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搖擺於歐亞間的沙皇們──俄羅斯‧羅曼諾夫王朝的大地(精裝)
專制與殖民的帝國,三百年的光與闇。 在歐洲與亞洲之間,搖擺前進的皇帝們。 當我們了解俄羅斯,其實是在理解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而羅曼諾夫王朝那些徘徊、掙扎在拜占庭文化、西方文化,及亞洲的阿爾泰文化之間的沙皇們,正是本書的重點。 從台灣的視角來看,巨大遙遠的俄羅斯和處在海洋一隅的島嶼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俄羅斯史、中國史和日本史在近代的交疊、拉扯、影響台灣甚鉅,今天的台灣都還未全然走出曾留學蘇聯的蔣經國的陰影! ■ 「殖民」史就是漫長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 從波羅的海海岸,一路延伸到太平洋之間,沒有一處是海拔高到可稱作「山」的存在;那裡有的只是廣大的平原。這不是歷史打從一開始就給予俄羅斯人的前提,而是俄羅斯人自中世紀以來的殖民所產生的結果。 這是俄羅斯歷史與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它一直向外拓殖,最後橫跨歐亞廣袤土地,建立起多民族的超級帝國。伏爾加河從「亞洲的河」變成了「俄羅斯的河」。 俄羅斯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指出,「殖民」就是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現今「俄羅斯抱持的問題」,例如車臣紛爭的民族問題、西伯利亞開發問題,大多都是俄羅斯帝政時代就已經埋下。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本書翔實描述了這個過程,並加以精彩分析。 而這樣的地理形態對於帝國的構造有哪些影響,又有哪些約束呢?也是本書最為關切的議題和與眾不同的視角。 ■ 俄羅斯人為何迷戀「好沙皇」? 從彼得大帝到今日普丁,俄羅斯專制帝王文化和純樸民間社會一次解明。 就像今天的俄羅斯人看待普丁一樣,在俄羅斯的歷史上,人民總是期待能出一位「好沙皇」。 沙皇匯集了各種有個性的角色,包括強行大改革的彼得大帝和王子阿列克謝的爭執、女皇帝凱薩琳二世和寵臣波坦金的愛、擊退拿破崙的亞歷山大一世、革命中被槍殺的尼古拉二世一家……。 本書描繪了有個性的專制君主輩出的羅曼諾夫家族的三百年。這個家族成員為成為「好沙皇」、「強大沙皇」而持續奮鬥,本書也因此充滿暗殺、謀略的權力大戲,這是最為精彩之處。 然而作者也引導我們思考:俄羅斯人這種「好沙皇」的淳樸觀念,和沙俄專制帝國的結構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俄羅斯脆弱的社會和專制強權之間又是如何連動?東正教、君主專制、民族性三者之間是否藏著揭開俄羅斯歷史走向的密鑰?本書提供了自己的解釋和觀察。 ■ 俄羅斯屬於亞洲還是歐洲? 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 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 「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歐亞大陸在地理上幾乎與俄羅斯帝國重疊;文化上,俄羅斯則並不只擁有拜占庭的傳統,還包括了烏拉爾─阿爾泰各民族的傳統。這在全世界的國家中是最為獨一無二的。 俄羅斯文學家李哈喬夫說:「寬廣的空間,是俄羅斯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與之相連結的則是俄羅斯人心智中那股「無拘無束的自由」。