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外來者的客觀及朝聖者的熱情,
雕琢出現代德國轉變的私密肖像。
作者以本書獲頒「德國聯邦十字勳章」
雕琢出現代德國轉變的私密肖像。
作者以本書獲頒「德國聯邦十字勳章」
全書描繪出二戰後德國變換的風景,從柏林圍牆倒塌一直到今日。這部精彩之作橫跨數十載的寫作及修訂,以目擊者的觀點,別具洞察力地描述一九八九年的關鍵事件,及日後頗為艱鉅的兩德統一之路。
諾特博姆寫政治、人物、建築和文化,時而動人時而離題。他的好奇心帶著他穿越海恩和歌德的風景,沉浸在浪漫主義和神話學,去到德國的巴洛克城市;他的博學揭露出大部分觀察家錯過的文化模式和歷史趨勢。
諾特博姆:「歷史看不見,因為它發生得很慢。一九八九年十一月那一天,它所產生的後果,就像思索一步棋那般,在時間中緩慢地展開。這本歷史書的一頁,像基佛(Kiefer)鉛書裡的一頁那麼重,一年最多只能翻一頁。」
*國際好評推薦
★ 一段自我發覺的美好旅程,也是對紛亂的國家的心理探索。──昆廷‧皮爾,《金融時報》
★ 精彩的記述……諾特博姆旁徵博引,個人軼事穿插在令人難忘的報導文學裡。──伊恩‧湯姆森,《週日電訊報》
★ (諾特博姆)以出色手法捕捉了首都的強烈氣氛和相關的記憶層面……文風融合了瑪莎•蓋爾霍恩的敏銳度和W•G•澤巴爾德的優雅思慮。──《經濟學人》
*《叛逆柏林》作者 陳思宏專文推薦——
德國歷經戰爭、屠殺、冷戰、和解、統一,《邁向柏林之路》再度檢驗這傷痕履歷,德國多次轉型、分裂、變形,如今成為歐盟中心國家,賽斯‧諾特博姆的書寫非常深廣,每個提到的人名都有其重要意義,這不是一本輕盈讀物,值得讀者深入探索。
此刻的柏林,正因大批的敘利亞、北非難民湧入,國內政治情勢詭譎。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反同志、反移民、反難民、反歐盟,主張開放人民擁槍,利用這個脆弱德國時刻崛起,在各地大選取得勝利。英國脫歐,歐洲各國極右派積極尋找舞台發聲,歐盟來到關鍵歷史時刻。此刻閱讀《邁向柏林之路》,更有鑑戒之用,德國如今的和平,沾有戰爭血跡,幾度轉型正義的落實,才讓這一代的德國人昂首,如果右派繼續壯大,民族主義沸騰,只怕狂熱重來,築起另一道更難摧毀的圍牆。賽斯‧諾特博姆的抒情筆調裡,對德國有一定的信心。我也相信,抒情的力道,能抵擋偏見的狂潮。詩裡,我們記住血腥,我們談論歷史,我們邁向和平。
推薦序
記者、外來者、抒情者 文 / 陳思宏(《叛逆柏林》作者)
收到《邁向柏林之路》完整譯稿,見荷蘭作者賽斯‧諾特博姆書寫二次大戰後的親身德國體驗,二十一萬字絮絮叨叨,自稱愛書者的我也稍微卻步。作者的主題明明就是我居住的柏林,寫作方向、生活軌跡與我有許多重疊,我理應貪婪閱讀,但他不斷在文字裡丟擲名字、地名、史實、物件,編年體日記文字萬里跋涉,記錄他戰後親訪共產東德、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的第一手歷史凝望、兩德統一之後的政治課題,我嫌他囉嗦,文中的人事物讓譯者必須辛苦做註釋,我怕自己沒耐性完成閱讀,寫出一篇佳言推薦序。
帶著苦閱讀前二十頁,我發現我停不下來。賽斯‧諾特博姆以文字抵抗記憶消蝕,以綿密、充滿細節的書寫,有時密集,有時閒散,記錄他身為外來者的德國身體實踐。細節充滿光影聲響,日期清晰,分秒詳錄,引經據典,建立作者的博學觀察者位置。「掉書袋」本為譏笑之語,但咬文嚼字需要一定的深厚人文基礎,作者多聞,寫歷史場景旁徵博引,卻不引人反感,只因文字裡充滿抒情、關懷、省思,《邁向柏林之路》是一本人文學者寫給近代德國歷史的一本厚重情書。
