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完美媽媽爸爸的迷思,拋棄單一樣板的親職想像
沒有可供破關的育兒祕笈,也不是權威的教養聖經
而是藉由觀察自己、旁人、整個社會甚至其他國家
從更寬廣的脈絡,理解在每個親職現場遭遇的困境,從而創造出自己的出路
現代的父母,無法再用父母教養自己的方式教養自己的下一代,但來自專家、偽專家的各種意見,卻又常帶來無盡的焦慮。我們發現眾所奉行的育兒聖經,對自己的孩子不盡管用;而教養專家標榜的好媽媽典範,帶給自己的挫折也多於幫助。
因此,我們需要以最新理論或國外教育專家看法來實踐親職,卻發現教養理論也有不同流派,而且給出的指導互相牴觸。
我們逛產檢、逛醫生、逛幼兒園,極盡所能地付出所有時間、掏光自己錢包;我們勤奮地上網爬文、追蹤親子部落客動態。最後無奈地發現,自己迷失在育兒的集體焦慮之中,甚至失去選擇和判斷能力。
做父母的路途很漫長,從懷孕、生產、養育、教育、經營家庭生活,每個關卡都充滿挑戰。然而,當過關的招式都只有單一樣板,很可能讓落在樣板生活之外的夫妻卻步。
其實──
寶寶不一定要四小時喝一次奶,臀位出生也不一定要剖腹產。
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跟上標準身高,過動孩子需要的也可能不是藥物。
單一權威的教養腳本可能有效,規範性的時間和空間使用也有利於管理。但孩子的差異和創造力卻因此遭到抹殺,連帶抹除了社會的多樣性。
其實──
懷孕和生產可以不必讓醫療過度介入,回歸到生命的自然歷程,懷孕生產就不再是受苦,而是身體力量與自主的展現。
哺乳的母親,可以不再以「科學的僕人」屈從於權威的無差別指導,而是聽從自己的本能,悉心體會嬰兒的回饋,做個「養育的女王」。
當代父母的教養,可以不必精疲力竭地施肥、灌溉和規劃,而是放手讓孩子尋找自我的意義與本質,並學會自主決定。
家務分工,可以不要再以性別來決定,讓爸爸發展出自己的路數來照顧孩子,對於孩子和父母,都能體驗到更豐富的生活和生命經驗。
至於──
台灣原住民家庭,如何在都市中保存自我、傳承原鄉文化,讓孩子未來能在漢人社會中尊嚴地存在?
單親、同志以及障礙家庭,需要制度和文化如何配合,讓她們不再被孤立為不正常家庭而活得豐盛?
缺乏經濟和人際資源的父母,該如何突破受到階級意識主導的教養範本,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
我們又可以期待怎樣的教育體制,乃至於怎樣的國家,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也讓父母能保存他們自己?
這本書的作者包括──
半育兒半研究的大學老師、從事親職研究的學者、參與兒童與教育運動的社會工作者,以及持續觀察與反思教養態度的父母們。
這本書認為──
育兒不只是個人煩惱,更是社會/公共議題,唯有藉由不同經驗的討論和反思,才有可能拆解親職迷思,讓教養實作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間。我們最需要的,不是教導爸媽如何做爸媽,而是創造對孩子、對爸媽更友善的社會。
這本書希望──
針對台灣社會父母普遍的疑問或焦慮,提供社會學式的觀察,也就是從社會結構來解釋個人視角下的事件,從而讓陷於結構困境而無法掙脫父母,能因為獲得知識,做出更有把握的選擇,並從中看到更多現行的、可行的、和可企盼的生活想像,一起思考如何在台灣這塊土地實踐出來。
沒有可供破關的育兒祕笈,也不是權威的教養聖經
而是藉由觀察自己、旁人、整個社會甚至其他國家
從更寬廣的脈絡,理解在每個親職現場遭遇的困境,從而創造出自己的出路
現代的父母,無法再用父母教養自己的方式教養自己的下一代,但來自專家、偽專家的各種意見,卻又常帶來無盡的焦慮。我們發現眾所奉行的育兒聖經,對自己的孩子不盡管用;而教養專家標榜的好媽媽典範,帶給自己的挫折也多於幫助。
