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986-7059-50-6 | 拾書所

心的視界-柯錫杰的攝影美學.986-7059-50-6

$ 280 元 原價 280

有一位攝影家,高行健讚喻他「用照相機取代畫筆,又超越了相機的機械性能和照片的物質性,賦予影像以某種繪畫的可能。」他是第一個在紐約開設個人工作室的華人攝影師、第一個深入撒哈拉沙漠拍照的台灣攝影師,也是第一個把攝影作品推向藝術、得以在Hammer Gallery等重量級藝廊展出的攝影師。他開創了新的攝影風格和構圖視野,在七○年代,他的大名已享譽國際。他是台灣現代攝影第一人──柯錫杰。

本書是柯錫杰執相機五十年首度公開他的攝影美學之精華集結。在他眼中,什麼是美?什麼是藝術?如何拍出好照片?為何《Play Boy》和《國家地理雜誌》找他他都不拍?書中都有精彩論述。

他是一個極其純真浪漫的人,面對美景時,他經常感動落淚,高興時又不顧周遭眼光,脫了衣服便手舞足蹈。在向舞蹈家妻子求婚時,他在紐約清冷的黃昏中拍了一張照片寄給當時還在台灣的她,他說,「舞台有了,燈光有了,就是缺少一個舞者。」一頭白髮,一顆少年的心,帶著一身憨膽,柯錫杰走遍世界,擁有與眾不同的精彩人生,也透過他的心和眼,給我們一張又一張動人的精彩照片。

攝影家說,「現在,只要拿起相機,開始走路,他什麼都能拍。」這當中必定有著超越技巧的深刻內涵。也許正如評論所說:「那不是技巧,是靈魂。」

最美的風景在心裡

回顧這七十幾年的人生,我跑遍了大半個地球,少年時留學日本大開眼界,後來到美國紐約成立自己的工作室,之後放棄一切去歐洲流浪,到命定中的撒哈拉,返國後又前往中國,福建、雲南、青海……。我的血液中似乎有種不安定的因子,騷動著我,總是要不斷地離開、尋找、探索,滿足鏡頭背後饑渴的眼睛。

這些經歷滋養了我,讓我從能拍出好作品的攝影師,蛻變成能拍出「柯錫杰風景」的藝術家。回到故鄉後,我有了了悟,身邊的小花小草,都足夠讓我拍上一整天,路上的行人、不起眼的廢棄物,無處不美。原來我的人生經驗帶給我的,不是視覺上的滿足,而是心的壯大。

高行健說我的攝影像畫,?弦說我的影像如詩。對現在的我來說,我看自己的作品,似乎又跨越了詩的範疇。我認為對觀賞者來說,一張好作品所有令人感動的關鍵,都必然來自於心。只有用心去看、去框起來的風景,才能跨越國界、時空,感動所有的人。宇宙間的真理確實是個圓,看遍世界各地的美麗風光之後,我的攝影繆思安居之所,又回到自己的內在。

常有年輕人興沖沖拿他們拍的照片給我看,大部分都是很漂亮的照片。我總是對他們說,「你拍的照片太漂亮了。」太漂亮,以至於看不到攝影者的心。懂得攝影技巧並不是學攝影的第一步,什麼是你自己的眼光,自己的美感,才是最重要的。如何培養、充實自己的內涵,這是攝影作品走向藝術作品之路上的第一門功課。藝術成就來自於人生態度,沒有敏感的心,看不到宇宙的奧秘。

我記不得自己曾在大自然面前,流下多少次淚。每一次孤單的旅程,大自然都用它的美麗撫慰我,讓我在最孤獨的時刻,一次次把心充盈填滿,在整個身心都沐浴在極度喜悅的感受中,走向人生旅途的下一站。我不知道現在走到了哪裡,但我確信,這個世界的美麗,一如那個初次從鏡頭背後聽到自己怦怦心跳聲的少年所看到的,豐富而令人嘆服。

