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困頓的感情提問、最療癒的愛情箴言
感動數十萬粉絲的愛情問答
感動數十萬粉絲的愛情問答
有人耽溺於愛情,有人被婚姻束縛,有人在工作中挫敗,有人遭親情綁架……
每個提問者都想從許常德的回答中獲得救贖或同理。
「放下」、「感謝」、「鬆綁」、「旅行」不只是愛的提醒,更是每個人都應具備對愛的四個態度。
揮別過去,讓自己歸零重生;
放下,不是放棄,而是教你學習如何重新開始。
愛上一個人,不容易;
放掉一個人,一樣不容易。
有太多執著、太多計較、太多心有不甘,手裡最後抓住的,都只是苦與累,再沒有其他。
明明那麼苦,明明受盡委屈,為什麼卻還不願意放下呢?
也許是失去了放下的能力,或長期養成了不能放下的習慣,當你如此執著於一種未來,你就會失去轉身的能力。
不要恐懼改變,放下是命運給你的機會,要你歸零重生,要你學習重新開始。
放過自己,執著隨之遠去,出路就在你的眼前。
總序
溫柔以對的力量
每一封來信都是紮實的人生經歷換來的,我讀了。謝謝來信者讓我深度閱讀人生陰暗處的真實,並有機會去幫他找條出路,這不僅是得到,還附上了考題,著實是完整的學習,有收穫,有付出……真不是感謝就夠的。
每一封回信,累積多了,也讓我慢慢從中體會了溫柔以對的力量,讓我明白最純潔的心情是不會用對錯看的,因為對錯只會挑起人的怨恨心,溫柔才能讓自己推離怨恨。
溫柔,不是凡事妥協或認命;溫柔,是心平氣和的看人生演變。不管這個變化是怎麼來的,或好或壞的,或委屈或奇蹟,都一再提醒你,這變化都有你史上的一分力氣,多寡都一樣,人生是共扛的。
這些信件來往,有天,也許會停止,但也會變成另一種方式持續……比如我發現很多臉友和我一樣在回信,這個轉折讓我驚喜,因為可以分擔我許多責任,不要只是聽我講。
有人寫了上百封信,但我卻沒回半封。這讓我也很放心,表示他有個讓他能持續寫信的去處,這比我回信還更有意義。真正該收信的是自己,真正該回信的也是自己。
回信的人,有天終會消失的,這很好,免除人無止境的依賴。依賴是很任性的低檔的愛,只會養成不如願會焦慮難受的習慣。寄信的人最起碼的禮貌,就是不要求一定會收到回信,沒這個體諒,不配收到回信。
沒有地址的來信,不只他一人看到的回信,這個隱藏和公開都成就了這個區域的尊嚴與包容。這四本書,希望只是個開始,如果可以,盼永遠繼續,並鼓勵擁有此書的人,看完後,再轉贈他人。
感謝,這些年來,我們的集體合作。
序
風景總有遠去的時候
放下,談何容易?
那麼就不放下,會不會比較輕易?
