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是關於都蘭阿美族人對我的心靈引領,我從家鄉穿越大海來到此地,竟體驗到另一種熟悉感。」 ──史考特‧伊佐(Scott Ezell)
一部阿美族海洋史詩,一趟心靈洗滌之旅
從美西到台東,海上來的美國人在都蘭的日子
漂流與心靈歸鄉,是文學、藝術家千年來共同追尋的國度,本書記述的,即是美國詩人音樂家旅居台東都蘭兩年多的生活、沉思與觀察記錄。
本書作者史考特‧伊佐(Scott Ezell),美國加州人、民俗音樂家、詩人,十四年前藉由唱片合約預付金搬到都蘭,他加入當地藝術團體「意識部落」,在此寫詩、畫畫、做音樂,與原住民一起打獵、生活,也在此戀愛。這裡有阿美族人用漂流木幫他搭建的錄音室,他形容美若天仙、靜如處子的女友阿秀,不多話的歌手巴奈,有仁慈笑容的那布,坦率、友善的雕刻家E-ki……頭目的妻子還給他取了阿美族名字叫「瑞卡」(Rekal)。
都蘭部落的傳統價值是自然存在、自然消失,與人分享、互助、友善、熱愛藝術,讓作者發現自己並非過客,而是歸鄉遊子。但他也看出,這種介於傳統與現代的波希米亞式生活型態,逐漸被政府、財團侵蝕傷害,與百年前原住民遭受漢人、日本人欺瞞、迫遷祖地同出一轍。多年後,即使都蘭海岸依舊赤裸而原始,布滿漂流木和石塊,但以往用來凝聚部落情誼的傳統已經毀壞,原住民族的歷史與土地正義依然不見天日,只能遠離部落,在城市間不斷遷徙漂流。
作者以文學的筆調、豐沛的情感、犀利的觀察,指出台灣原住民面臨嚴峻的生活處境,逐漸喪失的祖靈信仰,以及流逝的意識部落精神。透過本書,讓台灣人重新認識自己曾經擁有的美好,重現都蘭糖廠原住民藝術家雕刻漂流木作品,有人邀請你圍繞營火高歌暢飲,意識部落再現都蘭糖廠、金樽海灘,而非僅存在記憶與想像中。
巴奈 歌手
那布 內本鹿文史工作者
胡台麗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兼所長
張四十三 角頭音樂負責人
──推薦
內文摘錄
那布(Nabu)甩一下他的髮辮,順順萊卡的緊身衣。他的手異常巨大,尺寸幾乎跟諷刺畫一樣誇張。手指一張開多肉厚實,但有種柔軟的特質,與他眼睛周圍一樣布滿皺紋,像是瞇眼遠眺或避開沙塵而擠出的細紋。布農文化村位於中央山脈山腳下,十一月的空氣中,整片草坪都散布著剛除過草的味道。我們一行五、六人在旅行背包裡塞滿米飯、麵條和脫水豬肉。此時,遊客四處閒晃,等待文化表演開始。緊鄰舞台的商店裡,婦女操作大型織布機,發出嗡嗡與嗶啵聲響,她們身著深藍束腰外衣和長裙,裙身繡有紅色與金色的小鑽。這些織布機對村子的工業來說算是成功,畢竟遊客都想從布農文化村裡帶點東西回去,即便這裡僅是遊覽車沿線暫停的其中之一而已。那布是文化村的文化主任,一個月前他打電話給我,邀請我進行為期兩週的「文化重建」之旅,他還特別用英文說出這個詞。
「六十五年前,日本人將我們從山上的村落遷至位於谷地的保留區。」他那天在電話中說:「現在我們打算搬回山上去了,回歸祖地可能要再花另一個六十五年,但至少我們是這樣計畫的。我們想重建古時小徑和村落,這樣我們才有家可以回去,才有個地方能留給後代子孫。你知道的,我們是狩獵民族與高山部落,我們不屬於這裡,不應在這個谷地種鳳梨維生。」
「我能做什麼呢?」
「你什麼都不用做,跟著來就好。去年我們得到政府許可,讓我們村子得到固定的位址,還用直升機空運一群老人家。我們持續上山,一年一年來建立一個基地。我們正在集結一群藝術家參與下個月的旅程,返鄉過程中,我們也想要有創意的表達。我們必須用僅存的一切來重新創造我們的文化。」
「還有誰會一起來?」
「有木雕師Vadsuku,一個台北來的作家,另外還有一些人。」
「我要帶什麼?」
「啥都不用帶,我們會搞定一切,你只要把自己帶來就好。」
一直以來,布農族都過著半遊牧式的狩獵與採集生活,也是日本人在同化原住民的計畫中,最後被遷居的部落之一。布農族獵取阿美族人頭的紀錄,直到二十世紀早期都還存在。因此,當布農族被遷到谷地的保留區時,其實他們的鄰區住的便是傳統的宿敵。與來自中央山脈南方的排灣族(Vadsuku的族別)不同,布農族沒有社會階層和權力中樞領導,唯有當戰事發生或出獵期間,他們才會依照過去的功勛選出一位臨時的領導者。布農族發展出一種獨特的標記來記載陰曆,其書寫系統不受外在條件影響,並刻載於木頭上。近年,布農族人以八部和聲聞名遐邇,並已在國際多次演出。
布農族人在自然景觀中悟出一種對萬物起源的認知,並漸漸連結到文化觀感、身分認同與生活方式。我老家算是個意外,那是由我父母的職涯規劃和最終的搬遷所決定──工作和遷徙,美國身分認同的兩大主要驅動力。我同意加入布農之旅,以便了解他們如何與「舊村」或「家園」連結,同時也能思索我自己的本土觀念,或者說是在地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