閱讀《邁向柏林之路》,讓我更加確定,兵馬倥傯時代,我們更需要記者、外來者、與抒情者。
駐紮記者,以其可貴的現場性、親臨性,以文字、攝影,記錄歷史場景,留下珍貴的時間切片。柏林圍牆倒塌前後,賽斯‧諾特博姆人在柏林,他以日記體寫下那動盪的革命分秒,成為珍貴的報導文學。柏林圍牆被人民的力量推導,轟然改變近代歷史航道,作者捲入了歷史重大時刻:「當我終於到選帝侯大街,柏林已經是一個大城市。車輛已無法通行,城市陷入瘋狂。人民變成一個迴旋的個體,一個有數千顆頭的生物,呈波狀的漣漪流經這個城市,再也不知道自己在移動或是被推動,我隨波逐流,化身為群眾、新聞圖片、無名小卒。」作者把自己的位置放到萬千人民之中,渺小卻不卑微,冷戰的高牆倒下,激情熱烈或哀愁,作者的柏林圍牆編年日記充滿現場性,面對重大歷史分水嶺,我們需要記者的眼,記者的筆。
我們需要外來者,所謂的局外人。賽斯‧諾特博姆是荷蘭人,不斷越過疆界,四處旅行,途中書寫,戰後出入東西德,柏林圍牆倒塌時刻人在柏林,新世紀依然心繫德國,筆下二十一萬字都繞著德國。外來者不一定客觀,但提供了另外的視角,《邁向柏林之路》作者並非德國人,所以似乎更無羈絆,剖開近代德國動盪,其轉型正義、地景變遷、人事刷洗,都有深入思考。英國小說家克里斯多幅‧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在二次大戰前看盡柏林的風月,寫成《柏林故事集》,把納粹掌權、一步步走向國族狂熱的柏林寫得立體誘人,外來者不在局內,不見得熟稔當地風俗語言,不一定有最完整的歷史脈絡,卻往往寫下最值得局內人省思的文字。
我們需要詩人,關懷的抒情者。《邁向柏林之路》文字基調是抒情,作者寫景寫人,常有動人的情感流洩。他寫柏林的尋常風景:「躺在附近的人不去注意,抽他們的大麻菸,讀磚頭厚的巨著,啤酒順著鬍鬚滴落,跟他們的狗講話。」住過柏林的人看到這段文字,心裡一定有清晰畫面,夏天空氣中飄散的大麻味,在公園喝啤酒,實在是太寂寞了,只能把秘密都跟狗說。他寫布萊希特長眠地:「在死亡的附近,夏日總是感覺起來更濃郁,更精力充沛,彷彿它在這裡的活力更勝於在生者的世界。」我總覺得我們身處的世界,極度缺乏抒情,人們急著直接說理,了解一件事需要懶人包,急需要重點整理,而抒情的可貴在迂迴,繞個路,轉個彎,懷想灑了詩意金粉,故事更動人。在台灣,「文青抒情」時常是被嘲諷的對象,《邁向柏林之路》博學且深情,提醒了我們文青知識分子的可貴,他們的喟嘆可千年,感慨可傳世。
《邁向柏林之路》一書裡作者所鋪展的旅途、行道,都跟我個人的德國旅程有許多重疊。作者寫到,他常去柏林近郊的小村落呂壩斯(Lübars),我夏天時常去呂壩斯,這裡的小村風情非常閑適,人們見到我熱情問好,湖水多情適合游泳。他常去劇場裡看戲,我也是劇場痴,曾經是舞台上的演員,如今沒戲可唱,當個觀眾也熱烈,他筆下的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還在,只是成為多元種族的現代叛逆劇場。他去呂根島尋找浪漫派畫家卡斯巴.大衛.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名畫《呂根島的白堊懸崖》真實場景,我也曾和朋友驅車在島上迷路,只為了尋找畫家的白堊懸崖。他寫自己去波茨坦的無憂宮散步思考,我書寫若有窒礙,就會獨自一人在那皇宮花園裡漫步。我們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度過生命中的許多黃金時刻,以局外人的身分書寫德國,青春在此熾熱,故事在這啟程。