不放下,心就會懸著,如果你能明白這時候的幸褔是用辛苦來換的,那麼你就不會自己是苦的,而是覺得自己很幸運,終於用辛苦換得你要的幸福。
會覺得苦的人,都是認為不該苦的,認為幸福本就該得到的。不就是說好的幸福嗎?這樣想的人當然不會覺得吃苦是應該的,是他命苦或被某人害的。
其實每一種幸福的換取方式都不同,你要是不能知足,都要用委屈來看你的人生的話,你就會漸漸只看見你希望落空的部分,你會越來越怨,怨久了,就會形成一股散不去的怨氣,也會失去愛人的能力。
不放下的前提是……你要甘願的拿著。
受盡委屈,還是放不下,那麼,受盡委屈就是這不放下的代價。
即使受到扛起債務與被揍的威脅,還是放不下,那麼,你就沒有權利抱怨任何人,因為那都是你接受了這個遊戲規則才繼續的。
抱怨只是會讓你二度受傷,只是讓你看不到你還可以有其他收穫,你不服,又不放下,這矛盾才是讓你受盡折磨的原因,不全是那個人。
來人生一趟,你會經歷很多事,會做很多選擇。選錯了,你會付出一些代價,選對了,你會得到一些報償,但這些收穫與損失,不一定是你原先設定的那些,通常會有意外的收穫的,如果你能平心靜氣的公道想這一切的話。
你試著……只看收穫,不要只看那些損失。感情裡的損失,無非就是無愛後的計較,想多了,就會看不見自己的問題,怨久了,就會把問題都歸罪在他身上。
愛啊,都是在自導自演,所有的壞,都是在乎的人在寵的,所有的苦,也是為了抓住最後希望去爭取來的……才會那麼苦,還不想放下。明明抓到的只是苦,沒有其他。
是的,苦都是自找的。
放不下,也許是失去放下的能力,或長期養成了不能放下的習慣。
所以,可以把放下的問題提高到放下的能力,要有這種能力,你就必須去了解放下的好處與不放下的壞處。
放下,也許是更新你的擁有,也許是減輕某些負擔,也許是改變某種慣性,也許是不要你老是為某人操心,也許是要你的人際關係不偏食、朋友圈大一點,也許要學習離開舒適圈,也許太習慣就等於是怕改變,也許人終究要全都放下……既然最終一定要面對放下,何必讓死逼你放下。
當你知道放下不再是你原本恐懼排斥的那種想法,你就會從放下裡找到很強的正面能量,就會很開心的迎接放下的機會,一如放長假去旅行一樣興奮。
人啊,都被教導要多負責任,不論你負得起負不起,你都要扛起,尤其是對愛的人和家人。所以有能力的人通常會負最大的責任。這麼不公平的付出,到最後會演變成負太多責任的人會抱怨,沒有付出的人失去了付出的機會。
付出,不是失去。
放下,不是放棄。
有機會放下是命運給你的涼亭,要你歇歇,看看放下的狀態是什麼?讓誰依賴你的不放下……對依賴你的人,是不是一種危險?
中年後,是學習放下的重要時間,再晚,學習力會變差。不要以為放下有多容易,當時你多用力的學習緊緊抓住,現在就必須加倍的學習,才能放得下。放下是觀念,通了觀念,所有的執著就會跟著升級,不再離自己這麼近。
人生如果是列車,風景,總有遠去的時候。
溫柔以對的力量
每一封來信都是紮實的人生經歷換來的,我讀了。謝謝來信者讓我深度閱讀人生陰暗處的真實,並有機會去幫他找條出路,這不僅是得到,還附上了考題,著實是完整的學習,有收穫,有付出……真不是感謝就夠的。
每一封回信,累積多了,也讓我慢慢從中體會了溫柔以對的力量,讓我明白最純潔的心情是不會用對錯看的,因為對錯只會挑起人的怨恨心,溫柔才能讓自己推離怨恨。
溫柔,不是凡事妥協或認命;溫柔,是心平氣和的看人生演變。不管這個變化是怎麼來的,或好或壞的,或委屈或奇蹟,都一再提醒你,這變化都有你史上的一分力氣,多寡都一樣,人生是共扛的。
這些信件來往,有天,也許會停止,但也會變成另一種方式持續……比如我發現很多臉友和我一樣在回信,這個轉折讓我驚喜,因為可以分擔我許多責任,不要只是聽我講。
有人寫了上百封信,但我卻沒回半封。這讓我也很放心,表示他有個讓他能持續寫信的去處,這比我回信還更有意義。真正該收信的是自己,真正該回信的也是自己。
回信的人,有天終會消失的,這很好,免除人無止境的依賴。依賴是很任性的低檔的愛,只會養成不如願會焦慮難受的習慣。寄信的人最起碼的禮貌,就是不要求一定會收到回信,沒這個體諒,不配收到回信。
沒有地址的來信,不只他一人看到的回信,這個隱藏和公開都成就了這個區域的尊嚴與包容。這四本書,希望只是個開始,如果可以,盼永遠繼續,並鼓勵擁有此書的人,看完後,再轉贈他人。
感謝,這些年來,我們的集體合作。
序
風景總有遠去的時候
放下,談何容易?
