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中文書名:獨居日記
原文書名:Journal of a Solitude
書籍簡介
★美國90年代重要的女詩人最著名的日記作品。
★女性主義、女同志標簽下的靈魂探索。
★老年、獨居、愛情、大自然裡的寂寞和熱情。
唯有獨處,我才能生活
獻給為愛孤獨的喃喃自語
靈魂探索者、女性自傳體文學分水嶺之作。
這天,她談論著她的失戀,壞天氣帶來的毀滅性心情;翌日,她描述著收到友人寄來手工果醬的欣喜、窗外燦爛無比的番紅花,以及落日半照岩石的寫意;那個夜晚,她為朗讀的詩歌朗激動難眠⋯⋯
「這裡的氛圍整齊美麗,也讓再度獨處的我感到恐懼,感到自己的不足。我開創了一片開放的空間、一處冥想的天地,如果無法在這裡找到自己,該怎麼辦?」
美國著名作家、詩人梅・薩藤,一生創作了五十多部作品,晚年的日記體作品更為她贏得眾多聲譽和讀者。日記中真實描繪自己的生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譽為「人類精神的探索者」。
《獨居日記》記載了梅•薩藤從1970年到1971年住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納爾遜的隱居生活,期間新書遲遲等不到榮譽、戀情瀕臨分袂,個人的脆弱及任性,作家反覆著對自己的過錯、憂慮、悲哀及失望檢視,卻也優美的傾訴了她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無比熱愛。
她──
・脾氣不好:
我一個人生活,大致沒什麼理由,只因為我這個人讓人難以忍受;我的某種氣質讓我與眾不同,我本可加以利用,卻從未學會利用。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雨天,或者貪杯都可能讓我激動慌亂。
・獨居上癮:
無論是朋友或甚至是熱情的戀人,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除非我有獨處的時間,探索與發現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事。如果生活少了干擾、鼓勵,或是氣惱,日子會變得枯燥無味;然而,唯有當我獨處,重溫舊日與這間房子的對話,方才徹底品嘗到生活的滋味。
・在關係裡誠實:
在愛情關係裡(不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沒有任何一方應該認為自己得放棄一些本質來維持這段關係。
・追求成長:
我們擔心煩惱與改變,害怕揭露,恐懼談論內心的痛苦。痛苦經常給人失敗的感覺,但它其實是通往成長的大門;無論你幾歲,成長總是讓人感到痛苦。
・熱愛大自然:
我所知道的平靜都來自於大自然,來自於感到自己屬於大自然,就算自己只是渺小的存在。
但,在她筆下,我們看到了你我共同關心的主題:愛情、友誼、家庭、自我成長以及努力獲得內心的平靜。
本書出版,被視為女性自傳文學的分水嶺,許多婦女組織團體引為自我砥礪的講義,梅•薩藤也成了享有世界聲譽的日記體作家。
原文書名:Journal of a Solitude
書籍簡介
★美國90年代重要的女詩人最著名的日記作品。
★女性主義、女同志標簽下的靈魂探索。
★老年、獨居、愛情、大自然裡的寂寞和熱情。
唯有獨處,我才能生活
獻給為愛孤獨的喃喃自語
靈魂探索者、女性自傳體文學分水嶺之作。
這天,她談論著她的失戀,壞天氣帶來的毀滅性心情;翌日,她描述著收到友人寄來手工果醬的欣喜、窗外燦爛無比的番紅花,以及落日半照岩石的寫意;那個夜晚,她為朗讀的詩歌朗激動難眠⋯⋯
「這裡的氛圍整齊美麗,也讓再度獨處的我感到恐懼,感到自己的不足。我開創了一片開放的空間、一處冥想的天地,如果無法在這裡找到自己,該怎麼辦?」