我的一生是由攝影所寫成的,但我從未想過要把自己的攝影心得寫成書。出版社的編輯跟我提出這個構想時,心想也許是很有意義的嘗試。我透過鏡頭得到過太多的感動,我衷心認為自己一直在做的,是很幸福的事。如果從攝影工作中得的快樂,可以透過一本書讓更多的人體會,那麼我很願意。但是我希望讀者不要把它當成一本侷限在攝影技術範圍的書,攝影家的眼界必須寬廣,我們要學習的,是一種體會世界的方式,而不是紀錄的能力。欣賞這個世界,透過手中的鏡頭,用心和觀者交流,從這個角度來看,你會得到更多。我想藉由這本書告訴年輕讀者,透過影像,enjoy your life。

看到出版社給我的全書文稿,我彷彿又再度走訪了一遍人生的旅程。那些曾經深深觸動我的人事物,歷歷在目,傷心的、快樂的往事,一一在腦海中浮現。原來我所拍攝的每一張照片,踏過的每一個足跡,都清晰地烙印在我的心裡,融合成美麗的記憶,形塑今日的柯錫杰。我又流下了眼淚,但那是幸福的眼淚。 
柯錫杰2006.10.14

柯錫杰:自然與藝術 

就台灣攝影家柯錫杰來說,我們可以形容他的作品是對幾近於對比的元素、視覺上的矛盾、甚至虛構的「對立結合」的一種研究;他的作品中帶著既羞赧又霸氣、枯寂卻美感、入世又出世的兩極性質。

從這樣一個超乎尋常的敏銳性作為出發點,柯錫杰的攝影作品目睹了人對立於自然的戲劇場景,以及它所伴隨的,尤其是美學上抽象相對於象徵、形式相對於具象之未曾間斷的演出。生於1929年,柯錫杰如今已是台灣首屈一指的攝影家,在國際上亦享有盛譽,從他早年於東京綜合寫真學校受日本攝影大師啟蒙、爾後久居紐約工作,之後並於南歐、北非及中國大陸繼續他的藝術冒險之旅,柯錫杰所開展的是一種具國際性的攝影路程,因此他能獲致國際性的盛譽一點也不令人覺得驚奇。

在攝影生涯中,柯錫杰不斷地重新塑造自己的視野,他的作品中,外在形體與內在心靈感受同時獲得了重視。在希臘所拍攝的〈等待維納斯〉作品中,柯錫杰亟欲表現抽象意念的企圖完全表露無遺。作品的畫面是由兩個水平的及一個垂直的矩形所構成,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條發亮的水平線;水平線之下是詩人荷馬筆下「如酒般深暗的海」,以兩種深邃、仙境般的湛藍向左延伸到盡頭。畫面右邊則是一堵令人驚異的白色石灰牆佇立在艷陽之下,牆上一扇搖搖欲墬的緊閉紅窗將陽光阻絕在外。千年後維納斯女神是否會自海面升起不得而知,然而她的杳無蹤影卻以無上莊嚴之姿將眼前這一片景象幻化為神話。

〈金海〉作品中我們看見破曉時刻金光閃閃的海洋,正拖著漁船的細小漁夫剪影;海浪化作一片銅亮般光耀的平面,彷彿伸手可及,既神秘又帶著一種肆無忌憚的詩意。而在〈永恆的對話〉作品中,那一大塊墨綠色的岩石隱沒於直瀉而下的銀色水瀑裡,水與岩石之間進行著一場永無止盡的對話。

這麼去形容柯錫杰的成就吧──他展示給觀眾的景色,是一種帶有寂靜性質的發現,發現大自然與人性以及兩者之間有時非常細微的一線之隔,透過柯錫杰的手,對立元素最終仍相互吸引而融合成壯麗且抒情的整體。  
──作家、ARTS NEWS及ARTS IN AMERICA雜誌藝術評論家 
傑芮.亨利(Gerrit Henry)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