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老是叫不動、講不聽、皮到不行、靜不下來?
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壓力大!
與其仰賴「抗壓力」,不如找出壓力源,培養「調整力」!
所有怪、懶、壞、笨、慢,迎刃而解。
不是孩子不聽話,而是壓力大!
與其仰賴「抗壓力」,不如找出壓力源,培養「調整力」!
所有怪、懶、壞、笨、慢,迎刃而解。
★《出版人週刊》:「棘手的親子關係有解!」
★《柯克斯評論》:「這本書可以幫助所有年齡的孩子,從混亂狀態中回復平靜。」
沒有問題小孩,只有不被了解的孩子!當孩子大吵大鬧,或退縮不前時,
別急著:矯正孩子言行,貼上「壞孩子」、「怪小孩」標籤。
先看出:孩子對你發出的求救訊號、覺察何時壓力失衡了。
5個步驟,自我調整,幫大人重塑觀點,幫孩子找回學習焦點。
孩子的「問題行為」,其實是對大人發出的求救訊號!
‧孩子好皮,根本靜不下來
→孩子可能根本不知道「安靜」是什麼感覺,又要如何冷靜。
‧孩子好懶,叫也叫不動
→長期放空的孩子,並非「軟弱」或「不夠努力」,他們只是經驗太多壓力。
‧孩子好兇,老是生氣頂嘴,嫌爸媽好煩!
→不要只聽孩子說了什麼,而要去聽他如何表達。孩子失控使壞,無關自制力不佳,或意志力不堅,那只是孩子讓大人知道「他好痛苦」、「遇上難題」了。
‧孩子不聽話,講也講不聽
→在孩子聽得進去時才說。要他再怎麼努力聽話也沒用,除非先解決壓力問題。
‧孩子太膽小,不敢跟人說話
→看似孤僻,可能只是不知如何與人互動,不代表孩子不渴望社交活動。
如何找出孩子的壓力源?
生理 × 情緒 × 認知 × 社交 × 利社會,5個領域,著手處理:
是否座椅不好坐,讓孩子坐不住?是否環境太混亂,讓孩子過度緊張焦慮?孩子是需要社交活動,還是好好獨處休息?孩子在何時因何事,出現反社會行為或品格缺失?如說謊、霸凌。
發現「問題行為」當下,正是培養調整力的寶貴時機。5個步驟,自我調整:
1.解讀訊號,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意義。
2.偵測壓力,找出孩子的壓力源和固定模式。
3.減少壓力。
4.自我覺察,幫助孩子意識到何時壓力過大。
5.做出回應,找出有助於冷靜休息、恢復的方法。
名人推薦
從全新的角度看孩子推薦(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麗芳 《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幸佳慧 兒童文學作家、閱讀推廣推手
許皓宜 諮商心理師
許瑞云 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
陳安儀 親職專欄作家
陳藹玲 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
楊俐容 親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
真心希望這一本書,可以讓台灣的父母看到孩子行為背後想要吶喊的痛苦,進而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王麗芳
閱讀完本書,我回到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很多問題彷彿又獲得解答,很多困境似乎又看見希望。──諮商心理師,許皓宜
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我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家長和老師也會開始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一味要求孩子自我控制。──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許瑞云醫師
現在的孩子,自小就經驗了過多錯綜複雜的壓力,若能從小學會如何自我調整,對未來的發展肯定有很大幫助。──富邦文教基金會董事長,陳藹玲
協助孩子發展自我調整策略,將這項終生受用的機制,逐漸移轉為孩子自覺且內化的大能力。這個歷程,是我陪伴孩子成長、投入情緒與親職教育一直以來所堅信的……更是我之所以推薦本書的主要原因。──親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楊俐容
推薦序
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王麗芳