這是俄羅斯的歐亞鄰國都沒有的概念與觀念。 而這和俄羅斯長期與騎馬游牧民族的敵對,及邁向西伯利亞、中亞的移住與殖民,有著怎麼的密切關係?像俄羅斯特有的跨歐亞地理條件,又是如何影響了俄羅斯的歷史? 另外一面則是俄羅斯的歐洲性。彼得大帝是著迷於西歐的皇帝,他化名為「彼得‧米哈伊洛夫」,藏身在使節團中去荷蘭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故事耳熟能詳。彼得大帝的目的,是要把俄羅斯人從「受洗的熊」變成「啟蒙的國民」。為達成這個目的,他選擇了專政。不管俄羅斯如何陷入近代化的兩難,歷史學家都坦承:俄羅斯「直至今日,都還是走在彼得大帝在歷史叢林中闢好的小路上」。 彼得大帝的改革,讓俄羅斯蛻去了拜占庭的古老軀殼,而根除了俄羅斯的固有傳統了嗎?還是傷害了俄羅斯的斯拉夫共同體,讓它遭受個人主義的荼毒? 俄羅斯不僅僅掙扎在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之間,也搖擺於亞洲和歐洲之間。這是跨歐亞大國的宿命?搖擺於「歐亞」是地理原罪? ■ 蒙古的征服切斷俄羅斯和歐洲的聯繫,從而停下歷史的腳步? ──史學家聚訟不已的大謎題依舊無解! 蒙古在俄羅斯的大地統治長達兩百四十年的事實,在俄羅斯史上被稱作「蒙古─韃靼之軛」。如何評價呢?學者抱持著完全相反的觀點,至今聚訟紛紛。 一派觀點認為蒙古的統治,對於俄羅斯的衝擊是正面且具創造性的。如果沒有蒙古的影響,很難想像過去一個弱小、各王公四處割據的俄羅斯要如何轉變成強大、上下行為一致又團結的專制國家;莫斯科、俄羅斯的各種制度、法律規範,以及人民心理,全都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遺產。 然而另外一派認為,當時的俄羅斯也因為切斷了與拜占庭及西洋各國的關係,在歐洲舞台上漸漸立於「相對孤立」的地位。因為蒙古的侵略與統治,俄羅斯的發展可能因而延宕了一百五十年至兩百年。 韃靼人征服的痛苦經驗和近代啟動的反向亞洲征服,是俄羅斯歷史的宿命還是歷史的辯證? ■ 台灣和這段世界史的關係── 如果不從歐亞大陸的邊陲看歷史,台灣可從中借鑑到什麼? 本書審訂者趙竹成(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俄國歷史與民族問題專家)指出: 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去看俄羅斯史,無論從時間和空間上都不是遙不可及。回顧台灣,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與俄國歷史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 在攸關俄羅斯帝國榮耀與日本強權之路的日俄戰爭中,兩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由此形成東亞新局。到一九三二年滿洲國的建立,台灣人謝介石(滿洲國外交總長)、楊三郎(作曲家)、鍾理和(作家)、鍾台妹、張星賢(運動員)、黃子正(醫生)的命運又與中國現代史的國家民族命運出現連結。至於苗栗通霄神社的日俄戰爭紀念碑,則反映出台灣在這場戰爭中的想像。 此外,由蘇俄到蘇聯,列寧、史達林又將中國的革命與第三國際共產運動形成一個非偶然的牽連。順著這條線索,可以這麼說,如果將中國與台灣的近代史放在俄國史的架構下去觀察,可以發現另外一種訴說著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近代史故事的風格。 今天的台灣,已經民主轉型,似乎和苦難的中國近代史漸行漸遠。然而內部尚未走出蔣經國的陰影,外部也存在共產中國崛起後的壓力,可以說,思考俄羅斯史為何,依舊是台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