德國歷經戰爭、屠殺、冷戰、和解、統一,《邁向柏林之路》再度檢驗這傷痕履歷,德國多次轉型、分裂、變形,如今成為歐盟中心國家,賽斯‧諾特博姆的書寫非常深廣,每個提到的人名都有其重要意義,這不是一本輕盈讀物,值得讀者深入探索。
此刻的柏林,正因大批的敘利亞、北非難民湧入,國內政治情勢詭譎。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反同志、反移民、反難民、反歐盟,主張開放人民擁槍,利用這個脆弱德國時刻崛起,在各地大選取得勝利。英國脫歐,歐洲各國極右派積極尋找舞台發聲,歐盟來到關鍵歷史時刻。此刻閱讀《邁向柏林之路》,更有鑑戒之用,德國如今的和平,沾有戰爭血跡,幾度轉型正義的落實,才讓這一代的德國人昂首,如果右派繼續壯大,民族主義沸騰,只怕狂熱重來,築起另一道更難摧毀的圍牆。賽斯‧諾特博姆的抒情筆調裡,對德國有一定的信心。我也相信,抒情的力道,能抵擋偏見的狂潮。詩裡,我們記住血腥,我們談論歷史,我們邁向和平。
記者、外來者、抒情者 文 / 陳思宏(《叛逆柏林》作者)
收到《邁向柏林之路》完整譯稿,見荷蘭作者賽斯‧諾特博姆書寫二次大戰後的親身德國體驗,二十一萬字絮絮叨叨,自稱愛書者的我也稍微卻步。作者的主題明明就是我居住的柏林,寫作方向、生活軌跡與我有許多重疊,我理應貪婪閱讀,但他不斷在文字裡丟擲名字、地名、史實、物件,編年體日記文字萬里跋涉,記錄他戰後親訪共產東德、一九八九年柏林圍牆倒塌的第一手歷史凝望、兩德統一之後的政治課題,我嫌他囉嗦,文中的人事物讓譯者必須辛苦做註釋,我怕自己沒耐性完成閱讀,寫出一篇佳言推薦序。
帶著苦閱讀前二十頁,我發現我停不下來。賽斯‧諾特博姆以文字抵抗記憶消蝕,以綿密、充滿細節的書寫,有時密集,有時閒散,記錄他身為外來者的德國身體實踐。細節充滿光影聲響,日期清晰,分秒詳錄,引經據典,建立作者的博學觀察者位置。「掉書袋」本為譏笑之語,但咬文嚼字需要一定的深厚人文基礎,作者多聞,寫歷史場景旁徵博引,卻不引人反感,只因文字裡充滿抒情、關懷、省思,《邁向柏林之路》是一本人文學者寫給近代德國歷史的一本厚重情書。
閱讀《邁向柏林之路》,讓我更加確定,兵馬倥傯時代,我們更需要記者、外來者、與抒情者。
駐紮記者,以其可貴的現場性、親臨性,以文字、攝影,記錄歷史場景,留下珍貴的時間切片。柏林圍牆倒塌前後,賽斯‧諾特博姆人在柏林,他以日記體寫下那動盪的革命分秒,成為珍貴的報導文學。柏林圍牆被人民的力量推導,轟然改變近代歷史航道,作者捲入了歷史重大時刻:「當我終於到選帝侯大街,柏林已經是一個大城市。車輛已無法通行,城市陷入瘋狂。人民變成一個迴旋的個體,一個有數千顆頭的生物,呈波狀的漣漪流經這個城市,再也不知道自己在移動或是被推動,我隨波逐流,化身為群眾、新聞圖片、無名小卒。」作者把自己的位置放到萬千人民之中,渺小卻不卑微,冷戰的高牆倒下,激情熱烈或哀愁,作者的柏林圍牆編年日記充滿現場性,面對重大歷史分水嶺,我們需要記者的眼,記者的筆。
