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食.農:給下一代的風土備忘錄
內容簡介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內容簡介
食農教育,溫柔的日常革命
重新思索自己與食物、農業及土地的深刻連結
臺灣歷史上幾波農民運動分別因何而起?為什麼臺灣人的飲食習慣從米食轉變為麵食?相較於其他米食文化國家,為何臺灣的食米量最低?臺灣的小麥九成九靠進口,如何能培養出世界級的麵包大賽冠軍?夜市小吃報導繁多,「美食」的標準是什麼?臺灣的飲食文化為何?為什麼近年食安風暴頻傳?臺灣最高可達到多少比率的糧食自給率?糧食靠進口有什麼不好?臺灣農食鏈的生產-消費關係從哪裡斷裂、何時斷裂?
面臨自由貿易叩關,臺灣的農業只有休耕一途嗎?要怎麼衡量農業的「產值」?為什麼臺灣的農地不斷蓋豪宅、被污染、遭徵收?過去三十年來農地不斷流失、農業持續衰退,為何農藥及化肥的使用量並未減少?為什麼通過有機驗證的耕地只佔全國耕地的一%不到?臺灣的土地能夠一直承受現在的對待方式嗎?臺灣當前的食農教育熱潮是一味跟風,抑或有其歷史發展的必然?臺灣推動食農教育的目的為何、欲往何處?
上述各種食農議題似近又遠、千絲萬縷,考驗著我們對臺灣飲食/農業的歷史、哲思及行動的認知,而國人對這些議題的論辯豐厚程度,也將影響我們對臺灣食物的感受體會、對臺灣農業的願景勾勒,以及在臺灣力行食農教育的方向內涵。為了回答這一連串的課題,便成為《食.農》誕生的濫觴。本書作者抽絲剝繭、細細爬梳了臺灣戰後七十年來的食農歷史紋理,並深入當前各個食農實踐場域深度採訪,不僅以文字見證了食農教育這場方興未艾的全民運動,也為臺灣的下一代留下珍貴的風土備忘錄。
作者簡介
作者簡介
楊鎮宇
1982年生,新竹市香山區樹下腳出身。高中上課時常心不在焉,班導師於是勉勵:「既然你坐不住,以後去讀新聞系好了,讓你跑個夠!」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和清華大學社會所期間,到教改團體實習,關注教育議題,之後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以教育、農業為主要書寫題材。關心教育與社會脈動的關聯,相信教育的可能性,能創造更適於人居的社會。
策劃者簡介
臺灣農業推廣學會
2015年,臺灣農業推廣學會邁入第六十個年頭。就在這一年,學會將食農教育視為未來整合、推動創新農業推廣工作的主軸;七月初組團到日本長野縣、群馬縣、東京都實地瞭解食農教育的做法,聽取各級政府、農協的第一手實務規劃經驗;同年底,我們集結日本行的參訪見聞,透過學術小論文擾動、翻轉農推人的舊思維。這些努力足以引發全民關注食農議題嗎?我們思索並開始尋覓一位公民寫手、一家非典型又能貼近群眾的出版社,期盼透過有溫度的筆觸將食農理念擴及到社會的每個角落。2017年末,總算達標了!臺灣農業推廣學會感謝所有促成本書問世的親身參與者與支持者,謝謝您們為下一代留下食農風土備忘錄。
楊鎮宇
1982年生,新竹市香山區樹下腳出身。高中上課時常心不在焉,班導師於是勉勵:「既然你坐不住,以後去讀新聞系好了,讓你跑個夠!」就讀政治大學新聞系和清華大學社會所期間,到教改團體實習,關注教育議題,之後曾任《人本教育札記》主編、《親子天下》記者、《上下游新聞市集》記者。
目前為大腳小腳親子共學團領隊兼文字工作者,以教育、農業為主要書寫題材。關心教育與社會脈動的關聯,相信教育的可能性,能創造更適於人居的社會。
策劃者簡介
臺灣農業推廣學會
2015年,臺灣農業推廣學會邁入第六十個年頭。就在這一年,學會將食農教育視為未來整合、推動創新農業推廣工作的主軸;七月初組團到日本長野縣、群馬縣、東京都實地瞭解食農教育的做法,聽取各級政府、農協的第一手實務規劃經驗;同年底,我們集結日本行的參訪見聞,透過學術小論文擾動、翻轉農推人的舊思維。這些努力足以引發全民關注食農議題嗎?我們思索並開始尋覓一位公民寫手、一家非典型又能貼近群眾的出版社,期盼透過有溫度的筆觸將食農理念擴及到社會的每個角落。2017年末,總算達標了!臺灣農業推廣學會感謝所有促成本書問世的親身參與者與支持者,謝謝您們為下一代留下食農風土備忘錄。
內容目錄
目錄
出版序 一甲子的轉身——從農民到大眾的農業推廣/陳玉華
推薦序 補上一堂遲到的故鄉學——食.農.風土/陳玠廷
前言 從自己土地上長出來的食農教育
為什麼要推動食農教育?︱行動所體現的價值︱在地脈絡中的實作
第一部 歷史篇
第一章 農民貢獻大,一九四五~一九七○
米荒與二二八︱土地改革︱農業燃燒自己,照亮工業的前途!︱一九五○年代的糧食自給自足政策︱美國很用心推廣麵食︱農業豬變成企業豬
第二章 農村的困境,一九七○~一九九○
農村快要破產了!︱一九七○年代的農業政策轉向︱飲食習慣的轉變︱一直都是傷心地︱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反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農民運動
第三章 農業零成長,一九九○~二○一五
外有農產品大量進口,內有「農業零成長」政策︱當農地釋出後……︱為加入WTO做準備,鼓勵休耕與離牧︱二○○二年的農漁會大遊行︱土地沒有生產作物,你要吃什麼?︱農村如何再生?︱當糧食危機來臨時……︱追求發展的代價由誰來承擔?