專制與殖民的帝國,三百年的光與闇。 在歐洲與亞洲之間,搖擺前進的皇帝們。 當我們了解俄羅斯,其實是在理解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而羅曼諾夫王朝那些徘徊、掙扎在拜占庭文化、西方文化,及亞洲的阿爾泰文化之間的沙皇們,正是本書的重點。 從台灣的視角來看,巨大遙遠的俄羅斯和處在海洋一隅的島嶼有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俄羅斯史、中國史和日本史在近代的交疊、拉扯、影響台灣甚鉅,今天的台灣都還未全然走出曾留學蘇聯的蔣經國的陰影! ■ 「殖民」史就是漫長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 從波羅的海海岸,一路延伸到太平洋之間,沒有一處是海拔高到可稱作「山」的存在;那裡有的只是廣大的平原。這不是歷史打從一開始就給予俄羅斯人的前提,而是俄羅斯人自中世紀以來的殖民所產生的結果。 這是俄羅斯歷史與其他國家最大的不同。它一直向外拓殖,最後橫跨歐亞廣袤土地,建立起多民族的超級帝國。伏爾加河從「亞洲的河」變成了「俄羅斯的河」。 俄羅斯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指出,「殖民」就是俄羅斯史的「基本事實」。現今「俄羅斯抱持的問題」,例如車臣紛爭的民族問題、西伯利亞開發問題,大多都是俄羅斯帝政時代就已經埋下。 一天增加四百平方公里,一百天增加出一個台灣!俄羅斯為何可以如此?本書翔實描述了這個過程,並加以精彩分析。 而這樣的地理形態對於帝國的構造有哪些影響,又有哪些約束呢?也是本書最為關切的議題和與眾不同的視角。 ■ 俄羅斯人為何迷戀「好沙皇」? 從彼得大帝到今日普丁,俄羅斯專制帝王文化和純樸民間社會一次解明。 就像今天的俄羅斯人看待普丁一樣,在俄羅斯的歷史上,人民總是期待能出一位「好沙皇」。 沙皇匯集了各種有個性的角色,包括強行大改革的彼得大帝和王子阿列克謝的爭執、女皇帝凱薩琳二世和寵臣波坦金的愛、擊退拿破崙的亞歷山大一世、革命中被槍殺的尼古拉二世一家……。 本書描繪了有個性的專制君主輩出的羅曼諾夫家族的三百年。這個家族成員為成為「好沙皇」、「強大沙皇」而持續奮鬥,本書也因此充滿暗殺、謀略的權力大戲,這是最為精彩之處。 然而作者也引導我們思考:俄羅斯人這種「好沙皇」的淳樸觀念,和沙俄專制帝國的結構之間又是怎樣的關係?俄羅斯脆弱的社會和專制強權之間又是如何連動?東正教、君主專制、民族性三者之間是否藏著揭開俄羅斯歷史走向的密鑰?本書提供了自己的解釋和觀察。 ■ 俄羅斯屬於亞洲還是歐洲? 人類史上唯一「跨歐亞」龐大帝國的獨特經驗—— 分裂的軀體和掙扎的思想,內在的巨大衝突! 「俄羅斯有著與歐洲、亞洲不同的獨特地理、文化以及民族,是為歐亞。」歐亞大陸在地理上幾乎與俄羅斯帝國重疊;文化上,俄羅斯則並不只擁有拜占庭的傳統,還包括了烏拉爾─阿爾泰各民族的傳統。這在全世界的國家中是最為獨一無二的。 俄羅斯文學家李哈喬夫說:「寬廣的空間,是俄羅斯人心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而與之相連結的則是俄羅斯人心智中那股「無拘無束的自由」。這是俄羅斯的歐亞鄰國都沒有的概念與觀念。 而這和俄羅斯長期與騎馬游牧民族的敵對,及邁向西伯利亞、中亞的移住與殖民,有著怎麼的密切關係?像俄羅斯特有的跨歐亞地理條件,又是如何影響了俄羅斯的歷史? 另外一面則是俄羅斯的歐洲性。彼得大帝是著迷於西歐的皇帝,他化名為「彼得‧米哈伊洛夫」,藏身在使節團中去荷蘭學習造船和航海技術的故事耳熟能詳。彼得大帝的目的,是要把俄羅斯人從「受洗的熊」變成「啟蒙的國民」。為達成這個目的,他選擇了專政。不管俄羅斯如何陷入近代化的兩難,歷史學家都坦承:俄羅斯「直至今日,都還是走在彼得大帝在歷史叢林中闢好的小路上」。 彼得大帝的改革,讓俄羅斯蛻去了拜占庭的古老軀殼,而根除了俄羅斯的固有傳統了嗎?