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堊紀恐龍圖鑑大百科 | 拾書所

白堊紀恐龍圖鑑大百科

$ 356 元 原價 450
內容簡介

恐龍的真實3D還原
解剖外部,展示恐龍身體的內部結構
《白堊紀恐龍圖鑒大百科》帶你走進不一樣的恐龍世界

白堊紀是因該年代歐洲西部的地層主要為白堊沉積而得名,是中生代的最後一個紀,也是顯生宙最長的一個階段,長達8000萬年。白堊紀是界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的地 質時代,約1億4500萬年前到6600萬年前之間。
  
隨著大陸持續分裂,白堊紀的恐龍開始往不同的方向演化,產生了暴龍、三角龍和禽龍以及其他新物種。翼龍和昆蟲統治著天空。
  
中生代末發生了白堊紀滅絕事件,50%的生物滅絕,包括所有的恐龍,是中生代與新生代的分界,而鳥類與哺乳類繼續存活至今。
  
目前的科學文獻一般將白堊紀分為晚、早兩世,共計11期,都以歐洲的地層為名,從最晚到最早細分如下:
始暴龍
始暴龍的化石是在英格蘭維特島發現的。根據這些化石可以看出,牠們生活在距今1.3億年前,但卻與暴龍有相似的特徵。維特島地質博物館館長孟特指出,暴龍出現在距 今大約7000萬年到6000萬年前,而那時,這些骨骸化石已有5500萬年的歷史,已追溯到暴龍的祖先。始暴龍是暴龍進化史上重要的一環,牠的化石填補了暴龍家 譜的缺口。

無敵利齒
始暴龍的前上頜(頜)骨牙齒橫切面呈「D」形、且有鋸齒,後側有明顯的棱脊。牙齒向後彎曲,「D」形橫剖面、後側明顯棱脊和往後彎曲,這些特點降低了始暴龍咬合時 牙齒陷入獵物身體內的可能性。

獨有的頸椎
始暴龍最大的特徵是頸椎(椎)較長,這是後期暴龍類中所沒有的。頸椎是脊(脊)柱椎骨中體積最小,但靈活性最大、活動頻(頻)率最高和負重較大的節段。就是靠這靈 活的頸椎使始暴龍平衡身體,全速追趕獵物。

 

重爪龍
在白堊紀早期,歐洲北面大大小小沖積平原和三角洲都一併匯入一片大型的水域。重爪龍就悠閒地在此處棲居著。1983年,來自美國的業餘化石獵人,威廉•沃克在英國 的薩里郡附近發現了一塊超過0.3公尺長的巨大指爪化石,徹底震驚了媒體界。為了紀念威廉•沃克所做的貢獻,古生物學家就將這種新屬恐龍的模式種命名為「沃氏重爪 龍」。

鐮刀般的巨爪
重爪龍的前肢粗壯有力,雙手上還各長有一個0.3公尺多長的大拇指,彎曲得像一柄鐮刀,加上銳利的尖端,會輕鬆迅速地紮進獵物體內,供重爪龍心無旁騖地享用。

成銳角的脖頸
重爪龍的脖子不像其他獸腳類恐龍一樣呈「S」形狀傾斜,而是轉成一個銳角,對牠來說更有利捕食。


ISBN: 9789869568180

Brand Slider