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這樣想,他那樣做?日常倫理學的思辨與解答:劍橋哲學博士親擬96道日常選擇, 519個延伸思考,揭開生活大大小小決定背後,不同的哲學思考運作! | 拾書所

為什麼你這樣想,他那樣做?日常倫理學的思辨與解答:劍橋哲學博士親擬96道日常選擇, 519個延伸思考,揭開生活大大小小決定背後,不同的哲學思考運作!

$ 399 元 原價 399
◎ 一本最適合年輕學子與現代公民的生活教育讀本。
◎ 目前市面上題目最多元、涵蓋領域最廣泛的倫理思辨入門書。
◎ 本書討論沒有標準答案,只藉由漸進式的提問將現代人日常生活中隱含的倫理原則及現實衝突一一揭開,讓讀者進一步反思,在做各種決定時,內心秉持了哪些連自己都渾然不覺的衝突與價值判斷,又該如何進一步做出最好的選擇。

 
誰沒有雙重標準?你真的了解自己所做的每個選擇嗎?

我們所有看似瑣碎的決定,
加乘起來,就改變了整個世界。

│本書使用守則│
朱家安
(哲學雞蛋糕腦闆、簡單哲學實驗室共同創辦人)╳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專文示範│

★ 假設對美國人民進行民調,請大眾列出生活中最重要的價值,分別在911事件前一天跟911事件後一天進行調查,「自由」與「安全」的優先順序是否可能有所變化?

★ 當你決定為病重親人插管,你該如何確定自己是在為對方延長生命,還是延長死亡過程?

★ 當我們支持在地商品、自產自銷,是否也可能傷害了地球遙遠一端的貧困生產者,讓他們失去脫貧機會?

★ 我們都被教導「打小報告」絕非好事,但我們有對偷雞摸狗的同事忠誠的義務嗎?如果他們的工作表現連帶拖累了我們的工作成果呢?

★ 假如安樂死不可能合法,有沒有哪種情況是你甘冒被起訴的風險也要協助他人死亡?你該如何確定自己真正承擔了足夠的責任?

★ 我們都知道身處公民社會,人人享有一定程度的言論自由保障,也清楚某些言論可能侵害人權。但言論讓人感覺不舒服,是否確實等於造成傷害?當某人的言論讓你覺得受到惡意侵犯,你認為你有同等權利讓對方不舒服嗎?

★ 一般說來,洩漏政府機密是違法的,但哪些時候我們可以接受破壞法律?

與其問「倫理哲學到底有什麼用」,不如說,
每個日常決定,背後都有不同的倫理思維在交互運作,缺一不可。


墮胎權╱動物與產品實驗╱好活VS.善終╱參加無聊聚會的可能好處╱不參與政治活動的後果╱多元成家╱商業競爭VS.弱肉強食╱該不該遵守法律╱髒手難題╱跟在地小農買農產品╱說謊時依循的規則╱懲罰小孩的比例原則╱書呆子V.S手機成癮症╱悲傷哭泣時該注意的事╱避免與危險動物接觸的責任╱該不該疏遠難搞親戚╱胚胎基因檢測╱受雇者的自由╱安樂死與自殺╱公開政府機密文件╱粗魯的言論自由╱拿閒錢來賭博╱男女同工同酬╱拒絕基改的代價╱全球暖化╱好人做壞事╱人類是萬物之靈嗎╱原住民的權利╱在匿名網戀中謊報身家╱合法用藥╱心理健康誰來判斷╱在第三世界國家出生的人們╱手機禮儀╱管教別人家的小孩╱性工作與色情素材╱預立遺囑╱談戀愛與一夜情╱在學校教宗教╱分攤社交費用╱假裝請病假╱社會正義╱社群媒體╱大學學費是否公平╱住家公共領域VS.私人空間

我們每天都在做各種決定,少數決定影響深遠,但大多數輕鬆瑣碎,它們或來自個人喜好,或社會潛移默化,箇中秉持標準也往往互有扞格。透過本書,劍橋哲學博士賽門.隆斯塔夫帶領讀者認識何謂「美好良善生活」,並進一步思考日常是建築在哪些框架之上,背後又有哪些倫理思維在交互運作。本書沒有標準答案,只有令人眼睛一亮的提問,是幫助人們進行哲學思辨與倫理教育,並將其進一步深化至日常的絕佳讀物。

│各界推薦│(按姓名筆畫排序)
小野(作家)
周威同(國立臺東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公民教師行動聯盟發起人)
紀金慶(師大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徐茂瑋(麗山高中國文生命教育退休老師)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陳清圳(雲林縣立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
番紅花(作家)
蔡淇華(作家)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羅怡君(親職溝通作家與講師)

╱╱
本書不是一本索引,用來提供令人安心的指引。它的目的是帶領讀者展開哲學思考,把哲學的思考方式當成工具,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在人生中發揮定錨的作用。……讀者可以在共計九十六個題目的內文之後,慢慢咀嚼作者所附上的子題,如果感到一個人的思考難免有失周全,也可以直接拿這些子題去找人討論。(是的,就像兩千四百多年前的蘇格拉底那樣,為了追求知識與真理,到處找人討論!)
──林靜君(台灣高中哲學教育推廣學會副理事長)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