我們需要外來者,所謂的局外人。賽斯‧諾特博姆是荷蘭人,不斷越過疆界,四處旅行,途中書寫,戰後出入東西德,柏林圍牆倒塌時刻人在柏林,新世紀依然心繫德國,筆下二十一萬字都繞著德國。外來者不一定客觀,但提供了另外的視角,《邁向柏林之路》作者並非德國人,所以似乎更無羈絆,剖開近代德國動盪,其轉型正義、地景變遷、人事刷洗,都有深入思考。英國小說家克里斯多幅‧伊薛伍德(Christopher Isherwood)在二次大戰前看盡柏林的風月,寫成《柏林故事集》,把納粹掌權、一步步走向國族狂熱的柏林寫得立體誘人,外來者不在局內,不見得熟稔當地風俗語言,不一定有最完整的歷史脈絡,卻往往寫下最值得局內人省思的文字。
我們需要詩人,關懷的抒情者。《邁向柏林之路》文字基調是抒情,作者寫景寫人,常有動人的情感流洩。他寫柏林的尋常風景:「躺在附近的人不去注意,抽他們的大麻菸,讀磚頭厚的巨著,啤酒順著鬍鬚滴落,跟他們的狗講話。」住過柏林的人看到這段文字,心裡一定有清晰畫面,夏天空氣中飄散的大麻味,在公園喝啤酒,實在是太寂寞了,只能把秘密都跟狗說。他寫布萊希特長眠地:「在死亡的附近,夏日總是感覺起來更濃郁,更精力充沛,彷彿它在這裡的活力更勝於在生者的世界。」我總覺得我們身處的世界,極度缺乏抒情,人們急著直接說理,了解一件事需要懶人包,急需要重點整理,而抒情的可貴在迂迴,繞個路,轉個彎,懷想灑了詩意金粉,故事更動人。在台灣,「文青抒情」時常是被嘲諷的對象,《邁向柏林之路》博學且深情,提醒了我們文青知識分子的可貴,他們的喟嘆可千年,感慨可傳世。
《邁向柏林之路》一書裡作者所鋪展的旅途、行道,都跟我個人的德國旅程有許多重疊。作者寫到,他常去柏林近郊的小村落呂壩斯(Lübars),我夏天時常去呂壩斯,這裡的小村風情非常閑適,人們見到我熱情問好,湖水多情適合游泳。他常去劇場裡看戲,我也是劇場痴,曾經是舞台上的演員,如今沒戲可唱,當個觀眾也熱烈,他筆下的馬克西姆•高爾基劇院還在,只是成為多元種族的現代叛逆劇場。他去呂根島尋找浪漫派畫家卡斯巴.大衛.弗里德里希(Caspar David Friedrich)的名畫《呂根島的白堊懸崖》真實場景,我也曾和朋友驅車在島上迷路,只為了尋找畫家的白堊懸崖。他寫自己去波茨坦的無憂宮散步思考,我書寫若有窒礙,就會獨自一人在那皇宮花園裡漫步。我們都不是德國人,卻在德國度過生命中的許多黃金時刻,以局外人的身分書寫德國,青春在此熾熱,故事在這啟程。
德國歷經戰爭、屠殺、冷戰、和解、統一,《邁向柏林之路》再度檢驗這傷痕履歷,德國多次轉型、分裂、變形,如今成為歐盟中心國家,賽斯‧諾特博姆的書寫非常深廣,每個提到的人名都有其重要意義,這不是一本輕盈讀物,值得讀者深入探索。
此刻的柏林,正因大批的敘利亞、北非難民湧入,國內政治情勢詭譎。極右派「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反同志、反移民、反難民、反歐盟,主張開放人民擁槍,利用這個脆弱德國時刻崛起,在各地大選取得勝利。英國脫歐,歐洲各國極右派積極尋找舞台發聲,歐盟來到關鍵歷史時刻。此刻閱讀《邁向柏林之路》,更有鑑戒之用,德國如今的和平,沾有戰爭血跡,幾度轉型正義的落實,才讓這一代的德國人昂首,如果右派繼續壯大,民族主義沸騰,只怕狂熱重來,築起另一道更難摧毀的圍牆。賽斯‧諾特博姆的抒情筆調裡,對德國有一定的信心。我也相信,抒情的力道,能抵擋偏見的狂潮。詩裡,我們記住血腥,我們談論歷史,我們邁向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