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論教育:哲學家阿蘭的經驗談,既是啟蒙兒童的提示,也是重新認識自我的雙向思考
=影響整個法國當代思潮──哲學家阿蘭於1932年出版的教育經典=
法文直譯本,資深譯者陳太乙精心譯作
哲學博士楊凱麟教授審訂
《論教育》共有八十六隨筆。
本書是阿蘭長達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所匯聚而成的經驗談,內容包含教育的目的、方法與教育素材等。
這並非一部枯燥的教育理論,而是具體地透過他個人教育工作上的經驗分享,與廣大讀者一同反思兒童教育的重要性與核心價值。
與其重視英才教育,阿蘭更主張兒童自身創造力的啟蒙與意志鍛鍊對學習過程中的幫助。他強調因材施教,而非系統性的同一教育,以五育均衡的概念復興希臘教育的傳統。承襲康德與盧梭教育理念的阿蘭認為,人性與獸性僅在一線之隔,而教育的必要性正在於如何「使人為人」,也就是成為一個能自由思考的主體與對自己和社會群體皆能負起責任的個體。
這本深入淺出、幽默又富含深意的教育小書既是教育兒童,
也是自我再教育的雙向思考。
=影響整個法國當代思潮──哲學家阿蘭於1932年出版的教育經典=
法文直譯本,資深譯者陳太乙精心譯作
哲學博士楊凱麟教授審訂
《論教育》共有八十六隨筆。
本書是阿蘭長達四十多年的教育生涯所匯聚而成的經驗談,內容包含教育的目的、方法與教育素材等。
這並非一部枯燥的教育理論,而是具體地透過他個人教育工作上的經驗分享,與廣大讀者一同反思兒童教育的重要性與核心價值。
與其重視英才教育,阿蘭更主張兒童自身創造力的啟蒙與意志鍛鍊對學習過程中的幫助。他強調因材施教,而非系統性的同一教育,以五育均衡的概念復興希臘教育的傳統。承襲康德與盧梭教育理念的阿蘭認為,人性與獸性僅在一線之隔,而教育的必要性正在於如何「使人為人」,也就是成為一個能自由思考的主體與對自己和社會群體皆能負起責任的個體。
這本深入淺出、幽默又富含深意的教育小書既是教育兒童,
也是自我再教育的雙向思考。
作者簡介
阿蘭
(1868-1951)
法國哲學家|散文家|評論家|教育家
原名埃米爾.沙爾捷(Emile Chartier),以筆名聞名於世。笛卡兒學派追隨者。
出生於佩爾什的莫爾塔涅,父親是獸醫,母親為擅長飼養馬匹的佩爾什人,這些背景促使他認為,應當透過根本的生理健康及各種衝動情緒去體認人的本質,並由此要求人的自我管理。
從洛里昂到盧昂,再到巴黎,擔任高中哲學教師40年(1892-1933),廣受學子愛戴。阿蘭的學生,同時也是著名小說家、傳記家安德烈.莫洛亞(Andre Maurois)譽其為「現代的蘇格拉底」。
對政治的熱情以及對黨派的痛恨,使其成為報社的專欄作家,以自創的隨筆(propos)體裁,於《盧昂快報》(1906-1914)、《自由論壇》(1921-1936)發表文章。做為人文主義者,他積極反戰;身為愛國者,他為服從義務而參戰(1914),在戰場上見證情緒所導致的致命性,並由此尋覓人類受困於情緒的原因,這也成為他一系列作品的初始,並逐步形成一個創新且歷久不衰的哲學計畫。1951年獲頒「法國國家文學大獎」(Grand Prix national de Litterature),為此獎第一位受獎者。
主要作品有《論幸福:「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論哲學家》、《論政治》、《論教育》、《美術體系》、《觀念與年紀》、《諸神》等書。
(1868-1951)
法國哲學家|散文家|評論家|教育家
原名埃米爾.沙爾捷(Emile Chartier),以筆名聞名於世。笛卡兒學派追隨者。
出生於佩爾什的莫爾塔涅,父親是獸醫,母親為擅長飼養馬匹的佩爾什人,這些背景促使他認為,應當透過根本的生理健康及各種衝動情緒去體認人的本質,並由此要求人的自我管理。
從洛里昂到盧昂,再到巴黎,擔任高中哲學教師40年(1892-1933),廣受學子愛戴。阿蘭的學生,同時也是著名小說家、傳記家安德烈.莫洛亞(Andre Maurois)譽其為「現代的蘇格拉底」。
對政治的熱情以及對黨派的痛恨,使其成為報社的專欄作家,以自創的隨筆(propos)體裁,於《盧昂快報》(1906-1914)、《自由論壇》(1921-1936)發表文章。做為人文主義者,他積極反戰;身為愛國者,他為服從義務而參戰(1914),在戰場上見證情緒所導致的致命性,並由此尋覓人類受困於情緒的原因,這也成為他一系列作品的初始,並逐步形成一個創新且歷久不衰的哲學計畫。1951年獲頒「法國國家文學大獎」(Grand Prix national de Litterature),為此獎第一位受獎者。
主要作品有《論幸福:「現代蘇格拉底」哲學家阿蘭的教導,成為自己的思想者,在各種環境中保持快樂的藝術》、《論哲學家》、《論政治》、《論教育》、《美術體系》、《觀念與年紀》、《諸神》等書。
ISBN: 978986344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