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電影‧學歷史
教學者的影視史學手冊╳影迷們的歷史知識讀本
看熱鬧也要看門道,電影原來可以這樣看!
教學者的影視史學手冊╳影迷們的歷史知識讀本
看熱鬧也要看門道,電影原來可以這樣看!
電影是一扇窗,打開它,就看見更多故事,更多歷史。
《神鬼獵人》讓人想到北美印第安人與白人的毛皮貿易。《香料共和國》記錄了希臘與土耳其的食物與鄉愁。《吸特樂回來了》把戰後德國的二戰記憶拉回來。《跳舞時代》呈現日治台灣文青的感官世界。《霸王別姬》用咚咚鏘鏘的戲曲看穿近代中國。《日落真相》點出日本天皇從神到人的退位危機。
歷史不單只是讓讀者看到「過去」,歷史不是只有歷史敘事與歷史事實而已,我們還希望以電影為窗口,引導讀者進行一些有關爭議歷史問題的思辨,培養分析與理解事物的技巧。此外,還希望能讓讀者學習到,看事情不用現代的觀點,而是回到當時的脈絡,站在當時經驗與看法的「神入」(同理心)方式來看歷史。
為此,《This Way看電影》這本書,
提出二十五部電影、六大主題、四大能力,
讓我們來提煉電影裡的歷史味。
「電影本事」教你敘事
「電影裡沒說的歷史」教你認識過去
「像史家一樣閱讀」教你理解
「用歷想想」教你思辨
所以,這本書不是影評,是一本歷史的深度導覽。
希望你以它當作是歷史之旅的起點,
在裡頭找到這二十五部電影的歷史新視角。
前言
我的東華「電影與社會」課小史
為什麼會出一本「看電影學歷史」的書?
這可要從十四年前在東華大學的一門通識課「電影與社會」談起。「電影與社會」是我上過最久的一門課,至今已邁入第十四個年頭。大多數時候的修課同學人數是超過一百人,有時會達到一百五十人,平均下來這年些下來可能有近三千人聽過這門課。在這過程中,批改每週同學的網路線上心得是最有收穫的時候。由於同學來自不同學院,大家的專攻不同,思維方式不太一樣,因此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互動與心得回饋,這些都是在歷史系教專業課程所不太會有的特別經驗。
那些年我教過的電影課
還記得,最早在東華大學開這門課時是二○○三年的秋天,那時還只是位東華的兼任講師,原本只想在課堂上談性別電影,並搭配每年十二月巡迴來花蓮舉辦的女性影展列入課程活動。頭一年開設時,就吸引一百多位同學修課,每週一的晚上,我們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看影片及討論,一學期下來,大至能看八部電影,有《悄悄告訴她》、《揮灑列愛》、《油炸綠番茄》、《末路狂花》、《時時刻刻》、《夜幕低垂》、《脫線舞男》及《鋼琴教師》。
除了課堂上的老師講解外,我們會分組報告及討論電影。到了期末,則會要求同學到市區的電影院參加一連三天的女性影展,並選一部紀錄片當作期末報告的寫作題材。由於影展多為和性別有關的紀錄片,一般不太有機會在院線上映,所以同學非得利用這個機會現場參加,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活動參與。
頭兩年課上的性別電影,我們還看了《美麗佳人歐蘭朵》、《喜宴》、《情人》、《愈愛愈美麗》、《烈火情人》、《白色情迷》、《男孩別哭》、《浪潮王子》等。兩年之後,二○○五年,我將課程做了一些調整,除了性別之外,還加入族群、殖民、多元文化等議題,增加的電影有《香蕉天堂》、《太平天國》、《勇者無懼》。
二○○六年之後,我正式成為東華歷史系的專任助理教授,在系上的專業課程之外,仍繼續支援通識開設這門電影課。相較以往,又增加了醫學、科幻、城市、全球化、生命教育、環境等不同主題的電影。像是:《夢想起飛的季節》、《西班牙公寓》、《天才雷普利》、《烏龜也會飛》、《三不管地帶》、《香料共和國》、《替天行盜》、《海上鋼琴師》、《醫院風雲》、《二○○一太空漫遊》、《想飛的鋼琴少年》、《不願面對的真相》、《永不妥協》。