拿到這一本書的翻譯稿時,我用了快一個月慢慢細讀,愈讀我就愈慶幸這一本書可以在台灣發行,真心的希望這一本書可以改變很多父母的觀念。從我開始寫親子文章記錄孩子的成長開始,就一直苦口婆心想讓很多大人知道,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壞孩子,只有用錯方式表達困難的孩子,去看孩子本身的行為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為背後的原因,因為只有解決源頭,才能真正給予孩子幫助。
我遇過一個男孩,是學校家中的頭痛人物,母親形容他過動,甚至有些暴力傾向,我看過小男孩東西被搶走的時候,狠狠將對方咬到手臂血流不止。這位媽媽非常努力安排很多很多活動,一直相信這樣的孩子只要耗完電,就會好了。於是這個男孩每天就是一堆的體育活動,直到整個人累到睡著,這是很多台灣的父母堅信的,以為讓孩子把電耗盡,就是幫助孩子情緒控制的最好方式。
運動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舒壓方式,但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方。只因為孩子的壓力還是在,他不知道如何不傷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他的暴力是一種展示自己挫敗的方式,就如同本書作者一直強調的概念,大人一直試圖的讓孩子「安靜」,卻不知道這個孩子從來沒有體驗過「平靜」的感覺。
在我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才了解孩子長大的過程有多麼不簡單,當孩子不懂怎麼破題跟別人互動時,孩子是有壓力的站在一旁看著別的孩子玩,不會分辨別人無形的意涵時,是多麼容易誤解別人的好意;聽不懂別人話語後面的意思時,是多麼容易被罵白目;不懂拿捏力道,是多麼容易被誤解是暴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的能力又更複雜,學習的障礙沒被發現,只是一直被戴上「不用功」的帽子,其實更讓孩子挫折。
這一本書讓父母可以引導父母去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可以提供父母更好的方式協助孩子,真心的希望這一本書,可以讓台灣的父母看到孩子行為背後想要吶喊的痛苦,進而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孩子們最需要的愛,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
確實,這也是我從諮商工作中獲得的經驗:即便是看似偏差的問題行為,也只是孩子的表達方式而已。許多大人總以為,孩子內在有什麼心情,自己會說出來,殊不知他們可能更善於用「行為」來表達自己。
然而作者提出了許多相當不錯的觀點,告訴我們,面對孩子的問題時,首先我們要理解孩子所面臨的壓力。沈克爾博士透過他在心理學領域的專業,從五個面向引導我們去思考孩子的壓力,並且透過一些可依循的流程,協助孩子在某些看似危機的狀況下,將挫折時刻轉成培養自我調整能力的時機。
閱讀完本書,我回到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很多問題彷彿又獲得解答,很多困境似乎又看見希望。
是的,我們對孩子的愛是不停歇的;而孩子們最需要的愛,則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自我控制
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許瑞云醫師
市面上有不少教養孩子的書,大多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本書作者沈克爾博士,則提出一個更有效的方式──讓孩子學習自我調整。
作者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協助各式各樣的「問題」孩子,他發現其實沒有難以管教的孩子,更沒有所謂「沒救的壞孩子」,那些被視為「有問題」的孩子或大人,其實只是壓力過大,卻不知如何自我調整。
壓力過大或身體能量過低時,孩子會有封閉自己(自閉)、行為衝動(過動)、產生暴力傾向或沉迷於網路遊戲、拒絕上學等行為。書上分享的真實案例,很多都是讓父母師長感到萬分頭痛的孩子教養問題,這些孩子如果沒有用對的方法去引導,往往會使狀況持續惡化。
作者除了案例分享,也教導讀者詳細的自我調整步驟,包括如何辨識和處理孩子的壓力源,例如:父母之間的關係、聲音、光亮度、氣味、觸覺、溫度、姿勢、睡眠、運動量不足和營養不均衡等因素,都可能使孩子感到壓力。每個孩子對壓力源的敏感度不同,某個孩子覺得很舒服的光亮度,可能會讓另一個孩子備感壓力和痛苦。