美國著名作家、詩人梅・薩藤,一生創作了五十多部作品,晚年的日記體作品更為她贏得眾多聲譽和讀者。日記中真實描繪自己的生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過程,被譽為「人類精神的探索者」。
《獨居日記》記載了梅•薩藤從1970年到1971年住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納爾遜的隱居生活,期間新書遲遲等不到榮譽、戀情瀕臨分袂,個人的脆弱及任性,作家反覆著對自己的過錯、憂慮、悲哀及失望檢視,卻也優美的傾訴了她對大自然和隱居生活的無比熱愛。
她──
・脾氣不好:
我一個人生活,大致沒什麼理由,只因為我這個人讓人難以忍受;我的某種氣質讓我與眾不同,我本可加以利用,卻從未學會利用。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雨天,或者貪杯都可能讓我激動慌亂。
・獨居上癮:
無論是朋友或甚至是熱情的戀人,都不是我真正的生活,除非我有獨處的時間,探索與發現正在發生或者已經發生的事。如果生活少了干擾、鼓勵,或是氣惱,日子會變得枯燥無味;然而,唯有當我獨處,重溫舊日與這間房子的對話,方才徹底品嘗到生活的滋味。
・在關係裡誠實:
在愛情關係裡(不論是同性戀或異性戀),沒有任何一方應該認為自己得放棄一些本質來維持這段關係。
・追求成長:
我們擔心煩惱與改變,害怕揭露,恐懼談論內心的痛苦。痛苦經常給人失敗的感覺,但它其實是通往成長的大門;無論你幾歲,成長總是讓人感到痛苦。
・熱愛大自然:
我所知道的平靜都來自於大自然,來自於感到自己屬於大自然,就算自己只是渺小的存在。
但,在她筆下,我們看到了你我共同關心的主題:愛情、友誼、家庭、自我成長以及努力獲得內心的平靜。
本書出版,被視為女性自傳文學的分水嶺,許多婦女組織團體引為自我砥礪的講義,梅•薩藤也成了享有世界聲譽的日記體作家。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梅•薩藤 May Sarton (1912-1995)
出生於比利時。1916年隨父母到美國。美國著名日記體作家、小說家和詩人。
一生寫作勤奮,創作了二十多本小說、二十五本詩集和日記。 在她創作的二十多本小說中,受到評論界好評的有:《祖父的出生》(1957)、《小屋》(1961)、《斯蒂文斯夫人聽到美人魚在歌唱》(1965), 《愛之種種》(1970)、以及《今日留戀》(1973)。 她的小說著重刻畫集優缺點於一身、具有發展潛力、追隨自己意志而生活的人物。在不同體裁的創作中,梅•薩藤認為自己首先是位詩人。她的詩歌內容涉及廣泛,形式多樣,主題多是反應大自然,尤其是園藝種植,如痴如醉的愛情,失戀後的痛苦,永恆的進展和變遷,對音樂藝術的傾心以及心靈對沉默孤獨的需求。 除了寫詩和創作小說外,她的非小說創作在美國文學領域裡卓然有成,尤其是日記體文學作品引人矚目,正是因為她的日記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在美國文學史中享有「傑出的日記體作家」美譽,曾在多所大學教授過詩歌,包括衛斯理大學和哈佛大學,並擁有17個榮譽博士學位,被美國文學評論家譽為「人類精神的探索者」。梅•薩藤於1995年7月15日在緬因州她的住所去世,享年83歲。
譯者簡介
廖綉玉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
曾任金融機構翻譯人員,喜歡在文字堆裡打滾。
譯有《廚房屋》、《生命就當這樣美好》、《凡爾賽蠟雕師》、《妳以為妳是誰?: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10》、《龐克教母 薇薇安‧魏斯伍德》等書。
