至是罕見的從獅城的藝術行動場域切入。如果鄰近的新加坡是你願意關心的國度,如果想了解花園城市的土壤從何而來、甚至如果想知道自己是不是適合移居新加坡?何妨用這本書打開自己可以思考的方向、用這本書測試一下自己的底線!

注目推薦

呂美親| 台語詩人、小說家、一橋大學語言社會學博士
李威宜|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
巫俊鋒| 新加坡國際新銳導演
涂豐恩| 故事網站創辦人、哈佛大學歷史博士候選人
花亦芬| 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陳重安|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曾柏文| 端傳媒評論總監、華威大學社會學博士
黃浩威| 新加坡作家、英國倫敦大學亞非學院高級授課導師
張鐵志| 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以上依姓氏筆畫排列)

各界佳評

研究者的敏銳之眼,文學家的細膩之筆,帶你深探變動中的南洋一隅,旅遊書裡看不見的新加坡。
呂美親( 台語詩人、小說家)

身處在一座記憶消散的科技城市當中,細膩觀察日常生活的多重意義,具有一種進入時間跨度、來回敲擊過去人文厚度的探索能力。
李威宜( 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

從李光耀逝世到建國五十週年,吳易叡旅居新加坡的時光,正好見證了這個國家的重要轉折關頭。但他關注的不是國慶或國喪,而是在大敘事之外,那井然秩序背後的憂鬱與騷動,因此成就了一幅慧眼獨具的城邦浮世繪。
涂豐恩( 故事網站創辦人)

在思索人與制度、現代性、權力本質等主題時,新加坡經驗更是提供極其珍貴的參照。《赤道上的極地》,正是一份慧詰的思考邀請,值得打開。
曾柏文(端傳媒評論總監)

感受到你對島國生活狀態種種弔詭的參透。文字反諷的深刻性,融入了作者醫學史倫理背景的關懷。
黃浩威(新加坡作家)

易叡有詩人的筆,學者的深刻思索,他在這本書中,帶我們穿透新加坡的光鮮亮麗,看到那些彷彿被島嶼上巨大煙霾遮蔽住的不安與壓抑,以及刻板印象之外更繁複而真實的生活面貌。
張鐵志(政治與文化評論人)

作者序

北緯一度的憂鬱
吳易叡/本書作者


初冬的清晨,天氣涼爽,陽光透過小葉榕照進蝸居的斗室。在工地環伺的石塘嘴,好不容易找到這個位於天主堂後面的小公寓。每天早上雖然再也沒有群鳥傾巢而出的大匯唱,偶爾仍有一兩隻環頸斑鳩造臨陽台玩耍。但時間寶貴,在附近拆除工作的鑽地聲尚未大作之前,我打開筆電,企圖在趕上交通車前的一個鐘頭寫作。
        
離開新加坡已經將近半年,回到這個被詬病為空間窄小、說話粗魯嘈雜、政治前景悲觀的香港教書。門窗開也不是,外面的工地聲太吵;關也不是,太濕太悶。但讓人慶幸的是,我又再一次躲開了煙霾。

將近三年前,獲得新加坡的大學聘用通知時,好多人用羨慕的眼光看著我。但其實那時和許許多多流浪博士一樣,戴著名校畢業的光環,我並沒有在台灣找到一分理想的專任教職。在香港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到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教職,都是眾多石沉大海的申請表堆裡,可遇不可求的唯一機會。腦海裡響起了香港歌手吳國敬唱的:

那裡會是個天堂,新加坡!

那裡滿載愉快豔陽。(一九九一)

負笈南洋,和不同時空裡因著不同原因移居的人相同,不是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就是追求自我實現。初選通過之後,我默默加入了好幾個臉書上不同的社群,群組的成員都嚮往著這個短短半世紀便從小漁村搖身一變成為摩天大樓之島的富裕小國。其中一個群組還名為「放棄22K,蹦跳新加坡!」群組裡成員的樂觀與鬥志,可見一班。

