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城市:二十世紀城市規劃設計的思想史 | 拾書所

明日城市:二十世紀城市規劃設計的思想史

$ 1,080 元 原價 1,200
內容簡介


明日城市:二十世紀城市規劃設計的思想史

內容簡介
英國知名規劃學者彼得‧霍爾教授經典著作
都市及區域規劃領域學生及專業者必讀之作

彼得.霍爾堅信:透過適當的規劃,能營造出好的城市,進而造就好的生活。基於此信念,本書深刻地闡述近一百多年來規劃專業者與人民為了追求可以安身立命之理想城市所經歷的艱辛軌跡,以及所遭受的諸多苦難。本書以跨領域的觀點切入,批判性地論述著西方近代重要都市規劃設計思潮的內涵及發展歷程,並深入地探討歐美近百年的都市發展與都市規劃設計思潮間之關係。全書以主題導向的方式,涵括了近百年來的重要規劃議題。以史鑑今,作者希望透過對規劃史及規劃思潮的公平回顧,能為明日的城市發展指出一個正確的方向。
都市及區域規劃究竟是為誰而做?要解決什麼問題?在現今社會大眾對於都市規劃及公共治理有越來越多的質疑之際,規劃的起源與核心價值、專業定位、何謂合理的規劃程序與方法、政府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效率與公平如何在規劃過程中落實,這些都是與人民生活切身相關且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此外,本譯注專書中的導讀、譯注與評述,亦能引發學生及專業者來進行相關的省思。
放眼近代全球都市化發展的歷程,我們的城市雖有諸多問題,但卻也一直是創新與改革能量的主要來源。歷史會重演,本書中所提到的故事其實也不斷地在世界各地重複發生,亦隨時會出現在我們的周遭。對於未來城市發展問題的有效解答,或許就在於人們是否能從近代都市規劃設計史的教訓中學到一些有用的經驗。

作者簡介


彼得‧霍爾(Peter Hall)

作者簡介:彼得‧霍爾(Peter Hall, 1932-2014)
1932年3月19日出生於倫敦,一生著述頗豐,桃李滿天下,深受學界愛戴和讀者青睞。生前擔任倫敦大學巴特列特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英國社會研究所所長,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和歐洲科學院院士,曾任教於英國雷丁大學和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他也是區域研究學會(Regional Studies Association)的創始主席、英國城鄉規劃協會(Town and Country Planning Association)主席,長期擔任英國政府決策顧問,1998年因學術成就卓越而被英女王冊封為爵士。他曾獲瓦特林.路德國際地理學獎(Vautrin Lud Prize, 2001)、英國皇家城市規劃協會金質獎章(Royal Town Planning Institute Gold Medal, 2003)、英國皇家地理學會奠基人獎(Founder s Medal, 2003)、巴爾紮恩獎(Balzan Prize, 2005)等。


譯者簡介:吳綱立
  國立金門大學都市計畫與景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臺灣東海大學建築碩士,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土木工程碩士、都市計畫碩士、都市及區域計畫博士。跨領域背景,具有建築、交通工程、都市及區域規劃、城市設計、景觀、社區規劃等專長,擁有超過25年相關的教學研究與專業實踐經驗,曾任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訪問教授(2014-2017年)及專任研究員(1995-1996年),也曾任教於臺灣的國立成功大學(2001-2011年)、國立東華大學(2000-2001年)、東海大學、朝陽科技大學、文化大學等校的都市計劃、建築、環境政策及公共行政系所。曾任台灣內政部區域計畫委員會委員(2002-2005年;2007-2010年)、內政部高雄新市鎮委員會委員,以及台南縣、台南市、高雄市、嘉義市、屏東縣政府的都市計畫或都市設計委員。2012至2015年以海外高階人才引入方式,受聘於中國哈爾濱工業大學(哈工大)建築學院,擔任專任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及哈工大-柏克萊大學聯合可持續城市發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近十餘年來積極參與海峽兩岸的生態城市規劃及相關的景觀規劃,曾主持超過二十項相關計畫,並曾擔任臺灣台南縣、花蓮縣、金門縣的環境景觀總顧問,以及中國「十二五」國家重點計畫之子計畫「寒地綠色村鎮生態適宜性與景觀設計技術研究」的負責人。近年來以低碳生態城市、永續生態社區以及永續地景經營管理為研究及教學的主軸。

延伸閱讀
 《偉大城市的誕生與衰亡:美國都市街道生活的啟發》 珍.雅各
 《為社會而設計》 奈傑爾.懷特里
 《建築大轉換》 伊東豊雄、中澤新一
 《安藤忠雄:我的人生履歷書》 安藤忠雄
 《靜謐與光明:路易.康的建築精神》 約翰‧羅貝爾


內容目錄


第一章 想像的城市
美好城市的另類願景1880-1987

第二章 懼夜的城市
對十九世紀貧民窟城市的反應:倫敦、巴黎、柏林、紐約1880-1900

第三章 繞道公路旁多樣住宅的城市
大眾遷往郊區:倫敦、巴黎、柏林、紐約1900-1940

第四章 花園中的城市
花園城市的解決方案:倫敦、巴黎、柏林、紐約1900-1940

第五章 區域中的城市
區域規劃的誕生:愛丁堡、紐約、倫敦1900-1940

第六章 紀念碑的城市
城市美化運動:芝加哥、新德里、柏林、莫斯科1900-1945

第七章 塔狀城市
科比意式的光輝城市:巴黎、昌迪加爾、巴西利亞、倫敦、聖路易1920–1970

第八章自建的城市
自治社區:愛丁堡、印多爾、利馬、柏克萊、馬可萊斯爾德1890-1987

第九章公路導向的城市
汽車郊區:長島、威斯康辛、洛杉磯、巴黎1920-1987

第十章 理論的城市
規劃與學術:費城、曼徹斯特、加州、巴黎1955-1987

第十一章 企業型城市 
反向操作的規劃:巴爾的摩、香港、倫敦1975-1990

第十二章 光芒不再的美好年代城市 
資訊城市與無資訊貧民窟:紐約、倫敦、東京1999-2000

第十三章 永久下層階級的城市 
永久的貧民窟:芝加哥、聖路易、倫敦1920-2000

索引
參考文獻

ISBN: 9789570850413

Brand Sli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