二○○八年時,主題更為明確,訂出了幾個專題「影像、醫療與社會」、「性別、科技與社會」、「全球化、階級與抗爭」、「性別、認同與社會」、「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移民、國家與底層社會」及「城市、性別與國族論述」,在這個階段,增加了《三峽好人》、《A級控訴》、《香港有個荷里活》。到了下學期,主題則調整為「身份與認同」、「性別與社會」、「規訓與救贖」、「族群與社會」、」「多元文化與社會」、「醫療與社會」、「科技與社會」、「歷史與記憶」,這時期的影片新增的有:《刺激一九九五》、《盧安達飯店》、《羅倫佐的油》、《銀翼殺手》及《一個屋簷下》。
二○一一年之後,影片的內容大概就基本定型,不外乎性別、全球化、記憶與鄉愁、戰爭與媒體、國家與社會、族群認同等議題。看過的影片計有:《鋼琴師與她的情人》、《香料共和國》、《替天行盜》、《三不管地帶》、《三峽好人》、《天才雷普利》、《A級控訴》。
二○一四年有個比較大的變動就是課程時間從兩小時增加至三小時,這可是增取了多年才有的結果。優點是不用到隔週才討論看過的電影,當次看完影片就可以立刻引導同學進行討論。這麼一來,每學期大概可以增加四部電影,這期間新增的影片有:《惡魔教室》、《再見列寧》、《情書》、《丈量世界》。若加入下學期的影片調整,大概還可以多看個《近距交戰》、《世界是平的》及《天才雷普利》。
上述這些多影片所累積下來的教學經驗,自然促成我撰寫此書的主要動力。畢竟用影像來討論社會議題,只是課堂上針對不同學院設計的通識構想,如何能將電影結合歷史,談出我的專業「歷史」,才是我的期待。
看電影學歷史
有了上述經歷,才促成了《ThisWay看電影》這本書。
這不是一本影評專書,這個時代已經有太多網路影評了,只要多掌握幾種外語的閱讀能力,幾乎沒有找不到的心得文或影評,隨便google一下,都可以找到許多相關資訊。
由於我所關注的主題是歷史,自然在選片上就不可能照單全收。在上述這麼多電影中,較符合我寫作方向的約有十五部左右,最後挑出十一部,分別是:《惡魔教室》、《再見列寧》、《香料共和國》、《替天行盜》、《丈量世界》、《A級控訴》、《鋼琴師與她的情人》、《近距交戰》、《世界是平的》、《永不妥協》、《三峽好人》。
而最早規劃的版本,因為當代研究資料過少,一時難以準備周全;或是太多人研究過;甚至是主題不太熟悉,使得最終刪除了以下這些影片:《烈愛灼生》、《丈量世界》、《A級控訴》、《王者天下》《烏龜也會飛》《風暴佳人》《伊利沙白》、《三峽好人》、《勇者無懼》及《驚爆十三天》。
本書更新片單後完成的影片則有:《神鬼獵人》、《白鯨傳奇:怒海之心》、《KANO》、《東京小屋的回憶》、《和食之神:美味交響曲》、《吸特樂回來了!》、《伊本‧巴杜達》、《大國崛起:小國大業(荷蘭)》、《決戰時刻》、《鴉片戰爭》、《日落真相》、《革命青春》、《霸王別姬》、《風華再現: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帶珍珠耳環的女孩》、《藝術的力量》,共十五部影片。
六大主題
若以主題來分,全部二十五部電影可概略分為:「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飲食、感官與歷史記憶」、「全球史與全球化」、「抗爭、戰爭與革命」、「性別與環境」及「藝術與大眾史學」。這樣的主題規劃,一方面是呼應電影中的歷史知識與歷史事實,另外一方面則是透過相關歷史課題延伸出當前歷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與趨勢。書中提到的相關課題有:物質文化史、食物史、歷史記憶、全球史、海洋史、全球視野下的歷史教學、戰爭史、微觀史、馬克思主義史學、性別史及環境史。除了關注學院歷史的當代研究之外,我們也透過紀錄片、大眾史作品對藝術物件、圖像及影像的重視來呈現大眾史學的發展。
