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素養課 | 拾書所

詩詞素養課

$ 350 元 原價 350
長銷語文書《揮別錯別字》《再別錯別字》《有趣的中國文字》《猜謎識字》
作者陳正治教授又一力作
提升中小學生語文能力,補充學校未教的28堂詩詞素養課!

 
你學的不只是詩詞和修辭,還有寫作與人生!
從詩經、樂府、唐詩、宋詞、元曲中精選42首詩歌,
剖析用詞遣字、修辭藝術、寫作結構、時代背景,帶你深入理解隱藏在文字背後,
詩人沒有說出口的祕密……


學習詩詞,不僅只是讓孩子體驗文字、聲韻的美妙,更應該要做的,是讓孩子理解在字句之間,詩人所傳達的喜、怒、哀、樂等情感,以及歷史、環境等時空背景,從而建構、培養出包含語言、品格、藝術與歷史觀……等豐富內涵的人文素養。

孔子曾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更對兒子孔鯉說:「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可知孔子不僅要自己的孩子學詩,還將詩做為學生弟子學習認識世界、感悟生活、培養情操,以及觀察世情與針砭時代的絕佳教材。

本書從歷代名作中精選42首詩歌,皆是同類型、同主體作品中的翹楚。將帶領讀者破解詩詞裡的字詞、聲韻、修辭、結構、情感、意象、時代等祕密,探問詩人的生命故事和創作靈感,進而學習詩人如何優雅的表達意念與情感的創作手法——現在就跟著陳正治教授,一起遨遊精采的「詩」界吧!

我們與詩人的距離,不只是眼界:
1.    李紳的〈憫農詩〉和范仲淹的〈江上漁者〉,想表達的底層人民的辛勞?還是諷喻上層階級的生活奢華、不知體恤?
2.    杜甫〈春望〉裡的山、河、花、草,意喻的是春日的欣榮,還是戰亂流離的荒蕪?
詩人的想法從來不簡單,他們的世界才沒有你想像的風花雪月且浪漫呢!

詩人作的不只是詩,其實還有寫作心法:
1.    情景交融法:從張繼的〈楓橋夜泊〉、杜牧的〈秋夕〉,學如何用「以景寓情」、「藏意於事」的手法偷渡概念?
2.    總分結構法:韋莊〈菩薩蠻〉、白居易〈憶江南〉的「先總–後分–再強調」,為何是破題寫作的妙招?
3.    正反襯法:李白〈贈汪倫〉和馬致遠〈天淨沙.秋思〉,都用了景色喻情,但巧妙有何不同?
還有誇飾法、擬人法、設問法、象徵法、類疊法……各種修辭寫作手法,這裡統統有,不怕你學,就怕你學不完!

詩裡沒有說的,是詩人的祕密心事:
1.    你以為詩經裡的〈碩鼠〉是感嘆老鼠偷吃稻穀,其實是諷刺執政者比老鼠更貪婪?
2.    你以為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感嘆的是人力的渺小,其實他是想抱怨職場不得志的苦悶?
3.    你以為朱熹的〈觀書有感.其一〉描繪的是山水美景,其實他是想裝酷的告訴你「開卷有益」?
你以為你看懂了,但其實你根本沒讀懂,因為「真正重要的東西,是眼睛看不見的!」

本書特色

★破解詩人各種修辭與創作手法,提供讀者寫作應用的絕佳參考。
★同主題挑選不同作品進行PK,詩型優劣、手法高低一目瞭然。
★選詩範圍廣泛,上起周代下至明代,跨度超過2800年,讓詩作的時代背景知識更豐富多元。
★作者以現代眼光剖析古代詩詞,穿梭歷史時空還原詩人心態,讓「讀一首詩」如同觀賞畫作,鮮活而有趣。

名家推薦

邢小萍(臺北市永安國小校長兼教育局國語科輔導團召集人)
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林世仁(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林玫伶(前臺北市國語實小校長、清華大學客座助理教授)
林煥彰(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桂文亞(知名兒童文學作家)
張清榮(前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葉鍵得(臺北市立大學教授兼人文藝術學院院長)
──按姓名筆畫排序

傳統詩詞韻文學,似乎有股魅力,短短的幾個字,卻能流淌出千江萬水與天理人情,這是詩的力量。這些詩詞會教會你許多事。──林文寶(臺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榮譽教授)

陳教授深入解析每首詩詞所蘊藏的「祕密」,他運用淺顯易懂的語詞、具象易見的畫面,讓小讀者能「知其然」,也能知其「所以然」。──張清榮(前國立臺南大學國語文學系教授)

*難字附注音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