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力壯了 就不老 | 拾書所

肌力壯了 就不老

$ 320 元 原價 320
年過40後是人生極為重要的分水嶺,
當你準備開始人生的下半場,「健康」才是你最重要的財富。
讓運動防護師來告訴你,如何迎來一個「不跌倒」熟年生活。

台灣正邁入高齡化社會,有許多40後的人們開始規劃自己的下半場,怕自己成為「一個人的老後」,或是「下流老人」。總是積極籌劃著投資理財、攝食營養、美顏抗老,卻忘了人體健康的最基本關鍵——肌肉耐力。

常聽人們這麼說:「老人不能跌倒,一跌就再也起不來了。」這是為什麼呢?

這完全是「肌少症」在作祟。人們在中年之後,總是越來越不愛動,成了熟齡族之後更是如此,不只不動,更覺得一動就傷筋動骨的,對身體健康不好。這是完全錯誤的觀念。

人若不運動,體內支撐骨架的肌肉耐力便會流失,甚至是肌肉會變少,也就是所謂的肌少症。缺乏肌肉的支撐,人體反而更容易跌倒受傷。也就會產生「一跌就再也起不來了」的狀況。

因此,本書作者運動防護專家林冠廷,特別運用自己碰到的實際案例,設計出60種不同部位的肌力運動操,讓熟年人口也能安心運動,增強自己的肌力,不用再害怕「一跌就再也起不來了」,而且還讓自己擁有一個黃金熟年。
 
作者序

人無法避免邁入老化,但絕對能選擇高品質的老化生活!


高齡化社會,是現今每個國家都會面臨的問題,而台灣更是全世界老化速度數一數二快的國家,加速的原因可能是社會福利變好,生活品質提升,醫藥技術日漸發達造成死亡率下降,當然出生率下降也是造成高齡化社會的原因之一。

人口老化造成很多的社會現象,其中最令人關注的莫過於「健康問題」和「經濟問題」。

本書不談經濟面,但從健康的角度切入此議題,還是可以發現兩者有很大的關係。例如:一個家庭有一個需要照顧的老人,無論是請看護,或者是由某位家庭成員照顧,都是家庭收入的減少,若是老人家同事併發些重大疾病,那龐大的醫療支出很可能大大影響整個家庭,甚至整個家族。

因此,回過頭思考,藉由正確的運動讓每個人都可以保持健康的身體,其實也是解決「經濟問題」的一個重要的方法!

根據科學研究, 30歲過後,如果一個不運動的人,平均每年肌肉量會下降1~2%,一個70歲的年長者的肌肉量甚至只有30歲的六成,若是長期臥病在床的人,其肌肉萎縮的程度更是快速,而這就是所謂的「肌少症」。

雖然這不是什麼立即致命的疾病,但會讓人容易疲勞、容易受傷,甚至誇張的一下床踩地就骨折,並且和許多慢性疾病都有關聯,是不能夠忽視的症狀;所以本書不只提到要運動,更強調要進行些許「肌力訓練」,有效促進肌肉生成,確實提升生活品質!(Alfonso J. Cruz-Jentoft 2010)
人的老化,不能只看實際的數字,而是要同時間注意身體器官機能,還有心靈的快樂與否,筆者看過許多的長輩,雖然年事已高,但藉著良好的飲食習慣、健康的作息與運動,再加上和諧的人際關係,在老年的生活品質上相當好,其中在人際關係方面,更是補足年長者在心理層面的需求,他們也需要陪伴、需要有人可以分享事物,甚至需要有舞台展現自己。

所以本書藉著二十一個實際的案例,在做運動的同時也鼓勵年長者與另一半、與家人與朋友多多相處,讓心靈健康的同時,更讓身體也一併健康了起來;而本書的模特兒就是最好的例子,因為長期有運動的習慣並且定期參與社交活動,所以即便年近半百了,還是看起來相當年輕,身體也沒有特殊的病痛!

其實,大家都知道台灣已經逐步邁入了高齡化的社會,無論是政府或者民間都有很多相關的政策,或機構提供相關服務,甚至有些嗅到商機的投資者也開始往這個產業投入資金,看好前景,筆者覺得其實這是好現象。

因為大家開始重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了,但美中不足的是,大多數的政策或者措施,都是針對已經需要照顧的老人家所提供的,而較少「預防」相關問題的處理方案,當然這個面向很廣,其中剛好有個健康的部分,筆者希望藉由本身些許的訓練知識提供給大家,提升大家在年事已高的時候,還能有好的生活品質,預防落入「下流老人」的迴圈。

寫這本書,要特別感謝文經社謝主編,當我有些對老人訓練的想法的時候,謝小姐給了我舞台可以盡情發揮;更感謝 中國醫藥大學運動醫學系系主任 王慧如老師,在我畢業後依然給我許多的幫助,無論是專業知識層面的幫助,或者是人生上遇到的問題,真的非常感謝;感謝台中魄瘋體能訓練中心的館長張詩詮先生提供優質場地與專業的訓練動作指導;最後也要感謝一路支持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老婆 林亞萱,照顧我們的女兒讓我無後顧之憂的衝刺,真的感覺很窩心,最後感謝我的上帝,因為在人所不能,在神凡事全能。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