基本上,本書的基本目標在讓讀者從看電影學到歷史。然而,這歷史不單只是讓讀者看到「過去」。歷史不是只有歷史敘事與歷史事實而已,我們還希望透過電影當作一個窗口,引導讀者進行一些有關爭議歷史問題的思辨,培養分析與理解事物的技巧。此外,還希望能讓讀者學習到看事情不用現代的觀點,而是回到當時的脈絡,站在當時的經驗與看法的「神入(同理心)」(Empathy)方式來看歷史。
閱讀電影的幾種方法
因此每篇文章的架構分為四部分:「電影本事」、「電影裡沒說的歷史」、「像史家一樣閱讀」及「用歷想想」。「電影本事」這部分,讀者可以很快地瞭解到這部電影的基本故事,當然這不是「維基百科」,裡頭不會有太多的電影人物、導演及拍攝細節,我主要是畫龍點睛式地將影片重點呈現出來。
對電影有個基本認識之後,讀者會來到第二部份「電影裡沒說的歷史」,這裡是每章的重頭戲,占的篇幅最多。但每篇寫法不盡相同,有的是抽出幾個電影裡提到的歷史片段,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例如《神鬼獵人》中的海狸與毛皮貿易;《一代茶聖千利休》中豐臣秀吉與千利休的關係;《香料共和國》中的希臘土耳其交惡與賽浦勒斯的互動;《日落真相》裡的天皇退位問題;《革命青春》的安田講堂事件;《替天行盜》的反跨國資本的剝削;《1942》中的災荒與媒體報導;以及《永不妥協》裡受污染的辛克利小鎮的真實進展。
有的篇章則是將議題延伸出去,不在文本上打轉,而是談出一些新的話題,像是《白鯨傳奇》談捕鯨的全球史;《跳舞時代》介紹日治台灣文青的感官世界;《和食之神》的鮮味與味素;《吸特樂回來了》中的戰後德國的歷史記憶;《伊本.巴杜達》中的「亞洲即世界」;《決戰時刻》談美國歷史教學的全球視野;《近距交戰》的一戰書寫;《霸王別姬》談戲曲與近代中國;《藝術的力量》則提到當代英國大眾接觸歷史的幾種管道。
第三部分「像史家一樣閱讀」則援引數則當代史家的作品或歷史文獻,並進行導讀。經由實際資料的閱讀,讀者可以學習如何像史家一樣的思考問題,提出論述、敘事或理解的看法。有的地方則會刻意安排不同立場或觀點的資料讓讀者進行思辨,例如《鴉片戰爭》中提到有關這事件的歷史書寫轉變;或者是以原著小說及不同文本作品呈現與電影內容的異同,像是《神鬼獵人》、《東京小屋的回憶》、《吸特樂回來了!》、《革命青春》及《鋼琴師與她的情人》。
最後一部分「用歷想想」則是問題討論。其中,有針對電影文本設計的基礎問題;或者是進階一點談第二部份「電影裡沒說的歷史」所延伸出來的歷史議題;或再難度高一些,以第三部分「像史家一樣閱讀」的焦點資料來設計問題,讓讀者進行深度思考;更有的則是詢問讀者看過電影之後,試著比較與焦點資料陳述的文本內容有何差異。
影視史學
本書絕非第一本強調用電影學歷史、教歷史的著作。近來類似的西文著作相當多,但大多是從歷史教學或歷史思維的角度看電影與歷史的關係,像是《用電影教歷史》(Teaching History with Film)就特別強調如何在中學用電影來加強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敘事、神入、理解、思辨、認識過去)。在西方,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後現代史家海登‧懷特(Hayden White)於一九八八年所發表的〈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台灣最早則是周樑楷教授於一九九三年將這篇文章翻譯在《當代》雜誌上,正式將影視史學的概念引進台灣。