還是傷害了俄羅斯的斯拉夫共同體,讓它遭受個人主義的荼毒? 俄羅斯不僅僅掙扎在斯拉夫派和西方派之間,也搖擺於亞洲和歐洲之間。這是跨歐亞大國的宿命?搖擺於「歐亞」是地理原罪? ■ 蒙古的征服切斷俄羅斯和歐洲的聯繫,從而停下歷史的腳步? ──史學家聚訟不已的大謎題依舊無解! 蒙古在俄羅斯的大地統治長達兩百四十年的事實,在俄羅斯史上被稱作「蒙古─韃靼之軛」。如何評價呢?學者抱持著完全相反的觀點,至今聚訟紛紛。 一派觀點認為蒙古的統治,對於俄羅斯的衝擊是正面且具創造性的。如果沒有蒙古的影響,很難想像過去一個弱小、各王公四處割據的俄羅斯要如何轉變成強大、上下行為一致又團結的專制國家;莫斯科、俄羅斯的各種制度、法律規範,以及人民心理,全都可以說是成吉思汗的遺產。 然而另外一派認為,當時的俄羅斯也因為切斷了與拜占庭及西洋各國的關係,在歐洲舞台上漸漸立於「相對孤立」的地位。因為蒙古的侵略與統治,俄羅斯的發展可能因而延宕了一百五十年至兩百年。 韃靼人征服的痛苦經驗和近代啟動的反向亞洲征服,是俄羅斯歷史的宿命還是歷史的辯證? ■ 台灣和這段世界史的關係── 如果不從歐亞大陸的邊陲看歷史,台灣可從中借鑑到什麼? 本書審訂者趙竹成(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俄國歷史與民族問題專家)指出: 從台灣的角度出發去看俄羅斯史,無論從時間和空間上都不是遙不可及。回顧台灣,我們可以發現台灣與俄國歷史之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牽連。 在攸關俄羅斯帝國榮耀與日本強權之路的日俄戰爭中,兩任台灣總督(乃木希典、兒玉源太郎)扮演著重要角色。而由此形成東亞新局。到一九三二年滿洲國的建立,台灣人謝介石(滿洲國外交總長)、楊三郎(作曲家)、鍾理和(作家)、鍾台妹、張星賢(運動員)、黃子正(醫生)的命運又與中國現代史的國家民族命運出現連結。至於苗栗通霄神社的日俄戰爭紀念碑,則反映出台灣在這場戰爭中的想像。 此外,由蘇俄到蘇聯,列寧、史達林又將中國的革命與第三國際共產運動形成一個非偶然的牽連。順著這條線索,可以這麼說,如果將中國與台灣的近代史放在俄國史的架構下去觀察,可以發現另外一種訴說著中國與台灣之間的近代史故事的風格。 今天的台灣,已經民主轉型,似乎和苦難的中國近代史漸行漸遠。然而內部尚未走出蔣經國的陰影,外部也存在共產中國崛起後的壓力,可以說,思考俄羅斯史為何,依舊是台灣人必須面對的重要議題。
作者簡介
土肥恆之
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西洋史學者,專長俄國社會史、史學史,曾任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著有《「死魂靈」的社會史──近世俄羅斯農民的世界》(日本Editors School,1989)、《俄羅斯皇帝的虛像與實像──沙皇幻想與民眾》(福武書店,1992)、《立足在岔路的歷史學家們──二十世紀俄羅斯歷史學及其周邊》(山川,2000)、《復甦的羅曼諾夫家族》(講談社,2005)、《西洋史學的先驅者們》(中公叢書,2012)、《彼得大帝──著迷於西歐的沙皇》(山川,2013)等等著作。
一橋大學名譽教授,西洋史學者,專長俄國社會史、史學史,曾任一橋大學大學院社會學研究科教授。著有《「死魂靈」的社會史──近世俄羅斯農民的世界》(日本Editors School,1989)、《俄羅斯皇帝的虛像與實像──沙皇幻想與民眾》(福武書店,1992)、《立足在岔路的歷史學家們──二十世紀俄羅斯歷史學及其周邊》(山川,2000)、《復甦的羅曼諾夫家族》(講談社,2005)、《西洋史學的先驅者們》(中公叢書,2012)、《彼得大帝──著迷於西歐的沙皇》(山川,2013)等等著作。
ISBN: 9789869590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