那麼就不放下,會不會比較輕易?
不放下,心就會懸著,如果你能明白這時候的幸褔是用辛苦來換的,那麼你就不會自己是苦的,而是覺得自己很幸運,終於用辛苦換得你要的幸福。
會覺得苦的人,都是認為不該苦的,認為幸福本就該得到的。不就是說好的幸福嗎?這樣想的人當然不會覺得吃苦是應該的,是他命苦或被某人害的。
其實每一種幸福的換取方式都不同,你要是不能知足,都要用委屈來看你的人生的話,你就會漸漸只看見你希望落空的部分,你會越來越怨,怨久了,就會形成一股散不去的怨氣,也會失去愛人的能力。
不放下的前提是……你要甘願的拿著。
受盡委屈,還是放不下,那麼,受盡委屈就是這不放下的代價。
即使受到扛起債務與被揍的威脅,還是放不下,那麼,你就沒有權利抱怨任何人,因為那都是你接受了這個遊戲規則才繼續的。
抱怨只是會讓你二度受傷,只是讓你看不到你還可以有其他收穫,你不服,又不放下,這矛盾才是讓你受盡折磨的原因,不全是那個人。
來人生一趟,你會經歷很多事,會做很多選擇。選錯了,你會付出一些代價,選對了,你會得到一些報償,但這些收穫與損失,不一定是你原先設定的那些,通常會有意外的收穫的,如果你能平心靜氣的公道想這一切的話。
你試著……只看收穫,不要只看那些損失。感情裡的損失,無非就是無愛後的計較,想多了,就會看不見自己的問題,怨久了,就會把問題都歸罪在他身上。
愛啊,都是在自導自演,所有的壞,都是在乎的人在寵的,所有的苦,也是為了抓住最後希望去爭取來的……才會那麼苦,還不想放下。明明抓到的只是苦,沒有其他。
是的,苦都是自找的。
放不下,也許是失去放下的能力,或長期養成了不能放下的習慣。
所以,可以把放下的問題提高到放下的能力,要有這種能力,你就必須去了解放下的好處與不放下的壞處。
放下,也許是更新你的擁有,也許是減輕某些負擔,也許是改變某種慣性,也許是不要你老是為某人操心,也許是要你的人際關係不偏食、朋友圈大一點,也許要學習離開舒適圈,也許太習慣就等於是怕改變,也許人終究要全都放下……既然最終一定要面對放下,何必讓死逼你放下。
當你知道放下不再是你原本恐懼排斥的那種想法,你就會從放下裡找到很強的正面能量,就會很開心的迎接放下的機會,一如放長假去旅行一樣興奮。
人啊,都被教導要多負責任,不論你負得起負不起,你都要扛起,尤其是對愛的人和家人。所以有能力的人通常會負最大的責任。這麼不公平的付出,到最後會演變成負太多責任的人會抱怨,沒有付出的人失去了付出的機會。
付出,不是失去。
放下,不是放棄。
有機會放下是命運給你的涼亭,要你歇歇,看看放下的狀態是什麼?讓誰依賴你的不放下……對依賴你的人,是不是一種危險?
中年後,是學習放下的重要時間,再晚,學習力會變差。不要以為放下有多容易,當時你多用力的學習緊緊抓住,現在就必須加倍的學習,才能放得下。放下是觀念,通了觀念,所有的執著就會跟著升級,不再離自己這麼近。
人生如果是列車,風景,總有遠去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