其概念如下:懷特創造了一個和「書寫歷史」(Historiography)相對應的單字Historiophoty,中譯為「影視史學」,這名詞就一直被台灣學界及各教學現場的老師沿用至今;其次,電影或電視確實比書寫歷史更能表現某些歷史現象,像是風光景物、環境以及複雜多變的衝突、群眾、情緒等;第三,選擇以視覺影像傳達歷史人物、事件、過程,也就決定了詞彙、文法,這與透過書寫所呈現的意義不同;第四,無論書寫或影視的歷史作品,都無法將有意陳述的部分,完整地傳達出來;第五,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最大差別在於傳播媒體的不同,兩者相同的都是經過濃縮、象徵與修飾的過程,都難免有虛構的成分。
有關「影視史學」的概念,周樑楷教授繼懷特之後,則有更進一步的延伸詮釋。他認為這個名詞不僅指影視,還包括了視覺影像,像是靜態的照片、圖像、立體雕塑、建築,或者是遠古時代的岩畫等,只要能呈現某種歷史論述,都是影視史學研究的對象。
電影像是一扇窗
然而,這些論述比較偏向歷史思維及歷史意識的探討,本書雖深受啟發,但並不特別強調「影視史學」的概念。我比較傾向於像是著名史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在寫《維梅爾的帽子》時的方法,將畫家的繪畫中的物件當作是觀看過去的一扇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描繪十七世紀的全球貿易。本書的二十五部電影亦是如此,它就像是一扇引領我們進入過去的時光隧道,透過每章安排的敘事、史實、論述、當代研究、史料及問題探討,讓讀者既可以輕鬆的閱讀電影,又能從中學到歷史,並認識歷史學的各個重要課題。
畢竟就如同有的學者所說,閱讀電影的方式千百種,在這臉書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寫出自己的一番心得,人人都是影評家。
所以這書不是在寫影評,比較像是一本歷史深度導覽。
不管你是學生、一般大眾或者是學校老師,希望都能透過本書當作是歷史之旅的起點,在裡頭找到閱讀這二十五部電影的歷史新視角。
最後,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家人的包容,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在暑假期間能埋首書齋完稿;還有謝謝協助搜尋這些電影的各種影評與資訊的助理林宇嫣、林芳羽,以及蔚藍文化編輯翰德在文字上的潤飾及可樂總編在出版時給予的各種協助;最後要致謝的是「電影與社會」的歷年修課同學,沒有大家的熱烈參與心得書寫,這書在撰寫過程不會有這麼多的靈感。
2016/9/28花蓮 紫竹齋書房
我的東華「電影與社會」課小史
為什麼會出一本「看電影學歷史」的書?
這可要從十四年前在東華大學的一門通識課「電影與社會」談起。「電影與社會」是我上過最久的一門課,至今已邁入第十四個年頭。大多數時候的修課同學人數是超過一百人,有時會達到一百五十人,平均下來這年些下來可能有近三千人聽過這門課。在這過程中,批改每週同學的網路線上心得是最有收穫的時候。由於同學來自不同學院,大家的專攻不同,思維方式不太一樣,因此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互動與心得回饋,這些都是在歷史系教專業課程所不太會有的特別經驗。