梅•薩藤 May Sarton (1912-1995)
出生於比利時。1916年隨父母到美國。美國著名日記體作家、小說家和詩人。
一生寫作勤奮,創作了二十多本小說、二十五本詩集和日記。 在她創作的二十多本小說中,受到評論界好評的有:《祖父的出生》(1957)、《小屋》(1961)、《斯蒂文斯夫人聽到美人魚在歌唱》(1965), 《愛之種種》(1970)、以及《今日留戀》(1973)。 她的小說著重刻畫集優缺點於一身、具有發展潛力、追隨自己意志而生活的人物。在不同體裁的創作中,梅•薩藤認為自己首先是位詩人。她的詩歌內容涉及廣泛,形式多樣,主題多是反應大自然,尤其是園藝種植,如痴如醉的愛情,失戀後的痛苦,永恆的進展和變遷,對音樂藝術的傾心以及心靈對沉默孤獨的需求。 除了寫詩和創作小說外,她的非小說創作在美國文學領域裡卓然有成,尤其是日記體文學作品引人矚目,正是因為她的日記作品深受廣大讀者的喜愛,她在美國文學史中享有「傑出的日記體作家」美譽,曾在多所大學教授過詩歌,包括衛斯理大學和哈佛大學,並擁有17個榮譽博士學位,被美國文學評論家譽為「人類精神的探索者」。梅•薩藤於1995年7月15日在緬因州她的住所去世,享年83歲。
譯者簡介
廖綉玉
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中英筆譯組畢業。
曾任金融機構翻譯人員,喜歡在文字堆裡打滾。
譯有《廚房屋》、《生命就當這樣美好》、《凡爾賽蠟雕師》、《妳以為妳是誰?:諾貝爾獎得主艾莉絲•孟若短篇小說集10》、《龐克教母 薇薇安‧魏斯伍德》等書。
內容目錄
內文試閱
9月28日
太陽出來了。醒來後,看見一片迷人的晨霧,蜘蛛網上綴滿露珠,雖然下過雨後,紫菀花顯得頹喪,大波斯菊看起來也飽受摧殘。然而,人們近日開始引領企盼樹木間猶如花朵綻放的各色葉子,因此對園中花兒的逐一凋謝還不致於太多傷感。
蜜爾德蕾正在清掃。我想著她從初次來到這裡,這些年來,總是如此安靜、幽默、高雅。這裡的一切都受到她的照顧。我的隱居生活有了生意很,卻沒有受到干擾。我埋首案前,工作更有勁,因為我知道她靈敏的雙手正忙著撣掉灰塵,讓一切恢復整齊。到了十點,我們坐下來喝杯咖啡,說說話,但從來不閒聊。今天她告訴我,她在後院窗外的野櫻莓叢裡看到一個極圓的蜘蛛網,上面的露珠閃閃發光。我和她共同經歷許多悲喜,如今我們的交談讓這些經歷「細密地交織」在一起。
我的脾氣暴躁,往往很難與人和睦相處。我無法忍受自命不凡、自鳴得意、一句話就透露出的粗俗氣質,經常讓我火冒三丈,像貓咪炸開粗肥的尾巴。我討厭庸俗下流的靈魂,極度痛恨無謂的閒聊。為什麼?大概是因為與任何人的接觸,目前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衝突。那樣的代價總是很高昂,我不願浪費時間。倒是戶外活動甚至躺下來休息個幾小時絕非浪費時間,我腦中的想像正在這種時刻開始浮現,我也在這種時候安排工作,但是,應付那些掛著社交面具的人就是浪費時間。我願意盡力尋找真誠的人,如果找不到,我會沮喪發怒。浪費的時間是毒藥。
這就是納爾森鎮(Nelson)適合我的原因,因為這裡的鄰居們從來不自命不凡,很少自鳴得意,儘管他們有粗俗之處,那樣的粗俗卻簡樸健康。華納家、蜜爾德蕾、阿諾德.邁納從來不會讓我厭倦,正如真正有教養、見多識廣的人(此地少得可憐)從不讓人厭煩一樣:海倫.米爾班克偶爾來訪會讓我如沐春風,這些人之中,真正最親密的朋友算是安妮.伍德森、K.馬丁、艾莉諾.布萊爾這些老朋友,與他們對話十分美妙溫馨愉快,我們互相分享喜悅與對生命的看法。上週末,艾莉諾拜訪這裡,我們出遠門到康乃狄克谷的草地野餐,那次野餐美妙極了:我們把毯子鋪在樹林邊陰涼的地方,凝視霧濛濛的平緩山丘,感受開闊的空間,欣賞那條洋溢十九世紀氛圍的河流,度過極美好的一小時。那片風景就像一幅版畫,我想是因為那條河流不通航,一百年來,河岸甚至未曾改變。我們聆聽秋天的許多昆蟲在周圍鳴叫。踏上歸途時,艾莉諾指給我看一隻鮮綠得驚人、類似蚱蜢的長翼昆蟲。後來,她摘了兩枝綴滿紅果的伏牛花,此刻這兩枝美麗的伏牛花插在壁爐台上的日本花瓶裡。