因此,我們需要以最新理論或國外教育專家看法來實踐親職,卻發現教養理論也有不同流派,而且給出的指導互相牴觸。
我們逛產檢、逛醫生、逛幼兒園,極盡所能地付出所有時間、掏光自己錢包;我們勤奮地上網爬文、追蹤親子部落客動態。最後無奈地發現,自己迷失在育兒的集體焦慮之中,甚至失去選擇和判斷能力。
做父母的路途很漫長,從懷孕、生產、養育、教育、經營家庭生活,每個關卡都充滿挑戰。然而,當過關的招式都只有單一樣板,很可能讓落在樣板生活之外的夫妻卻步。
其實──
寶寶不一定要四小時喝一次奶,臀位出生也不一定要剖腹產。
不是每個孩子都必須跟上標準身高,過動孩子需要的也可能不是藥物。
單一權威的教養腳本可能有效,規範性的時間和空間使用也有利於管理。但孩子的差異和創造力卻因此遭到抹殺,連帶抹除了社會的多樣性。
其實──
懷孕和生產可以不必讓醫療過度介入,回歸到生命的自然歷程,懷孕生產就不再是受苦,而是身體力量與自主的展現。
哺乳的母親,可以不再以「科學的僕人」屈從於權威的無差別指導,而是聽從自己的本能,悉心體會嬰兒的回饋,做個「養育的女王」。
當代父母的教養,可以不必精疲力竭地施肥、灌溉和規劃,而是放手讓孩子尋找自我的意義與本質,並學會自主決定。
家務分工,可以不要再以性別來決定,讓爸爸發展出自己的路數來照顧孩子,對於孩子和父母,都能體驗到更豐富的生活和生命經驗。
至於──
台灣原住民家庭,如何在都市中保存自我、傳承原鄉文化,讓孩子未來能在漢人社會中尊嚴地存在?
單親、同志以及障礙家庭,需要制度和文化如何配合,讓她們不再被孤立為不正常家庭而活得豐盛?
缺乏經濟和人際資源的父母,該如何突破受到階級意識主導的教養範本,找到適合自己的出路?
我們又可以期待怎樣的教育體制,乃至於怎樣的國家,讓孩子成為他們自己,也讓父母能保存他們自己?
這本書的作者包括──
半育兒半研究的大學老師、從事親職研究的學者、參與兒童與教育運動的社會工作者,以及持續觀察與反思教養態度的父母們。
這本書認為──
育兒不只是個人煩惱,更是社會/公共議題,唯有藉由不同經驗的討論和反思,才有可能拆解親職迷思,讓教養實作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間。我們最需要的,不是教導爸媽如何做爸媽,而是創造對孩子、對爸媽更友善的社會。
這本書希望──
針對台灣社會父母普遍的疑問或焦慮,提供社會學式的觀察,也就是從社會結構來解釋個人視角下的事件,從而讓陷於結構困境而無法掙脫父母,能因為獲得知識,做出更有把握的選擇,並從中看到更多現行的、可行的、和可企盼的生活想像,一起思考如何在台灣這塊土地實踐出來。
序言
打破完美媽媽/爸爸的神話:尋找親職實作的更多可能
梁莉芳(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文
小孩出生後,我常在需要自我介紹的公開場合表明母親的身份,藉以打破傳統對公/私領域的區隔與偏見:社會普遍認為,揭露工作以外的生活,會損害專業的建立。但對我而言,成為媽媽不僅豐富生命意義、創造多重的身分認同,也重新形塑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做媽媽四年多來的履歷經驗告訴我,「個人即政治」,育兒與教養過程中,每個環節的選擇與安排,不只是我們和孩子親密互動的結果,更多的時候,社會對於完美父母(特別是媽媽)的期待、專家論述對於兒童發展的標準,以及作為父母的價值信念和判斷,都在在影響孩子與我們的日常經驗。
我和這本書的主編宋宜真,先後做了媽媽。我們常透過臉書或是平常的訊息交換分享新手媽媽甘苦,在臉書按讚,或是留言「我懂」、「淚推」,成為不需要太多言語,心領神會的支持方式。印象很深刻,當時我和宜真架上的育兒百科選書幾乎重疊,從「百歲派」、「天才保姆」到「親密派」,我們用功研讀,也勤奮實作,但孩子的回饋往往不是書上描述的理想狀況。那時候,我們一邊祈求找到嬰兒的使用說明,一邊不時懷疑自己「做媽媽」的能力。隨著我們孩子的長大,育兒的焦慮雖有消減,但煩惱的種類卻更加琳琅滿目:孩子的身高體重、保姆托育到幼稚園的選擇、跟著親子部落客「瞎拼」傳說中的育兒聖品、和伴侶之間的分工與協商(或大戰),以及工作和母職該如何「輪班」。