第二部 哲思篇
第四章 臺灣需要什麼樣的農業?
如何面對自由貿易︱臺灣的糧食自給率比日本還低︱農業的多功能︱日本把食農教育當作全民運動
第五章 尋找臺灣的飲食文化
食安風暴︱風土飲食︱營養知識也需要風土觀︱慢食,找回傳統知識︱尋找臺食
第六章 土地的極限
加護病房式農業︱農業的本質︱有機農業仍然是少數︱有機農業的精神:不只是吃的健康,環境也要健康︱有機農業的法令:除了管理,更要促進︱有機觀念在民間
第三部 行動篇
第七章 用體驗來修補斷裂
更寬廣的觀察力︱社區的文化脈絡︱體驗的必要︱體驗你的體驗︱體驗人與環境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體驗︱量身打造,因地制宜
第八章 從積累處出發
尋找身邊的資源︱盤點推動的資源︱結合教師與農夫專業的食農教育曆︱農業推廣體系不能缺席︱農業的價值要更寬廣!
第九章 找出路
立法的必要性︱規劃的基礎︱日本經驗︱文化傳統很重要︱文化傳統大有用!︱核心價值
出版序 一甲子的轉身——從農民到大眾的農業推廣/陳玉華
推薦序 補上一堂遲到的故鄉學——食.農.風土/陳玠廷
前言 從自己土地上長出來的食農教育
為什麼要推動食農教育?︱行動所體現的價值︱在地脈絡中的實作
第一部 歷史篇
第一章 農民貢獻大,一九四五~一九七○
米荒與二二八︱土地改革︱農業燃燒自己,照亮工業的前途!︱一九五○年代的糧食自給自足政策︱美國很用心推廣麵食︱農業豬變成企業豬
第二章 農村的困境,一九七○~一九九○
農村快要破產了!︱一九七○年代的農業政策轉向︱飲食習慣的轉變︱一直都是傷心地︱大量進口美國農產品︱反對美國農產品進口的農民運動
第三章 農業零成長,一九九○~二○一五
外有農產品大量進口,內有「農業零成長」政策︱當農地釋出後……︱為加入WTO做準備,鼓勵休耕與離牧︱二○○二年的農漁會大遊行︱土地沒有生產作物,你要吃什麼?︱農村如何再生?︱當糧食危機來臨時……︱追求發展的代價由誰來承擔?
第二部 哲思篇
第四章 臺灣需要什麼樣的農業?
如何面對自由貿易︱臺灣的糧食自給率比日本還低︱農業的多功能︱日本把食農教育當作全民運動
第五章 尋找臺灣的飲食文化
食安風暴︱風土飲食︱營養知識也需要風土觀︱慢食,找回傳統知識︱尋找臺食
第六章 土地的極限
加護病房式農業︱農業的本質︱有機農業仍然是少數︱有機農業的精神:不只是吃的健康,環境也要健康︱有機農業的法令:除了管理,更要促進︱有機觀念在民間
第三部 行動篇
第七章 用體驗來修補斷裂
更寬廣的觀察力︱社區的文化脈絡︱體驗的必要︱體驗你的體驗︱體驗人與環境的關係︱在日常生活中體驗︱量身打造,因地制宜
第八章 從積累處出發
尋找身邊的資源︱盤點推動的資源︱結合教師與農夫專業的食農教育曆︱農業推廣體系不能缺席︱農業的價值要更寬廣!
第九章 找出路
立法的必要性︱規劃的基礎︱日本經驗︱文化傳統很重要︱文化傳統大有用!︱核心價值
ISBN: 978986959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