然而,對我來說,接待客人與準備餐點似乎是難以負擔的事,因為現在的我是如此憂鬱,憂鬱可怕地啃噬著我的精力。但是做這些事的確對我有益。我將火腿與蘑菇塞進茄子裡,這道菜很美味,艾莉諾沒吃過;皺皮的紫色茄子立在碗裡,周圍放了一些甘藷,看起來很豪氣。
最後,艾莉諾說了一句關於花瓶裡花朵枯萎的話,惹惱了我,加上筋疲力盡,於是我那不可理喻的招牌脾氣爆發了,搞砸了一切愉悅。我一定喊得太大聲,所以今天嗓子都啞了,真是罪有應得。我對說過那些可怕的話,深深感到挫折,無言以對。怒火具有破壞力量,脾氣來時宛如歇斯底里,發完脾氣後又懊悔不已。那些很瞭解我、喜愛我的人當它是我的一部分,但是我知道這不可容忍,我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學會避免發脾氣,就像癲癇症患者學著用藥物避免發病。有時我覺得怒氣與我的生活之間有一場拉奧孔式的搏鬥,打從繈褓以來,怒氣就像女巫一樣控制著我,隨著這次罪孽深重的行為,我陷入自我毀滅的憂鬱心情,如果不戰勝她,就是她會徹底打敗我。
有時我在想,暴怒就像巨大的反向創造力,因為壓抑、欲求不滿而尋找出口,並非累積過多挫敗情緒必須發洩,為一些不相關的小事爆發。我從嬰孩時期開始,就會忽然大發脾氣。有件事發生在比利時溫格漢,當時我只有兩歲,某個下著雨的冬日,我穿著白色的毛皮外套跟著大人外出,一家商店櫥窗裡的一缸金魚迷住了我,我熱切地想得到它,當我聽到「不行」時,就猛地撲倒地上,整個人連白色外套一起在水坑的泥濘裡打滾。這種突如其來的暴怒讓父母很憂慮,經醫生建議後,每當我發起脾氣,他們就會試著連衣帶人把我放進浴缸泡溫水澡,以至於後來我又忽然發怒,自己也生氣地尖叫;「把我放到浴缸裡!把我放到浴缸裡!」這意味著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知道發脾氣必須想辦法控制,正如時下說的,我需要協助。
但是,「想要卻得不到」與前幾天發生的事件有所不同。那天我大發脾氣是因為我(不理性地)覺得受到不公平的指責:我試圖努力招待客人這些俗事,心情一直很緊繃;我竭盡全力想在各方面讓親密老友艾莉諾開心,卻愚蠢地覺得受到她的抨擊。當然,我以自己的插花為傲,無法容忍枯萎的花朵出現,但是我的反應實在太過誇張了,正是這一點讓人驚愕。在這樣的時刻,我真的覺得腦子要爆炸了,大發脾氣無疑是一種釋放,可是代價是換來深深的內疚與羞愧。古羅馬詩人賀拉斯(Horace)說:「發怒是短暫的瘋狂。」
9月28日
太陽出來了。醒來後,看見一片迷人的晨霧,蜘蛛網上綴滿露珠,雖然下過雨後,紫菀花顯得頹喪,大波斯菊看起來也飽受摧殘。然而,人們近日開始引領企盼樹木間猶如花朵綻放的各色葉子,因此對園中花兒的逐一凋謝還不致於太多傷感。
蜜爾德蕾正在清掃。我想著她從初次來到這裡,這些年來,總是如此安靜、幽默、高雅。這裡的一切都受到她的照顧。我的隱居生活有了生意很,卻沒有受到干擾。我埋首案前,工作更有勁,因為我知道她靈敏的雙手正忙著撣掉灰塵,讓一切恢復整齊。到了十點,我們坐下來喝杯咖啡,說說話,但從來不閒聊。今天她告訴我,她在後院窗外的野櫻莓叢裡看到一個極圓的蜘蛛網,上面的露珠閃閃發光。我和她共同經歷許多悲喜,如今我們的交談讓這些經歷「細密地交織」在一起。
我的脾氣暴躁,往往很難與人和睦相處。我無法忍受自命不凡、自鳴得意、一句話就透露出的粗俗氣質,經常讓我火冒三丈,像貓咪炸開粗肥的尾巴。我討厭庸俗下流的靈魂,極度痛恨無謂的閒聊。為什麼?大概是因為與任何人的接觸,目前對我來說都是一種衝突。那樣的代價總是很高昂,我不願浪費時間。倒是戶外活動甚至躺下來休息個幾小時絕非浪費時間,我腦中的想像正在這種時刻開始浮現,我也在這種時候安排工作,但是,應付那些掛著社交面具的人就是浪費時間。我願意盡力尋找真誠的人,如果找不到,我會沮喪發怒。浪費的時間是毒藥。