這本書的發想,來自於我們相似又不盡相同的母職經驗。我們都曾經想要為育兒路上遭逢的難題尋找「標準」答案,但發現每個人的「標準」其實受到她/他所處的社會脈絡與生活情境所影響。當然,這更反映出我們的小孩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以標準化答案來衡量或要求自己的孩子,未必是合理作法。相較於市場上的暢銷育兒書,這本書不是提供破關的育兒祕笈,也不是權威的聖經寶典,而是藉由觀察自己、觀察旁人、觀察整個社會,甚至觀察其他國家的經驗,試圖在更大的脈絡下來理解個人遭遇的教養難題。每個人在面對懷孕、生產或教養現場的各種抉擇和反應,背後或許受到結構性因素所影響,而我們的想像是,若能找出這些形塑我們經驗的外在力量,或能為每個在親職現場感到困頓的父母,創造出各自的出路。
當今的親子教養建議,大多來自專家權威或是人氣鼎盛的作者。然而,不同專家的權威意見經常相左,人氣作者的自身經驗也常有盲點。大概是小孩兩歲多的時候,我終於有空出清書架上的親子教養書。這些寶典裡所推崇的「最重要的十件事」或是「讓孩子不哭鬧的方法」,孩子並不完全適用,這證明了每個孩子(與父母)都是獨特的。本書的作者包括半育兒半研究的大學老師、從事親職研究的學者、參與兒童與教育運動的社會工作者,以及持續觀察與反思教養態度的爸媽。換言之,在作者身分之外,我們也都是「地方父母」。本書書寫取徑的優勢在於一反主流教養書的專家口吻與指導態度,我們相信父母能從自身的育兒經驗中長出知識與力量,學習成為自己的「專家」。
過去這幾年台灣社會產出了大量的親職研究,從探究不同典範的教養論述與方式、課後才藝競賽背後的文化邏輯、專業化的母職實作,到科學母職如何影響不同兒童發展階段的親職經驗。蓬勃的現象背後暗藏社會對育兒與教養的集體焦慮。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跨界成為半吊子的親職研究學者,當時,我開始訪談身邊同為母親的朋友,以滾雪球的方式,請她們介紹其他有意願的受訪者。研究的初心,其實是想要回答自己在育兒與教養過程中遭遇的(遠超過)一百道難題。很有意思的巧合,從那時開始,我在研究所指導的學生也相繼展開與親職相關的研究,包括新手爸爸、全職媽媽、勞動階級的單親父親,以及有工作的媽媽(working mothers)。
藉由自己與學生的研究,我們觀察到,雖然婦女運動與性別運動提升了台灣整體的性別意識與平權觀念,但我們社會對於親職(特別是母職)的要求似乎越趨嚴苛。誠如社會學者雪倫‧海特(Sharon Hays)的觀察指出,密集母職是當代社會母職實作的重要特徵,預設媽媽為孩子的最佳照顧者,必須為育兒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在過程中,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以及專家論述作為指導原則的權威性,而我們犧牲的,可能是母親的福祉與自我的實現。同時,在全球化的脈絡下,我們(特別是中產階級父母)把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轉為對培養下一代競爭力的具體要求:期待教養出能與世界接軌的孩子。然而,在看似悲觀的霧霾中,我們依稀看到翻轉的可能: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願意挑戰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以更多元的形式實踐親職,不再只是負責陪玩。他們更多的參與,也可能改變媽媽作為孩子最佳照顧者的迷思。
