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愛,不會讓你因為擔心失去而拒絕接受
真正的愛,讓你懂得付出並竭盡所能的愛人
真正的愛,讓你懂得付出並竭盡所能的愛人
小男孩杰登從羅馬尼亞被收養到美國,被母親棄養的失落,加上語言、文化與環境的巨大改變,加深了他的恐懼、失措與不安。為了防止自己再度被所愛的人遺棄,他選擇不要愛人,於是打從心裡抗拒對他全然付出的養父母。他捨棄柔軟舒適的床寧可睡地板,隨時隨地為自己儲備食物以防物資匱乏。衝突的遭遇讓他心裡受到極大的打擊,行為也隨之失序,他會突發性的衝動狂奔,習慣性的偷竊,甚至縱火……一次次進出兒童精神科與心理醫師診所,並沒有療癒內心的創傷,反而加劇他的頑強與反抗。
好不容易適應了生活,開始對愛的感受和概念懵懂萌芽時,養父母新的領養計畫使一切回到原點,被遺棄的不安再度啃蝕杰登的心。直到他遇見了哈薩克嬰兒之家的達米胥……
導讀與賞析
愛能彌補一切過錯 劉清彥(兒童文學作家)
「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聖經箴言
升國三那年暑假,母親領養了妹妹。三歲的她剛來到我們家,畏怯、恐懼和強烈的不安全感,全寫在她那張消瘦蒼白的小臉上。她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說話,腳上有淤青和香菸燙傷的疤痕,半夜還常常猛然坐起來號啕大哭……
親友們笑稱母親在自己找罪受,好不容易將四個頑皮剛烈的男孩拉拔到離手,可以稍稍喘息度日,卻又偏偏想不開,收養了一個得從把屎把尿開始帶起的受虐小女娃。我問母親為什麼要收養妹妹?她只是翻開聖經,給我看了一段記在詩篇裡的話:「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起這句話。
小孩出生後,理所當然應該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接受父母呵護照顧和疼愛,還有親朋好友的關懷,從這些具有安全感的關係中,慢慢學習愛與被愛,然後逐漸養成健全的人格。
然而,一個從小就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孩子,要他怎麼懂愛呢?
書中小男孩杰登的種種偏差行徑都其來有自。他打從心裡抗拒並厭惡對他全然付出的養父母,捨棄柔軟舒適的床寧可睡地板,隨時隨地為自己儲備食物,突發性的衝動狂奔,習慣性偷竊,甚至縱火……試想,一個自幼就被親生母親遺棄,在教養院中成長,並且頻頻受虐的小男孩,他該怎麼表現出一般人眼中的合理行為呢?或者該說,他知道什麼是符合眾人期待的合理行為嗎?
從羅馬尼亞來到美國,語言、文化與環境的巨大改變,加上必須面對陌生卻又得朝夕相處「父母」(他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都毫無印象呢),加深了他的恐懼、失措與不安全感。一次次進出兒童精神科與心理醫師的診療所,並沒有療癒他內心的創傷,反而加劇他的頑強與反抗。好不容易適應了生活,開始對愛的感受和概念懵懂萌芽的當口,養父母開啟新的領養計畫又使一切回復原點,被遺棄的不安全感再度啃蝕他的心。
一個十二歲、內心傷痕累累的男孩,該怎麼面對自己難以掌控和如同死結難解的人生?
