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哲學獻給煩惱的大人們
By 哲學家
哲學是最實際、最貼近人生的學問,
思考的藝術是為日常困境而存在!
把你的煩惱告訴哲學家,
你的孤寂、脆弱、犯下的錯,
都將充滿哲思,
且更值得──活下去。
Philosophy哲學=Philo愛+sophy智
面對人際關係、工作、生存、對社會的不滿、內心的迷惘……
生命有盡頭、溫飽不一定會幸福,
「人生而在世,如何自處?」
本書以簡明、實用的方式,引領哲學走入你的生活
讓二十位著名哲學家,傾聽你的煩惱
思考一下,憂慮即有解決之道。
‧精選二十家哲學思想
‧解析哲學家生平與思想
‧以真實事件解說
‧獻給每個人的哲學語錄
尼采V.S虛無──
每天重覆上下班,找不到人生的目標,怎麼辦?
‧尼采否定基督教,宣稱「上帝已死」。基督教認為人的脆弱是正確的,只要將一切託付給神,為神奉獻,人的脆弱即可得到救贖,而這就是人生的價值。但尼采主張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變堅強,接受人生的「永劫回歸」,接受不斷循環的苦難與黑暗,並且征服它,堅強而光明地活下去。如此一來,人便不必當神的奴隸,不必追求基督教的價值。
‧真正重要的只有「堅強活下去」的意志,人生沒有意義,不要特地追求意義,認真過每一天就是意義的所在。接受人生的所有悲喜,你才能得到快樂,投身於自己的命運之中。在快樂的瞬間坦然快樂,就是所謂的生存。
列維納斯V.S孤獨──
單身獨立、不擅交際,在職場上成為孤鳥,卻又感到孤獨,怎麼辦?
‧列維那斯強調「他者」的重要性,主張因為意識到他者的存在,自我才得以存在。
而以自我為中心的西洋哲學,即容易使人產生「將他者同化」的弊端,而消弭了差異性、產生佔有慾,例如極權主義。
‧因此,運用列維那斯以「臉」辨識他者的方法,正視他者對自我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改變排斥的心態,即可一步步改善社交能力,化解過度的孤獨。
前言 給煩惱的大人們
不知道是否因為掛上哲學家這個狂妄的招牌,或者由於這幾年舉辦「哲學咖啡館」,不時有媒體報導的緣故,所以每天都有小孩和成人來找我商量。
這裡的成人指的是從30歲到60歲的人,年齡層相當廣泛。也不僅限於男性,也有很多女性。還有,我以前曾經在以女性讀者為主的周刊雜誌,寫過哲學煩惱專欄。
仔細想想,其實不管年紀多大,每個人都是在煩惱中過活吧。差別只在於每個年齡層煩惱的事情不一樣。這個部分確實很重要。長大成人以後,再回過頭去看,年輕時的煩惱不是小事一樁就是變成人生的養分。
但是,成人的煩惱可就不是這樣了。因為回頭時,已經處於迎接人生終點的階段。即使想要從中學習經驗,人生也早已沒有去運用成果的時間。正因如此,為了度過毫無遺憾的人生,應該盡早解決成人的煩惱。
其實我出版過的書,大部分是以年輕讀者為對象。但是,我自己也邁入40歲大關,而且最近諮詢成人煩惱的機會也特別多。因此,這次將成人限定的煩惱集結成冊。
把書名訂為《重新活過一次的人生哲學》是因為,我想應該有很多成人希望人生能重頭來過。用「成人限定」這個詞,可能會引起各種想像。「是在談論陷入泥沼的人際關係嗎?」、「關於性的問題嗎?」或者「社會問題吧?」等等。沒錯,就是這些問題。你想得到的問題全部都在這本書裡。
由於以具體煩惱進行說明,比較容易想像,所以我將自己所見所聞的實際煩惱作為題材。當然,考量到隱私問題,內容做過大幅調整……
因此,本書的架構如下。首先,聽取各種的具體煩惱。接著,選出歷史上最適合的一位哲學家來解決各種煩惱,利用他們的思想,進行討論。當然,除了哲學家的性格之外,也會介紹所有相關事項。
雖然一般在接受諮詢時也是如此,不過我個人會儘量參雜各種話題來持續進行對話。煩惱諮詢的內容通常較沉重,如果採取冷淡的態度,說者和聽者的情緒都會變得比較沉悶寡歡。哲學是邁向真理的積極活動,因此要明朗地解決問題。
另外,本書在每個主題最後都放上金言語錄。很多人在煩惱的時候,應該都希望找到一句有幫助、正中紅心的話。總之,可以依自己的煩惱閱讀這些名言、想像未來可能遇上的煩惱,先做好準備也無妨,或者只是單純享受閱讀樂趣也好。
不過,最建議在心靈脆弱的時候閱讀。只要是人都會碰上這種時期。如果剛好有可以說話的對象那就另當別論,但是如果沒有,我希望你一定要把這本書當成說話的對象。協助你度過彷彿心靈即將被撕裂、難以入眠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