這本書涵蓋的主題來自我和宜真的切身之痛,以及非正式的「市場調查」,蒐集了大家普遍關心的育兒與教養議題。親職的焦慮,在懷孕後便如影隨行,準媽媽作為女人的主體性往往消失在產科醫學知識與臨床實作的過程裡。孩子誕生後,除了初為人母/人父的喜悅,迎來的是一連串的挑戰:母乳哺餵、孩子的發展,甚至是育兒用品的選購,好像都決定了自己能不能成為稱職的父母。到底,誰才是完美爸媽?托育選擇,又是父母的另一個考驗,要自己帶?還是去幼兒園?團體學習好?還是加入現在正夯的共學?每個安排與決定背後的基礎又是什麼?這本書也納入不同家庭形態的親職經驗,藉此鬆動社會對「正常」家庭的定義,勾勒更多越界的可能。最後,透過討論國家的角色與教育的目的,我們指出育兒與教養孩子需要的公共支持。
本書作者分享的育兒經驗與實作不是「唯一」、「標準」或是「最好」的方式,信念與價值或許也不盡相同,但我們都相信,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作為父母更需要知道如何依據自己與孩子所處的脈絡和狀況,做出最適合的選擇和決定。育兒不只是個人煩惱,更是社會/公共議題,唯有藉由不同經驗的討論和反思,才有可能拆解親職迷思,讓教養實作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間。作為大學老師,我深知自己占據多麼有力的社會位置,但即便如此,我還是經常得面臨「做媽媽」的崩潰。我們最需要的,不是教導爸媽如何做爸媽,而是創造對孩子、對爸媽更友善的社會。
打破完美媽媽/爸爸的神話:尋找親職實作的更多可能
梁莉芳(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文
小孩出生後,我常在需要自我介紹的公開場合表明母親的身份,藉以打破傳統對公/私領域的區隔與偏見:社會普遍認為,揭露工作以外的生活,會損害專業的建立。但對我而言,成為媽媽不僅豐富生命意義、創造多重的身分認同,也重新形塑我與世界連結的方式。做媽媽四年多來的履歷經驗告訴我,「個人即政治」,育兒與教養過程中,每個環節的選擇與安排,不只是我們和孩子親密互動的結果,更多的時候,社會對於完美父母(特別是媽媽)的期待、專家論述對於兒童發展的標準,以及作為父母的價值信念和判斷,都在在影響孩子與我們的日常經驗。
我和這本書的主編宋宜真,先後做了媽媽。我們常透過臉書或是平常的訊息交換分享新手媽媽甘苦,在臉書按讚,或是留言「我懂」、「淚推」,成為不需要太多言語,心領神會的支持方式。印象很深刻,當時我和宜真架上的育兒百科選書幾乎重疊,從「百歲派」、「天才保姆」到「親密派」,我們用功研讀,也勤奮實作,但孩子的回饋往往不是書上描述的理想狀況。那時候,我們一邊祈求找到嬰兒的使用說明,一邊不時懷疑自己「做媽媽」的能力。隨著我們孩子的長大,育兒的焦慮雖有消減,但煩惱的種類卻更加琳琅滿目:孩子的身高體重、保姆托育到幼稚園的選擇、跟著親子部落客「瞎拼」傳說中的育兒聖品、和伴侶之間的分工與協商(或大戰),以及工作和母職該如何「輪班」。
這本書的發想,來自於我們相似又不盡相同的母職經驗。我們都曾經想要為育兒路上遭逢的難題尋找「標準」答案,但發現每個人的「標準」其實受到她/他所處的社會脈絡與生活情境所影響。當然,這更反映出我們的小孩是獨一無二的存在,以標準化答案來衡量或要求自己的孩子,未必是合理作法。相較於市場上的暢銷育兒書,這本書不是提供破關的育兒祕笈,也不是權威的聖經寶典,而是藉由觀察自己、觀察旁人、觀察整個社會,甚至觀察其他國家的經驗,試圖在更大的脈絡下來理解個人遭遇的教養難題。每個人在面對懷孕、生產或教養現場的各種抉擇和反應,背後或許受到結構性因素所影響,而我們的想像是,若能找出這些形塑我們經驗的外在力量,或能為每個在親職現場感到困頓的父母,創造出各自的出路。