那些年我教過的電影課
還記得,最早在東華大學開這門課時是二○○三年的秋天,那時還只是位東華的兼任講師,原本只想在課堂上談性別電影,並搭配每年十二月巡迴來花蓮舉辦的女性影展列入課程活動。頭一年開設時,就吸引一百多位同學修課,每週一的晚上,我們利用兩個小時的時間看影片及討論,一學期下來,大至能看八部電影,有《悄悄告訴她》、《揮灑列愛》、《油炸綠番茄》、《末路狂花》、《時時刻刻》、《夜幕低垂》、《脫線舞男》及《鋼琴教師》。
除了課堂上的老師講解外,我們會分組報告及討論電影。到了期末,則會要求同學到市區的電影院參加一連三天的女性影展,並選一部紀錄片當作期末報告的寫作題材。由於影展多為和性別有關的紀錄片,一般不太有機會在院線上映,所以同學非得利用這個機會現場參加,是一個非常難得的活動參與。
頭兩年課上的性別電影,我們還看了《美麗佳人歐蘭朵》、《喜宴》、《情人》、《愈愛愈美麗》、《烈火情人》、《白色情迷》、《男孩別哭》、《浪潮王子》等。兩年之後,二○○五年,我將課程做了一些調整,除了性別之外,還加入族群、殖民、多元文化等議題,增加的電影有《香蕉天堂》、《太平天國》、《勇者無懼》。
二○○六年之後,我正式成為東華歷史系的專任助理教授,在系上的專業課程之外,仍繼續支援通識開設這門電影課。相較以往,又增加了醫學、科幻、城市、全球化、生命教育、環境等不同主題的電影。像是:《夢想起飛的季節》、《西班牙公寓》、《天才雷普利》、《烏龜也會飛》、《三不管地帶》、《香料共和國》、《替天行盜》、《海上鋼琴師》、《醫院風雲》、《二○○一太空漫遊》、《想飛的鋼琴少年》、《不願面對的真相》、《永不妥協》。
二○○八年時,主題更為明確,訂出了幾個專題「影像、醫療與社會」、「性別、科技與社會」、「全球化、階級與抗爭」、「性別、認同與社會」、「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移民、國家與底層社會」及「城市、性別與國族論述」,在這個階段,增加了《三峽好人》、《A級控訴》、《香港有個荷里活》。到了下學期,主題則調整為「身份與認同」、「性別與社會」、「規訓與救贖」、「族群與社會」、」「多元文化與社會」、「醫療與社會」、「科技與社會」、「歷史與記憶」,這時期的影片新增的有:《刺激一九九五》、《盧安達飯店》、《羅倫佐的油》、《銀翼殺手》及《一個屋簷下》。
二○一一年之後,影片的內容大概就基本定型,不外乎性別、全球化、記憶與鄉愁、戰爭與媒體、國家與社會、族群認同等議題。看過的影片計有:《鋼琴師與她的情人》、《香料共和國》、《替天行盜》、《三不管地帶》、《三峽好人》、《天才雷普利》、《A級控訴》。
二○一四年有個比較大的變動就是課程時間從兩小時增加至三小時,這可是增取了多年才有的結果。優點是不用到隔週才討論看過的電影,當次看完影片就可以立刻引導同學進行討論。這麼一來,每學期大概可以增加四部電影,這期間新增的影片有:《惡魔教室》、《再見列寧》、《情書》、《丈量世界》。若加入下學期的影片調整,大概還可以多看個《近距交戰》、《世界是平的》及《天才雷普利》。
上述這些多影片所累積下來的教學經驗,自然促成我撰寫此書的主要動力。畢竟用影像來討論社會議題,只是課堂上針對不同學院設計的通識構想,如何能將電影結合歷史,談出我的專業「歷史」,才是我的期待。
看電影學歷史
有了上述經歷,才促成了《ThisWay看電影》這本書。
這不是一本影評專書,這個時代已經有太多網路影評了,只要多掌握幾種外語的閱讀能力,幾乎沒有找不到的心得文或影評,隨便google一下,都可以找到許多相關資訊。
由於我所關注的主題是歷史,自然在選片上就不可能照單全收。在上述這麼多電影中,較符合我寫作方向的約有十五部左右,最後挑出十一部,分別是:《惡魔教室》、《再見列寧》、《香料共和國》、《替天行盜》、《丈量世界》、《A級控訴》、《鋼琴師與她的情人》、《近距交戰》、《世界是平的》、《永不妥協》、《三峽好人》。
