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四季、顧五臟!24節氣挑食養生法 | 拾書所

順四季、顧五臟!24節氣挑食養生法

$ 350 元 原價 350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首二十四節氣歌,反應一年當中的氣候變化,是古代農民下田的依據,也是亙古不變的食療進補智。

孔子曾說過:「不時,不食。」
吃錯季節,百病蔓生,催熟加工的非季節食品,營養打折扣!
過季蔬果農藥氾濫,正在累積肚中毒素!
各形各色的食物,你都吃對季節了嗎?
順應自然節氣,嚴選當令好食材,安全無虞、營養滿點、健康加分!

「食」補 =「時」補! 一年四季的飲食養生
▲春:肝氣正旺,吃當季綠色蔬菜,解毒、排毒、醒醒腦。推薦:菠菜、韭菜、綠花椰。
▲夏:暑氣攻心,選擇紅色食物養心,飲食則清淡以安神。推薦:西瓜、桑葚、荔枝。
▲秋:保護呼吸系統,滋陰潤燥,預防感冒,白色食物最養肺。推薦:銀耳、杏仁、山藥。
▲冬:養精蓄銳,禦寒暖身,多吃黑色食物有益腎臟保養。推薦:黑豆、紫米、海參。

本書特色

.<24節氣保健要訣>順應四季循環,養生事半功倍,健康操之在己手!


24節氣的名稱有哪些含意?各時節最容易患上哪些疾病?一年四季該如何篩選飲食?生活起居又有哪些注意事項?跟隨著大自然的腳步,調整作息,控制飲食,抗病、強身、顧體質,從此身體底子越來越穩固,遠離莫名其妙的壞症頭!

.<飲食隨身速查>根據台灣產季列出24節氣食材,日日隨身查!

食材如此繁多,煩惱要如何通通背起來嗎?跟著節氣吃,不用傷腦筋!隨手翻一翻,便知道哪些食材正值盛產、哪些現在不該吃,清楚明瞭、方便查閱,讓當令的好食材,餐餐陪伴讀者精準「食療養生」!

.<104種養生食材>食材知識大匯整,一對一圖解,跟著節氣吃!

市場上百百種食物,究竟何時享食才是最正確的時間呢?羅列廚房中的常見食材,按照「適食節氣」分類,附帶「盛產季節」、「台灣產區」、「四氣五味」、「神奇功效」……所有你應該要知道的食材身家小檔案,不藏私一次全披露!

.<165道時令菜單>下廚烹飪有提點,在家動手做,靈感不枯竭!

你已經有了吃當令食材的概念,卻不知道該煮些什麼嗎?從挑選訣竅、到搭配宜忌,養生主婦實作的最佳小memo,獨家收錄極簡單易學的「時令recipe」,將成為讀者日常三餐的參考菜單,菜色變換的靈感來源,烹飪時刻不再一個頭兩個大!

作者序

順應天時,跟著四季吃健康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中,就提出了「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的「天人合一」理念,老祖宗認為人類與自然界是統一的完整體;「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氣之常也,人亦應之」點出了養生必須順應四季來「司歲備物」。

儒家孔老夫子也曾經教導百姓:「不時,不食。」藥食同源,食物和藥物一樣,具備防治疾病的影響力。吃下肚的食物,與我們的健康息息相關,飲食是養生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依據食物的性味及功效,順應二十四節氣更迭變換的規律,量身打造、對症飲食,進而使人體平衡地攝取營養素,減少疾病發生率,就是「食療養生」。

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溼度、溫度,以及時令蔬果,都有不同的屬性與功能。例如,為什麼人們喜歡在夏季來碗綠豆湯?因為綠豆能發揮清熱解暑的作用;為什麼薑母鴨與羊肉爐總是在入冬後才開始營業?因為它們可以增強機體抵禦寒冷的能力;為什麼春季要多食用蔬菜?因為豐富纖維質有助淨化血液、恢復疲勞,同時避免氣溫變化時感冒上身。

除此之外,台灣農業栽種技術成熟,加上大量蔬果進口,不少民眾發現,食材似乎已經越來越難分季節,許多品種幾乎一年四季都出現在市場上任君挑選;其實,業者們為了克服跨季節生長及跨區運輸的困難,往往噴灑較多農藥來防止這些農作物的蟲害,甚至是使用化學藥劑催熟或保鮮。當我們將非時令的蔬果吃進肚子裡去,不僅僅是違背了大自然的營養原則,成為環境污染的幫兇,更蒙上食安危機的陰影,身體當然跟著出毛病。

本書介紹了一年四季的飲食療養原則、二十四節氣的時令推薦食材,採用一對一圖解的方式,詳細介紹了100餘種食物的性味、功效、宜忌、特點,並獨家收錄行之有效、價值匪淺的「時令食譜」,為讀者提供了不同節氣裡的日常烹飪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大家省下醫藥費,以及購買任何補品、成藥的開銷,輕鬆掌握每一節氣唾手可得的養生食材,陰陽調和、強身健體、百毒不侵、祛病延年。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