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我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家長和老師也會開始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一味要求孩子自我控制,更不是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籤。
調整力,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大能力
親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楊俐容
我家地處臺北邊陲地帶,大女兒就讀位於市中心的高中時,偶爾需要晚歸,如果又碰到爸爸不在,我就會帶著還在讀小學低年級的二女兒去接她。有一天正準備出門,二女兒突然跟我說:「我還是不要跟你去接姊姊比較好。」我正納悶著,她又接著說:「因為開車開很久,如果到了學校,還要在車裡頭等很久,我會覺得身體裡面好像有一把火要跑出來,姊姊一上車,我就很想和她吵架。」
「這小女生還真有自覺,」我邊想邊回應她:「哇!是很像噴火龍那樣嗎?」接著母女倆就「噴火龍什麼時候會發火、身體有什麼樣的感受」,進行了一番討論之後,我又問:「嗯,媽咪也不想讓噴火龍坐太久的車子,可是沒有大人在家,又不能把你單獨留在家裡,怎麼辦才好呢?」只見她蹙眉想了一會兒,認真說:「要不,你找個地方停車,陪我在人行道上散散步、跑一跑,我的火就會變得小一點。」於是我們提早出門,在學校附近走動了好一會兒,等姊姊上車,一向情感深厚的姊妹倆嘰嘰喳喳聊起天來,事情也就圓滿落幕了。
對於如我家二女兒這般活動量偏高、衝動性較強的孩子來說,能夠辨識來自內在的衝動、從外在線索研判哪些因素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並進一步找出自我調整策略,以打破情緒和壓力帶來的惡性循環,是幫助他們保持自我、卻又能日漸成熟不可或缺的經驗。然而,如果沒有大人的協助和引導,孩子很難自行發展出這種自覺與調整的能力。
透過辨識出孩子何時壓力過大(無論來自生理、情緒、認知或社交),找出並調降孩子的壓力源,可以降低孩子失調的機率;接著再善用這些成功經驗,引導孩子自我覺察,並協助他們發展自我調整的策略,將這項終生受用的機制,逐漸移轉為孩子自覺且內化的大能力。這個歷程,是我陪伴孩子成長、投入情緒與親職教育一直以來所堅信的,也是本書所闡述的要義,更是我之所以推薦本書的主要原因。
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孩子只是卡住了》作者 王麗芳
拿到這一本書的翻譯稿時,我用了快一個月慢慢細讀,愈讀我就愈慶幸這一本書可以在台灣發行,真心的希望這一本書可以改變很多父母的觀念。從我開始寫親子文章記錄孩子的成長開始,就一直苦口婆心想讓很多大人知道,這世界上沒有所謂的壞孩子,只有用錯方式表達困難的孩子,去看孩子本身的行為不重要,重要的是行為背後的原因,因為只有解決源頭,才能真正給予孩子幫助。
我遇過一個男孩,是學校家中的頭痛人物,母親形容他過動,甚至有些暴力傾向,我看過小男孩東西被搶走的時候,狠狠將對方咬到手臂血流不止。這位媽媽非常努力安排很多很多活動,一直相信這樣的孩子只要耗完電,就會好了。於是這個男孩每天就是一堆的體育活動,直到整個人累到睡著,這是很多台灣的父母堅信的,以為讓孩子把電耗盡,就是幫助孩子情緒控制的最好方式。
運動的確是一種很好的舒壓方式,但不是所有問題的解方。只因為孩子的壓力還是在,他不知道如何不傷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他不知道怎麼跟人相處,他的暴力是一種展示自己挫敗的方式,就如同本書作者一直強調的概念,大人一直試圖的讓孩子「安靜」,卻不知道這個孩子從來沒有體驗過「平靜」的感覺。
在我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我才了解孩子長大的過程有多麼不簡單,當孩子不懂怎麼破題跟別人互動時,孩子是有壓力的站在一旁看著別的孩子玩,不會分辨別人無形的意涵時,是多麼容易誤解別人的好意;聽不懂別人話語後面的意思時,是多麼容易被罵白目;不懂拿捏力道,是多麼容易被誤解是暴力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需要的能力又更複雜,學習的障礙沒被發現,只是一直被戴上「不用功」的帽子,其實更讓孩子挫折。
