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法(上冊):實證佛法前應有的條件Supportive Doctrines of Buddhist Cultivation | 拾書所

次法(上冊):實證佛法前應有的條件Supportive Doctrines of Buddhist Cultivation

$ 225 元 原價 225
內容簡介


次法(上冊):實證佛法前應有的條件


本書特色

次法的熏修是學佛的基礎建設,非唯求人天之善者所修,解脫道學人欲求斷結證果,乃至大乘佛菩提道中求明心見性的菩薩行者,更需要具有相應的次法作為依憑,才能有解脫見道乃至佛菩提道實證的福德因緣;因此,次法的正確知見對一切學人都至為重要。「施論、戒論、生天之論」的修學內涵對不同階段的學人則有淺深狹廣的差別,本書內容深入淺出分別作了詳細的整理介紹;不僅援引聖教中諸多開示以及故事作為例證及說明,而且兼論修行次第及方法,俾使讀者易懂、易修而能有真實受用。本書能幫助學人建立對因緣果報的正理、三界的內容,以及次法的修學內涵等正確知見,四眾學人欲快速修集三乘見道所應具備的廣大福德資糧,欲求斷結證果乃至明心見性者定不可錯過。

作者簡介


張善思居士


內容目錄


目錄

平實導師 序

修證佛法之難,在業障之排除;業障排除之難,在不能了知往世曾經造作何種障法之業,是故無以改往修來及造作悔滅之善業,導致無法排除業障,終究成為證法之障難,令實證佛法之事遙遙無期,世世精進修行而猶不得實證,劫劫精勤而皆唐捐其功,誠為可悲之事。

猶如《佛藏經》中 世尊所言:「舍利弗!是諸人等,如是展轉乃至我今,於其中間得值九十九億佛,於諸佛所不得順忍。何以故?佛說深經,是人不信,破壞違逆、謗毀賢聖持戒比丘,出其過惡,起破法業因緣,法當應爾。舍利弗!汝且觀之,誹謗聖人,不信聖語,受是無量無邊苦惱,不得解脫。舍利弗!有諸眾生起破法罪業,違逆不信者,其數無量;於九十九億佛所阿僧祇劫,乃至無一人入涅槃者。」
意謂如是謗法、壞戒、謗賢聖者,造如是業已,雖已歷經九十九億諸佛盡心供養、奉侍、聞法,精進修行極多阿僧祇劫之後,連初果向的功德都還無法證得;謂於諸佛所說解脫道仍不能隨順安忍,是故不得初果向功德,何況般若之證悟明心?如是「誹謗聖人,不信聖語」,「起破法罪業,違逆不信者,其數無量」,經歷久劫多佛精進修行以後,至今依舊「受是無量無邊苦惱,不得解脫」,誠可悲矣!是故當代精進學人首要之務,無非日日懺悔往昔謗法、謗賢聖之惡業,一改往習而謙遜接受已得實證之善知識教誨,然後積功累德,繼之以實修,實證解脫之道及佛菩提道,斯可期冀。

至若修證三乘菩提之一,或欲三乘皆得實修者,懺悔滅除業障之後,仍須繼之以「次法」之實修,方有立足之基礎而得實證。然而觀乎現今末法時代諸多所謂「佛弟子、法師」者,迄無「次法」中應有之實修功德,乃竟動輒自謂成佛、成聖,連解脫道與佛菩提道之異同都無所知,妄謂已證解脫、已解般若,皆屬大妄語業。偶有善知識出世弘法,不忍此等眾人之大妄語業來世果報,出之以實說,加之以辨正,乃竟遭逢此等眾人之無根誹謗,將正法謗為邪法,將善知識之正法教導謗為邪教,於來世將必實現之謗法、謗賢聖果報視如不見,救之無門,誠可哀哉!

不論二乘解脫道抑或大乘佛菩提道,皆必須有「次法」之實修作為支持基石,乃可得證。謂諸佛如來度眾之常規,對象若非「善來比丘」,皆是先說次法「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即是布施之因果、持戒之因果、修習禪定所得生天之因果與層次。若見聞者悉皆信受不疑,已具足「次法」,又見其已有未到地定之實修,然後勸以「欲為不淨」,令其心中確實遠離欲界財色名食睡之貪著,令其發起初禪;繼之以「上漏為患」,為說色界天之禪定清淨境界雖名梵行,仍屬上漏,不離輪迴苦;末則告知「出要為上」,解說無色界尚有意識與定境法塵留存,不免行苦,不離輪迴,仍有生死。末後觀察學人已知已解此等三界境界,並於此等境界悉皆信為虛妄,確認此等境界悉皆不離生死苦,然後方為解說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等法,令其證得法眼淨、成初果人。

學人得初果已,於 佛陀座下乞求出家,然後山洞中或樹下坐,觀行一夜之後,若本已得初禪及以上禪定者,或是聞說「欲為不淨」而從深心中信受,因其心得決定而發起初禪者,即因聞法後之繼續深入觀行而得慧解脫果。若是本來已具足四禪八定降伏三界愛之人,一夜深觀之後便得俱解脫果。如斯聖眾皆是觀行已畢,自知「我生已盡、不受後有」,亦知「梵行已立、所作已辦」,次日天明即來 世尊面前稟告:「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後有。」世尊當場即予隨喜認可。

然末法時代與諸佛子談論「次法」時,求其「梵行已立」證入初禪者,實為空泛,都不可得;應當求其實證未到地定,此為「次法」中應當自修之果;具此定已,知已降伏欲界心,方能支持其取證初果;若無未到地定降伏欲界心之功行,而於觀行四諦八正之後自稱已證初果者,皆屬大妄語人。
而此之前,悉應知解布施之因果而實行之;果能如此,方可謂其往世曾修布施之行而有慣習,積有證果應有之福德。然後觀其信受「生天之論」否?若對四禪八定境界等生天之論都無所信,於三界層次不知或不信而論證果,欲其外於大妄語業,迨無可能。如是類人,必以欲界定、未到地定、諸禪定境界中之離念靈知,視作涅槃出三界之境界;若猶不信善知識救護之言,當知已成大妄語業。若因此而誹謗善知識、否定正法,來世必定報在地獄,誠可哀憫!

今觀末法時世諸方法師居士,於次法「施論、戒論、生天之論」尚無真修實證,甫閱經藏或始聞四諦八正,動輒自謂已得阿羅漢果,或謂已得諸地果證,皆屬空中樓閣;又往往以之誤導眾生同犯大妄語業,故謂「一盲引眾盲,相將入火坑」。更甚者謂,於善知識救拔之言不生善心,顧視己身名聞利養故,加以誣謗,於未來世極不可愛異熟果報都無所知或不信因果,最為可憐!

今有正覺同修會中善思居士發心救護當代法師居士及諸學人,造此《次法》一書,雖悟後不久、智慧甫生,然有本會編譯組諸同修之助,及輪值親教師之增益,乃能完善連載於《正覺電子報》廣利當代。今幸連載完畢,又經編譯組集文編輯成書,得以出版利世,誠可慶也!閱之不覺歡欣,乃書之以文,即成此序,以饗佛子。

佛子 平實 敬識
於公元二○一七年春季

ISBN: 9789869372589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