這就是納爾森鎮(Nelson)適合我的原因,因為這裡的鄰居們從來不自命不凡,很少自鳴得意,儘管他們有粗俗之處,那樣的粗俗卻簡樸健康。華納家、蜜爾德蕾、阿諾德.邁納從來不會讓我厭倦,正如真正有教養、見多識廣的人(此地少得可憐)從不讓人厭煩一樣:海倫.米爾班克偶爾來訪會讓我如沐春風,這些人之中,真正最親密的朋友算是安妮.伍德森、K.馬丁、艾莉諾.布萊爾這些老朋友,與他們對話十分美妙溫馨愉快,我們互相分享喜悅與對生命的看法。上週末,艾莉諾拜訪這裡,我們出遠門到康乃狄克谷的草地野餐,那次野餐美妙極了:我們把毯子鋪在樹林邊陰涼的地方,凝視霧濛濛的平緩山丘,感受開闊的空間,欣賞那條洋溢十九世紀氛圍的河流,度過極美好的一小時。那片風景就像一幅版畫,我想是因為那條河流不通航,一百年來,河岸甚至未曾改變。我們聆聽秋天的許多昆蟲在周圍鳴叫。踏上歸途時,艾莉諾指給我看一隻鮮綠得驚人、類似蚱蜢的長翼昆蟲。後來,她摘了兩枝綴滿紅果的伏牛花,此刻這兩枝美麗的伏牛花插在壁爐台上的日本花瓶裡。
然而,對我來說,接待客人與準備餐點似乎是難以負擔的事,因為現在的我是如此憂鬱,憂鬱可怕地啃噬著我的精力。但是做這些事的確對我有益。我將火腿與蘑菇塞進茄子裡,這道菜很美味,艾莉諾沒吃過;皺皮的紫色茄子立在碗裡,周圍放了一些甘藷,看起來很豪氣。
最後,艾莉諾說了一句關於花瓶裡花朵枯萎的話,惹惱了我,加上筋疲力盡,於是我那不可理喻的招牌脾氣爆發了,搞砸了一切愉悅。我一定喊得太大聲,所以今天嗓子都啞了,真是罪有應得。我對說過那些可怕的話,深深感到挫折,無言以對。怒火具有破壞力量,脾氣來時宛如歇斯底里,發完脾氣後又懊悔不已。那些很瞭解我、喜愛我的人當它是我的一部分,但是我知道這不可容忍,我得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學會避免發脾氣,就像癲癇症患者學著用藥物避免發病。有時我覺得怒氣與我的生活之間有一場拉奧孔式的搏鬥,打從繈褓以來,怒氣就像女巫一樣控制著我,隨著這次罪孽深重的行為,我陷入自我毀滅的憂鬱心情,如果不戰勝她,就是她會徹底打敗我。
有時我在想,暴怒就像巨大的反向創造力,因為壓抑、欲求不滿而尋找出口,並非累積過多挫敗情緒必須發洩,為一些不相關的小事爆發。我從嬰孩時期開始,就會忽然大發脾氣。有件事發生在比利時溫格漢,當時我只有兩歲,某個下著雨的冬日,我穿著白色的毛皮外套跟著大人外出,一家商店櫥窗裡的一缸金魚迷住了我,我熱切地想得到它,當我聽到「不行」時,就猛地撲倒地上,整個人連白色外套一起在水坑的泥濘裡打滾。這種突如其來的暴怒讓父母很憂慮,經醫生建議後,每當我發起脾氣,他們就會試著連衣帶人把我放進浴缸泡溫水澡,以至於後來我又忽然發怒,自己也生氣地尖叫;「把我放到浴缸裡!把我放到浴缸裡!」這意味著我年紀還小的時候,就知道發脾氣必須想辦法控制,正如時下說的,我需要協助。
但是,「想要卻得不到」與前幾天發生的事件有所不同。那天我大發脾氣是因為我(不理性地)覺得受到不公平的指責:我試圖努力招待客人這些俗事,心情一直很緊繃;我竭盡全力想在各方面讓親密老友艾莉諾開心,卻愚蠢地覺得受到她的抨擊。當然,我以自己的插花為傲,無法容忍枯萎的花朵出現,但是我的反應實在太過誇張了,正是這一點讓人驚愕。在這樣的時刻,我真的覺得腦子要爆炸了,大發脾氣無疑是一種釋放,可是代價是換來深深的內疚與羞愧。古羅馬詩人賀拉斯(Horace)說:「發怒是短暫的瘋狂。」
ISBN: 9789862138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