而最早規劃的版本,因為當代研究資料過少,一時難以準備周全;或是太多人研究過;甚至是主題不太熟悉,使得最終刪除了以下這些影片:《烈愛灼生》、《丈量世界》、《A級控訴》、《王者天下》《烏龜也會飛》《風暴佳人》《伊利沙白》、《三峽好人》、《勇者無懼》及《驚爆十三天》。
本書更新片單後完成的影片則有:《神鬼獵人》、《白鯨傳奇:怒海之心》、《KANO》、《東京小屋的回憶》、《和食之神:美味交響曲》、《吸特樂回來了!》、《伊本‧巴杜達》、《大國崛起:小國大業(荷蘭)》、《決戰時刻》、《鴉片戰爭》、《日落真相》、《革命青春》、《霸王別姬》、《風華再現: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帶珍珠耳環的女孩》、《藝術的力量》,共十五部影片。
六大主題
若以主題來分,全部二十五部電影可概略分為:「物質文化與日常生活」、「飲食、感官與歷史記憶」、「全球史與全球化」、「抗爭、戰爭與革命」、「性別與環境」及「藝術與大眾史學」。這樣的主題規劃,一方面是呼應電影中的歷史知識與歷史事實,另外一方面則是透過相關歷史課題延伸出當前歷史研究的最新成果與趨勢。書中提到的相關課題有:物質文化史、食物史、歷史記憶、全球史、海洋史、全球視野下的歷史教學、戰爭史、微觀史、馬克思主義史學、性別史及環境史。除了關注學院歷史的當代研究之外,我們也透過紀錄片、大眾史作品對藝術物件、圖像及影像的重視來呈現大眾史學的發展。
基本上,本書的基本目標在讓讀者從看電影學到歷史。然而,這歷史不單只是讓讀者看到「過去」。歷史不是只有歷史敘事與歷史事實而已,我們還希望透過電影當作一個窗口,引導讀者進行一些有關爭議歷史問題的思辨,培養分析與理解事物的技巧。此外,還希望能讓讀者學習到看事情不用現代的觀點,而是回到當時的脈絡,站在當時的經驗與看法的「神入(同理心)」(Empathy)方式來看歷史。
閱讀電影的幾種方法
因此每篇文章的架構分為四部分:「電影本事」、「電影裡沒說的歷史」、「像史家一樣閱讀」及「用歷想想」。「電影本事」這部分,讀者可以很快地瞭解到這部電影的基本故事,當然這不是「維基百科」,裡頭不會有太多的電影人物、導演及拍攝細節,我主要是畫龍點睛式地將影片重點呈現出來。
對電影有個基本認識之後,讀者會來到第二部份「電影裡沒說的歷史」,這裡是每章的重頭戲,占的篇幅最多。但每篇寫法不盡相同,有的是抽出幾個電影裡提到的歷史片段,進行更深入的探討。例如《神鬼獵人》中的海狸與毛皮貿易;《一代茶聖千利休》中豐臣秀吉與千利休的關係;《香料共和國》中的希臘土耳其交惡與賽浦勒斯的互動;《日落真相》裡的天皇退位問題;《革命青春》的安田講堂事件;《替天行盜》的反跨國資本的剝削;《1942》中的災荒與媒體報導;以及《永不妥協》裡受污染的辛克利小鎮的真實進展。
有的篇章則是將議題延伸出去,不在文本上打轉,而是談出一些新的話題,像是《白鯨傳奇》談捕鯨的全球史;《跳舞時代》介紹日治台灣文青的感官世界;《和食之神》的鮮味與味素;《吸特樂回來了》中的戰後德國的歷史記憶;《伊本.巴杜達》中的「亞洲即世界」;《決戰時刻》談美國歷史教學的全球視野;《近距交戰》的一戰書寫;《霸王別姬》談戲曲與近代中國;《藝術的力量》則提到當代英國大眾接觸歷史的幾種管道。
第三部分「像史家一樣閱讀」則援引數則當代史家的作品或歷史文獻,並進行導讀。經由實際資料的閱讀,讀者可以學習如何像史家一樣的思考問題,提出論述、敘事或理解的看法。有的地方則會刻意安排不同立場或觀點的資料讓讀者進行思辨,例如《鴉片戰爭》中提到有關這事件的歷史書寫轉變;或者是以原著小說及不同文本作品呈現與電影內容的異同,像是《神鬼獵人》、《東京小屋的回憶》、《吸特樂回來了!》、《革命青春》及《鋼琴師與她的情人》。
