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讀懂唯識學很難嗎?
聰明學唯識的妙法,
就是認識「唯識關鍵字」,
由梵文原意,直接掌握思想核心!
不論煩惱有多少,一眼看透!
想要學佛斷煩惱,先要認清煩惱真面目,到底有哪些種類?貪、瞋、癡為何讓人苦惱?忿、恨、惱為何是瞋所生的三胞胎?……。
學習梵文對學佛的幫助,即在正確理解佛典本義,從梵文認識唯識關鍵字,能迅速明瞭佛法本質。許洋主老師長年教授與研究梵文,希望能深入淺出解析梵文,讓人真正了解佛教唯識學中的「煩惱」,得以轉迷為悟、轉識成智。
本書分為四大篇:認識唯識、根本煩惱、隨煩惱、不定心所,並提供簡易梵文文法教學。以安慧論師的《唯識三十頌釋論》為基礎,提供每種煩惱的特質、產生原因、影響及對治方法;讓我們了解貪、瞋、癡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並找到一一擊破的方法。
想要探詢佛法本質,掌握佛法妙義,就從認識唯識關鍵字開始吧!
聰明學唯識的妙法,
就是認識「唯識關鍵字」,
由梵文原意,直接掌握思想核心!
不論煩惱有多少,一眼看透!
想要學佛斷煩惱,先要認清煩惱真面目,到底有哪些種類?貪、瞋、癡為何讓人苦惱?忿、恨、惱為何是瞋所生的三胞胎?……。
學習梵文對學佛的幫助,即在正確理解佛典本義,從梵文認識唯識關鍵字,能迅速明瞭佛法本質。許洋主老師長年教授與研究梵文,希望能深入淺出解析梵文,讓人真正了解佛教唯識學中的「煩惱」,得以轉迷為悟、轉識成智。
本書分為四大篇:認識唯識、根本煩惱、隨煩惱、不定心所,並提供簡易梵文文法教學。以安慧論師的《唯識三十頌釋論》為基礎,提供每種煩惱的特質、產生原因、影響及對治方法;讓我們了解貪、瞋、癡等根本煩惱與隨煩惱,並找到一一擊破的方法。
想要探詢佛法本質,掌握佛法妙義,就從認識唯識關鍵字開始吧!
作者簡介
許洋主,1939年生,臺灣高雄市人。東海大學歷史系、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畢業。曾任教於中學四年,後參與美國佛教會駐臺譯經院的佛經英譯工作。之後為國立歷史博物館和民營公司翻譯配合展覽用的多種有關中國藝術,如漆器、銅器、書法等的著作,或中翻英、或英翻中,如《絲路上消失的王國:西夏黑水城的佛教藝術》等;也曾翻譯多本日本學者的著作,如《佛法與醫學》、《唯識思想入門》、《法華經概說》、《禪與精神醫學》、《印度的佛教》、《西藏的佛教》、《般若思想》等。
主持如實佛學研究室,長年從事佛典語言義務教學,多年來為梵文佛教經論的字句詳作解析,並嘗試將漢譯佛經譯為白話文,1995年出版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套共五冊。
主持如實佛學研究室,長年從事佛典語言義務教學,多年來為梵文佛教經論的字句詳作解析,並嘗試將漢譯佛經譯為白話文,1995年出版新譯梵文佛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套共五冊。
內容目錄
目錄
自序
簡介梵文文法
第一篇:認識唯識
01 般若prajñā
02 煩惱kleśa
03 無明avidyā
04 識vijñāna
05 唯識vijñapti-mātra
06 五蘊、五位到五事——唯識佛教的認識內涵
07 略說八識
08 識轉變vijñāna-pariṇāma、轉依āśraya-parāvṛtti
09 三自性trividhaḥ svabhāvaḥ
10 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
11 三無自性trividhā niḥsvabhāvatā
12 唯識四分說——心的四種領域
13 唯識思想的教證與理證
14 唯識佛教的修行法門
第二篇:根本煩惱
01 貪rāga
02 瞋pratigha
03 癡moha
04 慢māna
05 見dṛṣṭi
06 疑vicikitsā
第三篇:隨煩惱
小隨煩惱
01 忿krodha
02 恨upanāha
03 覆mrakṣa
04 惱pradāsa
05 嫉īrṣyā
06 慳mātsarya
07 誑māyā
08 諂śāṭhya
09 憍mada
10 害vihiṃsā
中隨煩惱
11 無慚āhrīkya 與無愧anapatrāpya
大隨煩惱
12 惛沉styāna
13 掉舉auddhatya
14 不信āśraddhya
15 懈怠kausīdya
16 放逸pramāda
17 失念muṣita-smṛti
18 散亂vikṣepa
19 不正知asaṃprajanya
第四篇:不定心所
01 惡作kaukṛtya
02 睡眠middha
03 尋vitarka
04 伺vicāra
後記
自序
簡介梵文文法
第一篇:認識唯識
01 般若prajñā
02 煩惱kleśa
03 無明avidyā
04 識vijñāna
05 唯識vijñapti-mātra
06 五蘊、五位到五事——唯識佛教的認識內涵
07 略說八識
08 識轉變vijñāna-pariṇāma、轉依āśraya-parāvṛtti
09 三自性trividhaḥ svabhāvaḥ
10 自性空svabhāvaśūnya
11 三無自性trividhā niḥsvabhāvatā
12 唯識四分說——心的四種領域
13 唯識思想的教證與理證
14 唯識佛教的修行法門
第二篇:根本煩惱
01 貪rāga
02 瞋pratigha
03 癡moha
04 慢māna
05 見dṛṣṭi
06 疑vicikitsā
第三篇:隨煩惱
小隨煩惱
01 忿krodha
02 恨upanāha
03 覆mrakṣa
04 惱pradāsa
05 嫉īrṣyā
06 慳mātsarya
07 誑māyā
08 諂śāṭhya
09 憍mada
10 害vihiṃsā
中隨煩惱
11 無慚āhrīkya 與無愧anapatrāpya
大隨煩惱
12 惛沉styāna
13 掉舉auddhatya
14 不信āśraddhya
15 懈怠kausīdya
16 放逸pramāda
17 失念muṣita-smṛti
18 散亂vikṣepa
19 不正知asaṃprajanya
第四篇:不定心所
01 惡作kaukṛtya
02 睡眠middha
03 尋vitarka
04 伺vicāra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