帖木兒之後:1405-2000 年全球帝國史 | 拾書所

帖木兒之後:1405-2000 年全球帝國史

$ 650 元 原價 650

榮獲當年度Wolfson史學獎,
首創「歐亞革命」帝國史觀,顛覆了歷史課本的西歐視角,
唯一貫穿中西的帝國通史!
全方位俯瞰六世紀(1405~2000年)的世界舞台


◎江南和英國條件相仿,為什麼工業革命只發生在後者?
◎清朝平定新疆,其意義相當於歐洲征服美洲?
◎大英帝國殖民印度,其實是為求生存?
◎日本鎖國時,江戶繁榮無比,一城人口數就超越當時歐洲各國?
◎俄國1812年擊退拿破崙,二戰還成為打倒希特勒的主力?
帝國究竟是個人的野心霸業,還是歷史的常態?

▍為什麼1405年帖木兒死後,世界上再無全球帝國?!▍

《帖木兒之後》將世界視為一個完整的有機體,用真正的全球視野、全方位視角,為人類現代史提供了嶄新(但平衡可靠)的觀點。歷來史學名著與此鉅作相比,都顯得有所侷限;日後我們也很難期待再有超越之作。

帖木兒是史上最後一位「世界征服者」。他的部隊燒殺劫掠,征討範圍西達地中海濱,東抵中國邊境,似乎再過不久,就能恢復其祖先成吉思汗時期的帝國版圖。然而,當他於一四○五年去世,一統天下的帝國也從此告終,至今再不復見。

接下來的歷史書寫,傳統上都以歐洲帝國的擴張作為世界舞台的焦點,卻忽視了伊斯蘭世界和東亞偉大文明的並存,在當時形成三足鼎立的均勢形勢。直到歐亞世界發生一場革命,才使這均勢發生改變,但也從未徹底翻轉過。

從帖木兒去世到二十世紀結束,這六百年之間,亞洲的幾大帝國並未受到歐洲入侵者的深刻撼動。中華帝國歷經種種內憂外患,至今屹立不搖,反倒是曾經「日不落」的大英帝國走向了滅亡,而納粹帝國更在竄起後不旋踵間,就遭擊潰。

帝國的興衰或屹立,其背後的原因仍是世界史領域極耐人尋味的謎題。

▍一改傳統西歐觀點,放大時空格局,▍
▍深入追索在政經文化的交互影響下,▍
▍東、西方勢力如何展演出今日世界的全貌!▍


《帖木兒之後》以嶄新的觀點看待全球歷史:
在視角上,摒除以西歐為中心的偏見,採360度全舞台的視野,將遠東、中東、中亞乃至西伯利亞一併納入觀看鏡頭中;

在面向上,從經濟、文化、地緣政治到常民生活,進行全面而深化的探討;

在論述上,廣納各方學者門派,從布勞岱爾到霍布斯邦,從亞當斯密、馬克思、韋伯到薩依德……等等,詳述各家論點,再一一檢視討論;

在方法上,以時間為切片,跨越空間來綜覽全局,追索各方勢力彼此間的交互作用。

作者透過由此得出的歷史視野,探討過去六百年間歐亞歷史上最著名、最撼動人心的事件,使那些事件再度鮮活呈現於今日,讓我們不僅再度感到驚奇,也更清楚認識今日「全球化」世界最顯著的特色——亞洲的偉大復興。我們如欲掌握未來走向,就必須深刻梳理這段至為關鍵的歐亞世界史。

名人推薦

南方朔  導讀推薦

吳家恆(遠流‧出版三部總監)、陳光興(交大社會與文化研究所教授)、郭重興(讀書共和國集團社長)、傅月庵(茉莉二手書店執行總監)、辜振豐(作家)、劉必榮(東吳大學政治系教授)  聯合推薦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