受邀校園面試那天,學校除了負擔來回機票、三天三夜套房之外,還有專人小巴士接送。讓人感覺倍受尊寵。一路上,司機不斷問我對新加坡的印象是什麼。由於那也是我第一次造訪獅城,司機在送我回機場的路上,特別到濱海灣繞了一圈,看灣景裡的各大得獎建築、興建中的濱海灣人工花園,還有像極了豪宅的丹戎巴葛區組屋。我對新加坡筆直的高速公路、整齊清潔的街道、清爽的空氣印象深刻。

不過,就在我在網路上開始物色住處時,新加坡突然爆發了有史以來最嚴重的霾害。煙霧據信來自於印尼蘇門答臘,那是農人們為了活化土壤,每年「非法」焚地所致。很多年前,在蔡明亮的電影《黑眼圈》裡的第一幕,就是這種煙霧繚繞的奇特景象。我壓根也沒想過,原來鄰近的新加坡也深受其擾。只怪這座科技島給人的印象太好,或是國家公關做得太成功吧。
   
到過新加坡觀光的朋友們,絕大部分對這座城邦小島街道的整潔明亮、治安良好讚譽有加。斯巴達式的嚴刑峻法必然居功厥偉:不准買賣口香糖、不准乞討、不准塗鴉。這些「不自由」是維持一個偉大城市門面必定要付出的代價。如果你服膺新加坡的管理方式,對這些嘮叨自然也心服口服。但是身為一個國際都會,那些必然存在的邊緣人、貧民區、那些不是那麼完美的部分,都到哪兒去了?
   
每到週末,我四處巡遊,逛遍島上的博物館。觀光勝地不多:魚尾獅、船型酒店的無際泳池、舢舨船遊河、聖淘沙的幾個主題樂園,大概兩三天就可作結了。這些地方其實對本地人而言不大有吸引力。主要是索價不菲,和獅城人的日常生活也沒什麼特別關係。
  
獅城人口中的「心臟地帶(heartland)」,原先指的是計畫公共組屋區,居民也就理所當然被稱為heartlander。這些人佔了總數百分之八十五的人口。他們大多乘公共運輸工具上下班,在小販中心解決三餐,絕大多時候在居住地點移動。如果不這麼做,便會衝擊他們的日常開銷。對他們而言,基礎建設是足夠的,食衣住行大多都「過得去」,但離能夠買得起自己的私人公寓、投資生財,還有一大段距離。過的是上不上、下不下的日子。
        
絕大多數的heartlander有著一種奇特的心理狀態。他們視新加坡為天上掉下來的禮物。半個世紀前,要是新加坡沒有獨立,他們大概還住在衛生條件差、有一餐沒一餐,隨時可能還有毒蛇猛獸侵襲的甘榜裡。但曾幾何時,heartlander開始被形容成一群教養不夠,穿著吊嘎短褲,英文不夠標準的阿蓮阿明。這種形象大概和十多年前在台灣講的「台客」差不多。他們代表的才是真實而素樸的新加坡。
   
有趣的是,你不准說新加坡其實不大有秩序,縱使人們懂得在地鐵排隊是這幾年才有的事;小販中心裡每個早上還是人人習慣「霸位」。你不准說它沒有民主,這裡同樣是一人一票,只不過面對強而有力的執政黨,人們縱有抱怨也無的放矢,甚至不知道自己其實有權利把他們拉下來。你不准說它腐敗,高薪養廉是防止貪腐的最好策略,縱使政府裡仍有不少人尸位素餐。你不准說它不安全,縱使仍然有人因為激烈的言論被無端指控,逮捕坐監。
        
連續幾年的蓋洛普調查顯示,新加坡人對國家前景的「悲觀感受」都在全球三名內。大約有四分之一的受訪人口認為五年內,他們的生活品質會逐年下降。才過世不久的李光耀生前甚至認為,自己一手打造的烏托邦,頂多再撐個十年便可能進入政治動盪。各種排名、指標一向名列前茅的新加坡,這分與國家形象明顯衝突的「偏值」民調究竟代表了什麼呢?
        
