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習練拳以後對於武術總有諸多疑問,本書為蘇峰珍老師精心之作,共66個篇幅,以淺顯易懂的文字闡述多年習拳心得與愛好武學的同好分享。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蘇峰珍,1948年生於臺灣,高雄鳳山。自幼喜愛武術,苦無機緣學習。1980年與林師 昌立先生,學習形意、八卦、太極,歷二十餘年之久,為入室弟子,排行第二,人稱「二師兄」。同門中,練拳最為精勤,從無間斷,為林師所賞識, 而盡得其傳。1982年至1992年參加高雄縣市、臺灣省,及中華民國推手比賽,常名列冠、亞軍,為師門爭光。 1994年取得省市級太極拳教練證及中華民國國家級太極拳教練證,經林師認可,開始授拳。2008年參加美國「新唐人電視台」舉辦第一屆「全世界華人武術大賽」,榮獲第三名。其著作有《太極拳行功心解詳解》、《內家拳武術探微》、《太極拳經論透視》、《內家拳引玉》、《拳理說與識者聽》、《二師兄論拳》等,均由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 其中《太極拳行功心解詳解》簡體版,已在中國大陸出版發行;另《內家拳武術探微》簡體版亦由中國體育報業總社(人民體育出版社)籌劃出版,為台灣武術文化在中國大陸佔得一個席位,也為台灣在武術界、文藝界、及出版界取到一份創作的榮譽。。
內容目錄
目錄第 一 章 伸筋與掤勁之關係第 二 章 格鬥戰略-探路第 三 章 撞擊靠聽勁第 四 章 力由脊發如何做到?第 五 章 運筋、運樁與掤勁之應用第 六 章 也論空肩第 七 章 與氣對話第 八 章 腰要鬆?要空?第 九 章 練拳貴乎勤與精第 十 章 形意拳蹬步打樁與腰的擰裹彈抖之因果關係第十一章「教拳不教步」新詮釋第十二章 形意的小成與大成第十三章「煉」拳 第十四章 形意明勁的真成就第十五章 丹田是一個鼓風機第十六章 先求開展與練時開展第十七章 拳也要分宗教嗎?第十八章 真慢與假慢第十九章 內勁是啥?第二十章 走過留痕跡第二十一章 出手不見手第二十二章 放風箏的聯想第二十三章 走了這廝練那廝,練了那廝走此廝第二十四章 練拳須要模仿動物嗎?第二十五章 每一堂課都很重要第二十六章 作意第二十七章 有根、無根、飄浮根第二十八章 練拳防摔倒第二十九章 盤枝與伸筋第三 十 章 練掤勁,其實並不難第三十一章 無名指可以領勁嗎?第三十二章 打拳、打坐、打屁、打哈啦第三十三章 沉勁、落勁、控勁、頂勁第三十四章 也談換勁第三十五章 形意拳單練、走步與套路第三十六章 現代武林誌第三十七章 落胯、落勁、落樁與落筋第三十八章 誰說形意都是直來直往第三十九章 基座第四 十 章 抓扣、沾黏與敷蓋第四十一章 筋骨分離第四十二章 我的兩個真心拳友第四十三章 是丹田在呼吸第四十四章 握拳有二爭力嗎?第四十五章 二胡與拳第四十六章 與誰爭力第四十七章 太極拳需要神格化嗎?第四十八章 局部力阻礙了整勁第四十九章 鐵砂掌與沉透勁第五 十 章「逢轉必沉」何希奇?第五十一章 發勁結構第五十二章「命門外撐」,須要嗎?第五十三章 太極三催第五十四章 與雨共武第五十五章 吞肩放胛第五十六章 名家說「摺疊」第五十七章 意氣君(均?)來,骨肉臣(沉?)第五十八章 空空戆戆 -- 論孫○豐老師「太極拳如何做到『空』」第五十九章 從無極中求內功?第六 十 章 摺疊與轉換第六十一章 也談不用力與快慢-兼論孫○豐老師的「淺談太極拳不用力和快慢」第六十二章 勁的過程—鬆、沉、落、放第六十三章 拳架與衣架第六十四章 勢起於腳根與丹田第六十五章 內家拳不能成就之要因第六十六章 神意也要分陰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