當今的親子教養建議,大多來自專家權威或是人氣鼎盛的作者。然而,不同專家的權威意見經常相左,人氣作者的自身經驗也常有盲點。大概是小孩兩歲多的時候,我終於有空出清書架上的親子教養書。這些寶典裡所推崇的「最重要的十件事」或是「讓孩子不哭鬧的方法」,孩子並不完全適用,這證明了每個孩子(與父母)都是獨特的。本書的作者包括半育兒半研究的大學老師、從事親職研究的學者、參與兒童與教育運動的社會工作者,以及持續觀察與反思教養態度的爸媽。換言之,在作者身分之外,我們也都是「地方父母」。本書書寫取徑的優勢在於一反主流教養書的專家口吻與指導態度,我們相信父母能從自身的育兒經驗中長出知識與力量,學習成為自己的「專家」。
過去這幾年台灣社會產出了大量的親職研究,從探究不同典範的教養論述與方式、課後才藝競賽背後的文化邏輯、專業化的母職實作,到科學母職如何影響不同兒童發展階段的親職經驗。蓬勃的現象背後暗藏社會對育兒與教養的集體焦慮。孩子一歲多的時候,我跨界成為半吊子的親職研究學者,當時,我開始訪談身邊同為母親的朋友,以滾雪球的方式,請她們介紹其他有意願的受訪者。研究的初心,其實是想要回答自己在育兒與教養過程中遭遇的(遠超過)一百道難題。很有意思的巧合,從那時開始,我在研究所指導的學生也相繼展開與親職相關的研究,包括新手爸爸、全職媽媽、勞動階級的單親父親,以及有工作的媽媽(working mothers)。
藉由自己與學生的研究,我們觀察到,雖然婦女運動與性別運動提升了台灣整體的性別意識與平權觀念,但我們社會對於親職(特別是母職)的要求似乎越趨嚴苛。誠如社會學者雪倫‧海特(Sharon Hays)的觀察指出,密集母職是當代社會母職實作的重要特徵,預設媽媽為孩子的最佳照顧者,必須為育兒投入大量的時間和心力,在過程中,強調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方式,以及專家論述作為指導原則的權威性,而我們犧牲的,可能是母親的福祉與自我的實現。同時,在全球化的脈絡下,我們(特別是中產階級父母)把對於未來的不確定性轉為對培養下一代競爭力的具體要求:期待教養出能與世界接軌的孩子。然而,在看似悲觀的霧霾中,我們依稀看到翻轉的可能: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男性願意挑戰傳統男主外女主內的性別分工,以更多元的形式實踐親職,不再只是負責陪玩。他們更多的參與,也可能改變媽媽作為孩子最佳照顧者的迷思。
這本書涵蓋的主題來自我和宜真的切身之痛,以及非正式的「市場調查」,蒐集了大家普遍關心的育兒與教養議題。親職的焦慮,在懷孕後便如影隨行,準媽媽作為女人的主體性往往消失在產科醫學知識與臨床實作的過程裡。孩子誕生後,除了初為人母/人父的喜悅,迎來的是一連串的挑戰:母乳哺餵、孩子的發展,甚至是育兒用品的選購,好像都決定了自己能不能成為稱職的父母。到底,誰才是完美爸媽?托育選擇,又是父母的另一個考驗,要自己帶?還是去幼兒園?團體學習好?還是加入現在正夯的共學?每個安排與決定背後的基礎又是什麼?這本書也納入不同家庭形態的親職經驗,藉此鬆動社會對「正常」家庭的定義,勾勒更多越界的可能。最後,透過討論國家的角色與教育的目的,我們指出育兒與教養孩子需要的公共支持。
本書作者分享的育兒經驗與實作不是「唯一」、「標準」或是「最好」的方式,信念與價值或許也不盡相同,但我們都相信,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作為父母更需要知道如何依據自己與孩子所處的脈絡和狀況,做出最適合的選擇和決定。育兒不只是個人煩惱,更是社會/公共議題,唯有藉由不同經驗的討論和反思,才有可能拆解親職迷思,讓教養實作有更多的可能性和空間。作為大學老師,我深知自己占據多麼有力的社會位置,但即便如此,我還是經常得面臨「做媽媽」的崩潰。我們最需要的,不是教導爸媽如何做爸媽,而是創造對孩子、對爸媽更友善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