一年多前,臉書蹦跳社群的版主出了書,傳授讀者挑戰高薪,接受多元文化和國際視野洗禮的秘笈。的確,在新加坡客居兩年多,在購物商場聽到越來越多的台灣口音。親切有禮卻不減惶恐的招呼並非來自遊客,而是店員。他們都是這幾年透過口耳相傳或臉書上相互走告,決心放膽一試的年輕人。他們有的精打細算,有的赤膊上陣, 不計成敗。就在我前腳正要離開這小島的前一個週末,和幾個朋友見面。有的才待不過三四年,就申請了永久居留權,決心在新加坡拓展逐漸獲得能見度的事業;有的卻是一肚子苦水,受不了同事的薄倖和品質低下的生活方式悻悻然地自捲鋪蓋。
       
回頭看看過去十年的求學路線:一路向北,博士畢業之後則一路朝南。在亞洲最富的兩個都會生活過才會發現,追求更高薪資、高水準生活的路徑,和當地社會的進步程度卻不見得呈正比。也讓人不禁反思到底亞洲的現代經驗,若不是現代性憲章的完成,那是什麼?暴衝式的經濟、人基本尊嚴的犧牲、被黨國綁架的司法、遲不伸張的正義。這些在被視為低薪的鬼島台灣才有機會一一實現,那麼為什麼我們仍執意地往這些更燠熱而煩悶的地方移動呢?
        
而我決定回到香港,那個三年前在我動身前往之前,許多人警告我說彼地不宜久留的文化沙漠。沙漠裡的朋友們百般詫異我是哪根筋不對勁,竟然放棄離沙灘豔陽僅幾步之遙的高薪冷氣房,回到磨肩擦踵的窄小街巷裡蝸居。季風帶上的幾座小島,其實各自有各自面臨的難題,我慶幸自己有機會能在這些地方都生活一段時間,縱使對各個不同社會的刻板印象依然抹除不去,卻能免於霧裡看花。
        
一甲子之前,新加坡才剛完成制憲,自治還沒全面實施,經濟蕭條,人們的生活水準低下,社會主義者屢遭聯合政府無情的打壓。星洲日報的編輯主任韓錚便這麼寫赤道小島上的人們:
  
那年,你和我在一道。
陽光像一團火,在赤道上燃燒著。
人們都淌著汗,喘著氣。
「熱呀,熱呀!」
可是,你卻在一旁打寒噤,你說你冷,你說你不感覺一絲溫暖,你說你是在死亡的北極。
――韓錚(一九五七)
        
如今,共和國早已成為受全球矚目的經濟示範亮點。但島上來來去去的煙霾,卻沒有如同獨立五十週年慶那般受到國際社會的萬眾矚目。霾害襲來時,獨善其身的新加坡人只好躲進冷颼颼的冷氣房。在那開國總理被認為最能激發出人們生產力的空間裡,人們瑟宿著身子,猛打著寒顫卻似乎甘之如飴。
        
而所有附近東南亞國家無一能倖免的霾害,足以暗喻新加坡在其他政治、社會、經濟、文化的必須與其他鄰國共同承擔及分攤的難題。《黑眼圈》裡在吉隆坡流竄的煙霧,就像在一樣燥熱的南洋,流竄著各種膚色及體味的人們的情欲和想望。這是獨善其身的新加坡在國家話語的建構過程中再如何精心篩選、審查細節和脈絡,也不可能別過臉去不看的。獅城人某種程度上的迷失與不知所措,其實和他們素來訕笑的鄰近國家,並沒有什麼不同。
        
我是懷念南洋的,小販中心每菜必佐那碟嗆辣不足,提味有餘的青辣椒;夜裡沖涼後,穿著背心短褲不需棉被也能讓你恬然入睡的海風。若要我帶你尋找最好吃的雞飯檔,可能會力有未逮,因為我終究不是個稱職的導遊。但我願意帶你航向水泥叢林和花園綠地交錯的小島深處展開行腳,尋索在如此自我標榜的社會底下最基本的人類形貌。那種在獨特的經濟條件和政治氛圍裡形塑的性格面具、底下隱藏的原始情緒如何表達,社會契約如何約定俗成、隱藏的生活文本如何書寫。
        
還有,他們如何在憂鬱的北緯一度,在赤焰焰的日頭底下,隨人看顧隨人的性命,如何設法在難以改變的命運現實之中,或拳拳服膺,或負隅頑抗、或苟安一「嶼」,甚或犬儒以對的方式。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