最後一部分「用歷想想」則是問題討論。其中,有針對電影文本設計的基礎問題;或者是進階一點談第二部份「電影裡沒說的歷史」所延伸出來的歷史議題;或再難度高一些,以第三部分「像史家一樣閱讀」的焦點資料來設計問題,讓讀者進行深度思考;更有的則是詢問讀者看過電影之後,試著比較與焦點資料陳述的文本內容有何差異。
影視史學
本書絕非第一本強調用電影學歷史、教歷史的著作。近來類似的西文著作相當多,但大多是從歷史教學或歷史思維的角度看電影與歷史的關係,像是《用電影教歷史》(Teaching History with Film)就特別強調如何在中學用電影來加強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敘事、神入、理解、思辨、認識過去)。在西方,有關這方面的研究,可以上溯到後現代史家海登‧懷特(Hayden White)於一九八八年所發表的〈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台灣最早則是周樑楷教授於一九九三年將這篇文章翻譯在《當代》雜誌上,正式將影視史學的概念引進台灣。
其概念如下:懷特創造了一個和「書寫歷史」(Historiography)相對應的單字Historiophoty,中譯為「影視史學」,這名詞就一直被台灣學界及各教學現場的老師沿用至今;其次,電影或電視確實比書寫歷史更能表現某些歷史現象,像是風光景物、環境以及複雜多變的衝突、群眾、情緒等;第三,選擇以視覺影像傳達歷史人物、事件、過程,也就決定了詞彙、文法,這與透過書寫所呈現的意義不同;第四,無論書寫或影視的歷史作品,都無法將有意陳述的部分,完整地傳達出來;第五,書寫史學與影視史學最大差別在於傳播媒體的不同,兩者相同的都是經過濃縮、象徵與修飾的過程,都難免有虛構的成分。
有關「影視史學」的概念,周樑楷教授繼懷特之後,則有更進一步的延伸詮釋。他認為這個名詞不僅指影視,還包括了視覺影像,像是靜態的照片、圖像、立體雕塑、建築,或者是遠古時代的岩畫等,只要能呈現某種歷史論述,都是影視史學研究的對象。
電影像是一扇窗
然而,這些論述比較偏向歷史思維及歷史意識的探討,本書雖深受啟發,但並不特別強調「影視史學」的概念。我比較傾向於像是著名史家卜正民(Timothy Brook)在寫《維梅爾的帽子》時的方法,將畫家的繪畫中的物件當作是觀看過去的一扇窗,以深入淺出的方式,描繪十七世紀的全球貿易。本書的二十五部電影亦是如此,它就像是一扇引領我們進入過去的時光隧道,透過每章安排的敘事、史實、論述、當代研究、史料及問題探討,讓讀者既可以輕鬆的閱讀電影,又能從中學到歷史,並認識歷史學的各個重要課題。
畢竟就如同有的學者所說,閱讀電影的方式千百種,在這臉書時代,每個人都可以寫出自己的一番心得,人人都是影評家。
所以這書不是在寫影評,比較像是一本歷史深度導覽。
不管你是學生、一般大眾或者是學校老師,希望都能透過本書當作是歷史之旅的起點,在裡頭找到閱讀這二十五部電影的歷史新視角。
最後,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家人的包容,讓我無後顧之憂地在暑假期間能埋首書齋完稿;還有謝謝協助搜尋這些電影的各種影評與資訊的助理林宇嫣、林芳羽,以及蔚藍文化編輯翰德在文字上的潤飾及可樂總編在出版時給予的各種協助;最後要致謝的是「電影與社會」的歷年修課同學,沒有大家的熱烈參與心得書寫,這書在撰寫過程不會有這麼多的靈感。
2016/9/28花蓮 紫竹齋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