這一本書讓父母可以引導父母去看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可以提供父母更好的方式協助孩子,真心的希望這一本書,可以讓台灣的父母看到孩子行為背後想要吶喊的痛苦,進而幫助孩子真正的無壓力成長。
孩子們最需要的愛,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諮商心理師 許皓宜
我相當喜歡這本書的書名:「孩子不是壞,只是壓力大。」
確實,這也是我從諮商工作中獲得的經驗:即便是看似偏差的問題行為,也只是孩子的表達方式而已。許多大人總以為,孩子內在有什麼心情,自己會說出來,殊不知他們可能更善於用「行為」來表達自己。
然而作者提出了許多相當不錯的觀點,告訴我們,面對孩子的問題時,首先我們要理解孩子所面臨的壓力。沈克爾博士透過他在心理學領域的專業,從五個面向引導我們去思考孩子的壓力,並且透過一些可依循的流程,協助孩子在某些看似危機的狀況下,將挫折時刻轉成培養自我調整能力的時機。
閱讀完本書,我回到自己身為母親的角色,很多問題彷彿又獲得解答,很多困境似乎又看見希望。
是的,我們對孩子的愛是不停歇的;而孩子們最需要的愛,則是能被父母所理解。
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自我控制
哈佛醫師心能量系列作者、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副主任 許瑞云醫師
市面上有不少教養孩子的書,大多把重點放在如何幫助孩子控制自己的行為。本書作者沈克爾博士,則提出一個更有效的方式──讓孩子學習自我調整。
作者常受邀到世界各地去協助各式各樣的「問題」孩子,他發現其實沒有難以管教的孩子,更沒有所謂「沒救的壞孩子」,那些被視為「有問題」的孩子或大人,其實只是壓力過大,卻不知如何自我調整。
壓力過大或身體能量過低時,孩子會有封閉自己(自閉)、行為衝動(過動)、產生暴力傾向或沉迷於網路遊戲、拒絕上學等行為。書上分享的真實案例,很多都是讓父母師長感到萬分頭痛的孩子教養問題,這些孩子如果沒有用對的方法去引導,往往會使狀況持續惡化。
作者除了案例分享,也教導讀者詳細的自我調整步驟,包括如何辨識和處理孩子的壓力源,例如:父母之間的關係、聲音、光亮度、氣味、觸覺、溫度、姿勢、睡眠、運動量不足和營養不均衡等因素,都可能使孩子感到壓力。每個孩子對壓力源的敏感度不同,某個孩子覺得很舒服的光亮度,可能會讓另一個孩子備感壓力和痛苦。
這是一本值得大力推薦的好書,我很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台灣的家長和老師也會開始陪伴孩子學習自我調整,而非一味要求孩子自我控制,更不是給孩子貼上各種標籤。
調整力,讓孩子終身受用的大能力
親職教育、兒童青少年心理專家、台灣芯福里情緒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 楊俐容
我家地處臺北邊陲地帶,大女兒就讀位於市中心的高中時,偶爾需要晚歸,如果又碰到爸爸不在,我就會帶著還在讀小學低年級的二女兒去接她。有一天正準備出門,二女兒突然跟我說:「我還是不要跟你去接姊姊比較好。」我正納悶著,她又接著說:「因為開車開很久,如果到了學校,還要在車裡頭等很久,我會覺得身體裡面好像有一把火要跑出來,姊姊一上車,我就很想和她吵架。」
「這小女生還真有自覺,」我邊想邊回應她:「哇!是很像噴火龍那樣嗎?」接著母女倆就「噴火龍什麼時候會發火、身體有什麼樣的感受」,進行了一番討論之後,我又問:「嗯,媽咪也不想讓噴火龍坐太久的車子,可是沒有大人在家,又不能把你單獨留在家裡,怎麼辦才好呢?」只見她蹙眉想了一會兒,認真說:「要不,你找個地方停車,陪我在人行道上散散步、跑一跑,我的火就會變得小一點。」於是我們提早出門,在學校附近走動了好一會兒,等姊姊上車,一向情感深厚的姊妹倆嘰嘰喳喳聊起天來,事情也就圓滿落幕了。
對於如我家二女兒這般活動量偏高、衝動性較強的孩子來說,能夠辨識來自內在的衝動、從外在線索研判哪些因素會導致這樣的結果,並進一步找出自我調整策略,以打破情緒和壓力帶來的惡性循環,是幫助他們保持自我、卻又能日漸成熟不可或缺的經驗。然而,如果沒有大人的協助和引導,孩子很難自行發展出這種自覺與調整的能力。
透過辨識出孩子何時壓力過大(無論來自生理、情緒、認知或社交),找出並調降孩子的壓力源,可以降低孩子失調的機率;接著再善用這些成功經驗,引導孩子自我覺察,並協助他們發展自我調整的策略,將這項終生受用的機制,逐漸移轉為孩子自覺且內化的大能力。這個歷程,是我陪伴孩子成長、投入情緒與親職教育一直以來所堅信的,也是本書所闡述的要義,更是我之所以推薦本書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