同理心,這是作者提供的解藥。
哈薩克嬰兒之家裡的特殊需求小娃兒達米胥,意外成為他的解藥。在認識與互動的過程中,杰登不自覺得開始注意他、在乎他、擔心他、幫助他,情緒受到他的喜怒哀樂與處境牽動,為他設想人生的棋局,甚至積極介入影響養父母的領養計畫與決定,希望將達米胥占為己有。這一切前所未有的情感表現,儘管全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卻使他得以在過程中漸漸琢磨品味,然後驚覺-原來,這就是愛。懂了愛,讓他能夠理解養父母的心意與付出,也讓他多了自許的責任,欣然成為兩個小弟弟的哥哥,更使他原本被一連串過錯累積堆疊的悲苦人生,有了暖暖的愛遮蔽,展現出全新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辛西亞.角畑的作品向來充滿了濃濃的人文關懷,這或許和她艱難而沉重的家族背景有關。早年從日本移民美國的祖父,年紀輕輕便死於意外,背負著日裔身分,父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囚於美國的集中營,為日本出征的兩位叔叔也相繼死於戰禍。她雖生長於太平盛世,卻也經歷了大熔爐中的種族歧視與紛爭,文化與身分認同,一直是她擺脫不掉的宿命。她將這些悲苦的家族歷史和自己的體驗與思考,轉化成創作一本本動人小說的養分,將自己的關懷透過作品,如漣漪般擴展影響力。
美國的書評家盛讚本書將跨國收養議題各層面的問題表露無遺,我卻更願意以小孩的角度來看待他們對愛的需求、渴望、感受與學習,因為不管在任何國家與文化中,也不管在何種親屬與人際關係中,這對所有的小孩都是最深切的人生課題。
愛能彌補一切過錯 劉清彥(兒童文學作家)
「恨能挑起爭端,愛能遮掩一切過錯。」~聖經箴言
升國三那年暑假,母親領養了妹妹。三歲的她剛來到我們家,畏怯、恐懼和強烈的不安全感,全寫在她那張消瘦蒼白的小臉上。她不會自己上廁所,不會說話,腳上有淤青和香菸燙傷的疤痕,半夜還常常猛然坐起來號啕大哭……
親友們笑稱母親在自己找罪受,好不容易將四個頑皮剛烈的男孩拉拔到離手,可以稍稍喘息度日,卻又偏偏想不開,收養了一個得從把屎把尿開始帶起的受虐小女娃。我問母親為什麼要收養妹妹?她只是翻開聖經,給我看了一段記在詩篇裡的話:「父母離棄我,耶和華必收留我。」
翻譯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直想起這句話。
小孩出生後,理所當然應該在一個充滿愛的環境中成長,接受父母呵護照顧和疼愛,還有親朋好友的關懷,從這些具有安全感的關係中,慢慢學習愛與被愛,然後逐漸養成健全的人格。
然而,一個從小就被親生父母遺棄的孩子,要他怎麼懂愛呢?
書中小男孩杰登的種種偏差行徑都其來有自。他打從心裡抗拒並厭惡對他全然付出的養父母,捨棄柔軟舒適的床寧可睡地板,隨時隨地為自己儲備食物,突發性的衝動狂奔,習慣性偷竊,甚至縱火……試想,一個自幼就被親生母親遺棄,在教養院中成長,並且頻頻受虐的小男孩,他該怎麼表現出一般人眼中的合理行為呢?或者該說,他知道什麼是符合眾人期待的合理行為嗎?
從羅馬尼亞來到美國,語言、文化與環境的巨大改變,加上必須面對陌生卻又得朝夕相處「父母」(他對自己的親生母親都毫無印象呢),加深了他的恐懼、失措與不安全感。一次次進出兒童精神科與心理醫師的診療所,並沒有療癒他內心的創傷,反而加劇他的頑強與反抗。好不容易適應了生活,開始對愛的感受和概念懵懂萌芽的當口,養父母開啟新的領養計畫又使一切回復原點,被遺棄的不安全感再度啃蝕他的心。
一個十二歲、內心傷痕累累的男孩,該怎麼面對自己難以掌控和如同死結難解的人生?
同理心,這是作者提供的解藥。
哈薩克嬰兒之家裡的特殊需求小娃兒達米胥,意外成為他的解藥。在認識與互動的過程中,杰登不自覺得開始注意他、在乎他、擔心他、幫助他,情緒受到他的喜怒哀樂與處境牽動,為他設想人生的棋局,甚至積極介入影響養父母的領養計畫與決定,希望將達米胥占為己有。這一切前所未有的情感表現,儘管全然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卻使他得以在過程中漸漸琢磨品味,然後驚覺-原來,這就是愛。懂了愛,讓他能夠理解養父母的心意與付出,也讓他多了自許的責任,欣然成為兩個小弟弟的哥哥,更使他原本被一連串過錯累積堆疊的悲苦人生,有了暖暖的愛遮蔽,展現出全新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辛西亞.角畑的作品向來充滿了濃濃的人文關懷,這或許和她艱難而沉重的家族背景有關。早年從日本移民美國的祖父,年紀輕輕便死於意外,背負著日裔身分,父親於第二次世界大戰時被囚於美國的集中營,為日本出征的兩位叔叔也相繼死於戰禍。她雖生長於太平盛世,卻也經歷了大熔爐中的種族歧視與紛爭,文化與身分認同,一直是她擺脫不掉的宿命。她將這些悲苦的家族歷史和自己的體驗與思考,轉化成創作一本本動人小說的養分,將自己的關懷透過作品,如漣漪般擴展影響力。
美國的書評家盛讚本書將跨國收養議題各層面的問題表露無遺,我卻更願意以小孩的角度來看待他們對愛的需求、渴望、感受與學習,因為不管在任何國家與文化中,也不管在何種親屬與人際關係中,這對所有的小孩都是最深切的人生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